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4):225-228
为培养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全纳教育理念与实践能力,以基于全纳教育理念的特殊教育师范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着力点,改革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主要内容包括拓展实践教学基地覆盖行业领域、建立职业导向教育与学术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实施三站式轮转实践机制。  相似文献   

2.
针对职前特教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国家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指导下,以提高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专业热忱、自主学习能力、特殊教育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为目标,以服务学习教育模式为导向,通过整体规划特殊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开发服务学习课程、优化实践教学队伍组织机制构建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经过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个别化教育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其重要性在特殊教育中有目共睹.通过总结个别化教育研究的现状,从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培养特殊教育专业学生个别化教育能力的必要性,并提出设置个别化教育相关课程、实施个别化教育课程方式多样化、建设实践教学平台、明确实践目标,加强实践管理等措施来促进特殊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个别化教育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基于国内外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国内特殊教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以“身心发展,缺陷补偿”为指导,从课程设置理念的转变、课程内容的调整、课程实施的改善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提高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优化师资力量,并更好地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5.
特殊教育师范院校培养未来的特殊教育师资.特殊教育师范院校学生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未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重视和加强特教师范院校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让他们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知识与能力,使其经过几年的学习.走向社会后,能更好地服务于特殊教育。这是我围特  相似文献   

6.
《个别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一门有利于培养特殊教育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课程。针对本门课程的特点,教师通过创设实践情境为教学基础、以分组讨论为主要推进形式、以重视反思为保障,形成发展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但同时也带来了课堂外实践不足、小组成员合作难以保障、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今后的教学中应依托学校改革教育实习机制,教师变革对学生的评价机制,通过文字评价培养学生的实践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7.
特殊师范教育是关于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专门教育.如何提高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水平、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是特殊师范教育面临的重大任务之一,也是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特殊师范教育应构建实践取向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绥化学院组建的“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特殊教育为引领,以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为重点,辐射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音乐、体育、美术学专业”的特殊教育专业群,旨在培养具有融合教育能力的优秀教师。学校从明确特殊教育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方向、采取“普特融合、育训一体”的人才培养方式、构建特殊教育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加强特殊教育专业群人才协同培养的力度、组建特殊教育专业群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提升特殊教育专业群的社会服务职能等方面开展特殊教育专业群建设,以期提升学校教师教育专业建设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9.
美育是人性的教育,能提高道德修养,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美育作为现代化教育目标的其中之一,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应把握时代浪潮,使美育在新时代中与时俱进。文章聚焦特殊教育,关注特殊教育师范生这一群体,发现美育在其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此,文章通过分析美育在当前特殊教育师范生教育中的问题,为特殊教育师范生这个群体的美育建设提出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10.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其中特殊教育师资建设跟随时代发展表现出新的特点。进入新时代,特殊教育师资相关政策体系趋于完善,师资队伍逐渐壮大,质量逐步提升,为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其中师范生培养、在职特殊教育教师培训能力水平与特殊教育教师融合教育素质都得到一定的提升。在目前特殊教育师资建设基础上,需要关注乡村融合教育教师发展、调整师资结构并打造特殊教育教师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个崭新的时期.特殊教育改革方兴未艾,而改革成败的关键在特殊教育师资建设。 这是一种神圣的责任,特殊教育师资建设任重道远,而师资培养的源本和基础在师范院校。 特殊教育学校期望着新进教师的综合素质更加优化,学历层次普遍提升,专业化水平真实彰显。源于需要,师范院校应责无旁贷地面对现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植根于对特殊教育发展需求的全面了解,对教师教育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对我国师范教育特征的准确把握,进而明确新时期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与主要措施,实施新型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工程,推进我国特殊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当前,“十一五”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十一五”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与队伍建设规划正在总结“十五”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在这承前启后的时刻我们思考良多。本期,我们把“视点”集中在新时期特殊教育对师资的要求、作为师资培养“首道工序”——高等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实践新的探索之上。 新时期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伟乐章必然要由每一位从业教师所贡献的美妙音符来演绎。愿我们各级相关师范院校共同奏响这动人心弦的响亮乐曲![编按]  相似文献   

12.
关于加强高等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加强现代化高等特殊教育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指出要强化先进的特殊教育理念、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良好的特殊教育师德三种素质,培养学术大师、教学大师、“双师型”教师三种人才.树立以人为本、教学为本、持续发展二三种观念。  相似文献   

13.
方荣 《文教资料》2014,(22):111-112
据统计,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727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增加了28万人,创历史新高。由于高校的扩招和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出台等原因使师范生人数增加,就业困难,而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由于总体供给岗位较少就业形势更严峻。特殊教育师范生的就业受到生源地、学历、地方经济等因素的限制,其就业需要国家的支持、地区政府的帮助、学校的培养和自身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着力提高师范生教育实践素质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从“实践能力”的角度来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实践素质,采用的是“理论加实践”的模式,它极易导致理论与实践的分离以及教育实践能力发展不足,因为在这一视域中,教育实践能力只能通过教育实践来培养。从“实践素养”的角度来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实践素质,采取的是“理论融实践”的模式,它使得任何课堂,甚至是理论课堂都能够进行教育实践素养的培养,极大地拓展了教育实践素质的培养渠道。就当前的师范教育而言,师范生教育实践素质的培养必须实现从“实践能力”到“实践素养”的转向。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时代回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师范生培养目标实现的根本途径。为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素养的培养,可运用如下策略:采用实例教学,筑牢理论之实践根基;优化实践教学,提升实践之理论品性;加强情感渗透,形成实践关怀之意识。  相似文献   

15.
在普通高等院校针对特殊学生(残疾人)推行全纳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英国政府对全纳教育的重视与大力支持成为其高等特殊教育进行全纳实践的有力保障,其全纳教育发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通过比较分析中英在高等特殊教育全纳实践的背景以及师资培训、教师能力、培养成效等方面,发现中英存在较大差距.英国高校有效地贯彻全纳教育实践,保证了残疾大学生能顺利就业.尤其是英国特教师资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对于我国全纳教育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特殊教育学校面对的是特殊群体的学生,要全面培养和提高这些特殊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的工作任务艰巨,因此,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更显重要。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在特殊教育管理岗位上的工作实践认为.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应重点抓好以下5点工作。  相似文献   

17.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最重要的阵地之一。新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设置了综合课程科学课,强调要培养残疾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要贯彻课改精神,就要从科学教育的作用、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适合残疾学生的科学教育方式三方面入手,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的科学教育,培养残疾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的教师教育中,教育智慧的培养比较欠缺.教师教育要站在教师专业化的高度培养富有教育智慧的教师.提高师范生教育理论智慧的方法主要有:引导师范生形成教师专业化意识,提升教育理论课程的实效,指导学生阅读教育名著,加强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培养师范生教育实践智慧之路是改革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加强教育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19.
陈鹤琴先生关于特殊教育的重要性、特殊儿童心理、特殊教育实施等的观点具有关注平等、理论与实践并重、点细面广的特点,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特殊教育的理论。陈先生的教育理论对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启示有:规范特教对象、完善特教体系;加强特殊教育课程改革;改进特教教师培养方式,培训合格师资;大力发展全纳教育。  相似文献   

20.
“九五”期间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新格局是根据当今中国之国情及未来发展之要求而提出的。近年来,随着国家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推广,特殊教育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特殊教育组织形式(特殊教育学校)已不能适应发展了的特殊教育内容,新的特殊教育组织形式(普通学校附属特教班、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应运而生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它的出现有其深厚的理论与哲学基础和很大的实践意义,是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选择。内容与形式的原理又要求在发展特教班和随班就读的时候既要发展其数量又要关注其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