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晓宁 《考试周刊》2013,(68):11-12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文章从教师培训的实践出发,阐述了对教师的培训理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黄侨明 《中国教师》2011,(19):56-57
<正>"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那么好的教师如何打造?教师培训历来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但是现实中的教师队伍与高质量的教育要求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3.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老师,才能有好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一大批人民满意的教师。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整个学校的发展水平,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已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位于鲁西北的宁津  相似文献   

5.
丁勇慧 《教书育人》2013,(11):32-35
当前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关键期。在各种理论观点风起,不同种实践策略云涌之时,教师的专业发展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发展教师实践能力是提升教师专业  相似文献   

6.
刘翠英 《中国教师》2009,(Z1):349-349
<正>做人要做好人,做教师要做一名好教师。好教师有什么标准呢?研究了一些教育名家和名师们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从他们的身上我懂得了一名好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神圣的使命感、责任感,要有深厚的教学科研实力,有对教育执著、不懈的追求。下面我将从这四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全教会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提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是奠基者。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为了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要完善并严格教师的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完善教师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8.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当前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进入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阶段,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而现实中,中小学教师的主体是农村教师,占到全国教师80%以上,整体上力量薄弱、素质偏低、结构失衡等问题相当突出,严重影响制约着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一方面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师紧缺,合格教师补充不上;  相似文献   

9.
蒋艳红 《考试周刊》2008,(53):23-24
教师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它包括通用于所有教师的一般基本功,也包括学科教育和教育工作的基本功。基本功扎实的教师亲和力就强,教育教学效果就好。好的教育教学理念只有通过具有扎实教育教学基本功的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转化为有价值、有效益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0.
周旭 《今日教育》2014,(2):12-15
有好教师,才会有好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让教改成果惠及每个孩子,教师在其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每个教师的改革行动虽然不易,却是成为“好教师”的必由之路;每个教师的改革行动看似微小,汇聚起来却是巨大的推动力量。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孩子在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也必须改革。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的作用,是办好教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研究"好教师"的特征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研究者既可以直接观察教师的行为,也可以阅读教师本人撰写的专业论文,但真正有效的路径是让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自传或个人生活史,让有关"好教师"的个人知识在教师的个人生活史的叙述中间接地显露出来。从大量的教育自传中,本研究得出基本结论认为:好教师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那个教师"对我好";二是那个教师"有激情"。  相似文献   

12.
杜威是哲学家,亦是教育哲学家,本身也是教师,是有高度理论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教师。杜威的教育理论是对其教育教学实践切身体悟的结晶,可以说是其个人教育哲学的表达。既有高度的教育理论素养又有教育实践智慧和教育理想追求是杜威对好教师形象的表达。从教育理论素养上讲,好教师应形成个人的教育哲学;从教育实践智慧上讲,好教师应能激发和维持学生的理智兴趣;从教育理想追求上讲,好教师应努力培养有价值的社会成员。  相似文献   

13.
汪莉 《今日教育》2010,(10):22-23
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教师教育实践的主流话语,关系着教育事业的兴衰命脉。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认为一支好教师队伍也必然有一名好校长带领。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学生好",是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是现代教育的行为表现,更是当下社会对教师教育、教学提出的更高的职业要求。一、"为了学生好",要求现代的校长、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教育哲学思考,有自我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也应有不断追求现代教育的愿望与素养。首先,学校教育要融入社会,当下教师发展与学生幸福成长是学校教育的本质需求。为了学生好,不能将教育落到追逐教育名利上,即不能将"为了学生好"作为追求个人及学校名利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永远朝气蓬勃的事业,教师,是永远充满时代活力的职业;而教师发展又是推动教育发展的一个永恒的源动力。《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如何是"好"?我以为教师宜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性建设事业,国家也对新时期教师提出了殷切希望,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教师。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加强师德师风的建设和学习,要深知争做"四有"好教师的重要意义,更要懂得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由此,就弘扬师德教育这一主题,浅谈做一名"四有"教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希望在课堂。有好的课堂,才有好的教师;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2010年至今田保华局长倡导的道德课堂不仅仅是研究课堂教学中的育德问题,也不仅仅是研究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问题,而是研究课堂教学的德性问题、人性问题,研究解决课堂教学的目的、行为和结果的一致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何为好教师?——论教师的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们这个时代,好教师的标准是怎样的?我们的社会和教育怎样理解"好教师"?我们的教育本身是在促进教师不断优秀,还是通过一些拙劣的制度和无良的做法使得教师专业伦理的发展难以逾越一些障碍?作为教师,在现行的体制和现状下,我们是否追求做一个好教师?我们是否有必要思考何为好教师?  相似文献   

19.
探析好教师的情意特征对教师教育和教师发展至关重要。因能力列表中所描述好教师的特征存在缺陷,使关于自我的研究在教师教育中得到了关注,自我的知识又被认为是教师专业素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要成为一名好教师,教师要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观,树立学好学科知识、教好学科知识的自信,要有对教师角色的积极认可,形成良好的教师专业自我。  相似文献   

20.
教师是教育之本,有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年轻教师步人工作岗位后,要适应实际教学;“老教师”在社会飞速发展的现实下,须更新知识和理念。接受在岗培训是教师提高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教师培训“政出多门”,致使培训对象和内容多有重复.培训效果不理想。举办真正适合教师成长的培训,已成为各阶段教师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