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截至2009年,委内瑞拉华侨社会已经拥有《委国侨报》、《委华报》、《南美新侨报》等3家周报,《委华博览》、《南美新知》等两本杂志以及专业综合性新闻网站——委国华人网。华人社团、华文学校、华文报纸,历来被称为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三大支柱。其中,华文报纸更是见证了海外华人团体的发展和变迁。本文作者曾任《委国侨报》总编辑,5年的海外办报经历被友人戏称为充当中国远征军,其中的酸甜苦辣难以道尽……  相似文献   

2.
戚鸣 《报刊之友》2013,(9):9-11
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聚集了两岸三地十几家华文报纸和杂志,周五在中国城及华人聚集地区免费发行,除《昆士兰日报》是16版、大开报外,都是小开报,有厚有薄。其中澳洲新闻有自采,大陆、香港、台湾新闻以转载、报摘为主。笔者对华文报纸的整体印象:华人政治,移民视角,重服务,很实用,有一报在手、不会英语生活无忧的方便。  相似文献   

3.
资讯时空     
新闻要更新翻开每期出版的《新闻天地》杂志,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对比以前的杂志,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文章标题到文章内容,从整体策划到杂志出版,从图文设计到稿件编排。它正在慢慢的与市场接轨。每期杂志一到手,同事们基本上一抢而光。我都是从头至尾看一篇。但我觉得《新闻天地》在发展的同时,要在办刊方向上突出“新闻”2个字,加大对幕后新闻的挖掘力度,力求新闻最新。封面上的标题要做精致,吸引读者的购买欲望。每期最好安排一篇重点文章和舆论监督文章,刊物的影响要让公众接受。出版  相似文献   

4.
王中文  南长森 《今传媒》2004,(Z1):47-48
从 “ 图 文 并 重 ”到 “ 图 文 相联”,中国新闻摄影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迎来了“读图时代”,成为世界新闻摄影华文图片信息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有影响力的报纸如《人民日报》的华东版、《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北京青年报》《深圳特区报》《南方日报》《华商报》等在报业竞争中以其新闻摄影的独特创新而名声大震。尤以《人民日报》华东版、《华商报》引领世界华文报纸新时尚,正如许必华所言,《华商报》摄影报道“对世界报业、对新闻照片运用的潮流把握得比较准确”。其他一些党报、晚报、都市报也不甘落后,共同演绎了中国主流…  相似文献   

5.
《新闻与写作》的编辑老师们: 你们好! 我是从事电视新闻教学的大学老师,在我手边诸多的专业杂志中,《新闻与写作》是我去年新添的一份“洞悉”新闻世界“原生态”的刊物。之所以选择这份刊物,是因为其中一个版块“视听天地”对我的教学研究很有裨益。每期“视听天地”都能选择一些广播、电视业最为鲜活的动态性个案进行解读,这为我们从事广播、电视教学的专业人士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在岁末年初有不少品牌栏目在改版,我听说北京电视台的“今日话题”在年初改版中重新调回黄金时间段。“今日话题”是我几年来一直关注的一个品牌栏目,不知这次改版有什么新动向、新特点?你们能否就此组织一些文章,供业内人士探讨和争鸣? 祝 编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钟新 2003年1月  相似文献   

6.
今年5月中旬,我随山东省新闻文化代表团赴新加坡考察。从北京乘上新加坡航空公司的班机,空中小姐便把当天的《联合早报》送到座前;住进新加坡的宾馆,每天早上都有一份散发着墨香的华文报纸放在房间门口。也许是新闻职业敏感在起作用。我对这个国家的第一印象是:报纸的影响无处不在。我们对新加坡新闻媒介的认识,也就从读报开始。时效制胜新加坡的报纸堪称“抱纸”,一份报就是厚厚的一摞。我对当地最有权威性的《联合早报》作了一次粗略分析:5月18日,该报共74个版,其中新闻折合16个整版,副刊折合7个整版。余者皆为广告(包括赛马、股市行  相似文献   

7.
如逢知音     
提 笔 ,窗外阳光入窗。我翻阅案头的报刊 ,《新闻记者》杂志跃入了我的眼帘。哦 ,她是我提高新闻业务的好帮手啊。很多的夜 ,读它的文章 ,我不知不觉地走进一扇扇新闻业务小天地。当初借来《新闻记者》时 ,我正准备评职称。为了应对所要写的论文 ,我来了个临时“恶补”。不料这一补 ,自己精神爽快地站到了这既陌生又熟悉的新闻学术前沿。如今我虽然已经到出版周期较长的杂志社工作 ,但难以割舍的是我的报纸情结。因将散文的笔法用之于新闻 ,是新闻领域还是散文领域 ?我时常静静地站在这两者之外观望。难忘有一天 ,读到《新闻记者》上刊登的…  相似文献   

8.
在祖国分裂,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况下,大陆与台湾的新闻传播媒介,特别是报纸各自开设了一些“窗口”,介绍对岸的情况。《人民日报》每周一次的“今日台湾”专栏和台湾《中央日报》每周一次的“大陆透视”专栏都是其中之一。这些窗口对对方的报道是否真实呢?两岸大多数人民恐怕是没有条件自己加以判断的。然而,由于《人民日报》和《中央日报》都行销海外,因此一些有条件接触两岸情况的人,就有了比较和辨别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过去,我写了许多稿件,竟未被采用过一篇。个别人讥笑我“只冒烟,不见火”,“瞎子点灯白耗油。” 就在我迷惘之际,领导送给了我一本《新闻知识》杂志,里面几个栏目一下子吸引住我的目光。尤其是读过了“新闻业务讲座”、“通讯员天地”等栏目之后,顿时觉得自己象一只迷途的羔羊寻到了回家的路。对这些栏目中的每篇文章,我细细地品味、揣摩着;领悟其精髓,吮吸其精华。从此以后,我利用业余时间坚持“爬方格”,所采写的稿件相继被省、地、县的报纸及电台采用,目前已有40多篇。我感谢单位领导送给我这份珍贵的“礼品”。  相似文献   

10.
走出海外办报的新路子———《今日广东》发刊3周年有感龙瑞华王初文7月1日,是《今日广东》发刊3周年。3年前,深圳特区报社担负了在海外友好华文报纸上刊发《今日广东》新闻专版的开办工作,为广东在海外办报“开窗”进行探索。与新民晚报直接到美国出版发行报纸不...  相似文献   

11.
自1894年澳大利亚第一份华文报纸《广益华报》问世至今,华文报刊在澳大利亚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澳大利亚华文媒体尤其是华文报刊的繁荣,说起来不过是近20年的事。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澳大利亚华文报刊业还一片冷寂,甚至可以称之为“被遗忘的角落”。那么,究竟是何原因促成了其今天的繁荣局面?其繁荣与发展又体现在哪些方面?本文试就此做初步的探讨。一早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成立前7年,即1894年9月,一份名曰《广益华报》的华文报纸就在悉尼问世,这是澳大利亚的第一份华文报纸。该报在当时的悉尼邮政总局注册登记,登记人共有3人,其中一位华…  相似文献   

12.
自从“一国两制”提出之后,我们报纸上对于台港澳的消息,已引起注意,不断出现“台港澳”的专栏新闻,报道当地消息。这诚然是一件好事,不过,在选材上,却不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试以某报某日的《台港澳新闻》为例,一个专栏里,收了四条新闻,其一曰:《台湾重金属污染严重》;其二曰:《台湾森林历经浩劫》;其三曰:《台湾南部蔓延登革热流行病》;其四曰:《台湾流行算命求神》。把四条新闻放在一起,人们就可以见到台湾这个地方,污染严重,疾病流行,迷信盛行,一句话,台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然,以台湾之大,这些消息自有他的根据,正  相似文献   

13.
一、1948—1987年间的报业 在1949年国民党总部正式迁台之前,《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和“中央广播电台”等国民党报系统的新闻机构就有计划地迁至台湾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转接,又创办了不少新的报刊,从而在台湾形成了以三个“中央”为中心的、沿用国民党在大陆实行一整套体制的“党报”体系,牢牢紧跟国民党的思想路线与战略,实行“舆论一律”,并对原有报刊等新闻单位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与整肃,严格控制新闻舆论和与言论自由,在台湾实行了长达36年的“报禁”方略。 《中央日报》1948年11月迁至台湾,并于]949年3月12日在台北续刊。该报一直是国民党中央之喉舌和工具。《中央日报》系统的报纸均属“党报”体系,都为国民党党、政、军部门的机关报。这类报纸主要有:《中央日报》、《台湾新生报》(台湾省政府机关报)、《中华日报》(台北版)、《青年日报》、《忠诚报》、《建国日报》、《金门日报》、《马祖日报》(后5种报均为“军营”报纸),还有台北的《大华晚报》(1950年2月1日创刊)、《中华日报》(台南版)和《新闻晚报》等。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华文报业改革的启迪与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力 《新闻大学》2000,(2):82-84
我在赴香港参加“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年会时,曾与新加坡《联合早报》驻香港特派员吴丽英女士(现任驻北京特派员)就新加坡报业改革问题进行交流。后又在“’95世界华文报刊与中华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幸向与会的新加坡《联合早报》总编辑林任君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专事研究华文报业的王慷鼎教授请教。去年赴新加坡访问时,又专程参观了报业集团公司,使我深受启发。 一个国家不同政治体制与它的国情和历史发展密不可分,新闻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又与它的经济发展程度分不开。了解新加坡政府所推行的新闻体制和新闻政策是如何建立和发展完善起来的?探讨新加坡政府对报业独特的管理方式,对海外潮起潮落华文报业以至国内一些大城市正在走集团化道路的新闻业,想必都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现在,我已过“天命之年”,离退休也不远了。在学校里由于没担主要职务,有了些闲空儿。一次去县委宣传部找朋友聊天,无意中发现了《新闻爱好者》杂志,展卷细阅使我爱不释手。我几乎是一口气把那本杂志看完的。里面的内容使我很受启发,又萌发了采写新闻的念头。近两年来,我为报社和杂志社写稿约50余篇,其中有22篇被《商丘日报》、《教育时报》、《党的生活》等采用。这对我这位“老兵”来说是多么大的鼓励和支持啊! 为了不断提高新闻素质和写作水平,我特意订了《新闻爱好者》杂志。同时还经常翻阅大量报纸和杂志,从中及时了解…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春节期间,几位同学来串门,谈及我毕业后从事业余新闻写作的成绩,要我“介绍经验”。其实,我1984年才中专毕业,参加工作还不满两年。起初分配在县农业局办公室。办公室工作人员是“万金油”,样样都干,是杂家。有一点使我感兴趣,就是每天有许多来信来访,有许多报纸、杂志可看。从信稿和来访人谈话中可知道许多情况。我从报纸、杂志的文章中受到启发后,就随便写写。出乎意料,第一次投稿竟中了,《农民王文兵成立农产品批发部》被登在《通川日报》上。从此,我从事业余新闻写作的兴趣日见浓厚。一年来,先后在《农民日报》等  相似文献   

17.
最近到楼下的报摊去买报纸,南京的《现代快报》《金陵晚报》经常买不到,我问老板为什么这两份报纸卖光了,而本地的报纸还剩这么多。老板回答说,这两家报纸比本地几家报纸好看,报纸上刊登的都是好看的社会新闻、娱乐新闻,读者爱看。确实是这样,就拿国际新闻来说,这两家报纸除了特别重大的政治新闻就很少刊登这些“不好看的时政新闻”,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在日本人依据不平等的《马关条约》于1895年占据台湾地区之前,台湾地区就出现了新闻采写活动、报纸的编写刻印活动、报纸的传播发行活动以及具有鲜明近代化特征的新闻报纸和形态及分工明确的报纸编辑刻印传播机构的历史事实出发,提出了“我国台湾地区的新闻事业起源于刘铭传创设台湾第一份中文报纸《邸钞》和英国长老教会牧师托马斯·巴塞莱创办《台湾府城教会报》的1885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我从1984年开始学习写稿,刚开始写稿.热情很高.写了许多稿件,竟未采用过一篇稿件。就在我灰心之时,县委宣传部的通讯干事送给我一本《新闻知识》,我看后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我感到杂志上的文章很对我的胃口,对我学习写稿很有帮助。从此以后,我便和《新闻知识》交上了朋友。每期杂志一到.当即仔细阅读起来.从中汲取养分,使我掌握了一定的新闻业务知识,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最喜欢读《得奖新闻采写谈》、《新闻业务讲座》、《视听天地》、《新闻采访知识》、《通讯员之友》等栏目。在《新闻知识)}的指导下,十余年来,…  相似文献   

20.
当二十一世纪的阳光穿过世纪长廊走来时,《新闻与成才》以更加成熟的形象———《军事记者》展现在我的面前,给了我一片自由驰骋的空间。如果说《新闻与成才》是我相识已久的朋友,那么《军事记者》就是我“一见钟情”的恋人;如果说是《新闻与成才》带我走进了“新闻”的世界,那么《军事记者》将带我走进更加广阔的“新闻”天地,去感受和领略信息时代的“新闻”气息。《军事记者》是我的精神食粮,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养料。每当她因投递晚点“失约”时,我就会心情焦急烦躁,非跑到收发室问个究竟,甚至打电话向函授中心的老师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