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总是在特定的区域人地系统中实现的,特定的人地系统构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机制,由于区域人地系统本身能依据客观规律发展变化而具有一定的缓冲性,因此,遵循并利用区域人地系统演化的客观规律,既能使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达到预定目的,又能为区域人地系统向高层次演替创造新的有利的基础,其最终结果是达到二者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总是在特定的区域人地系统中实现的,特定的人地系统构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机制.由于区域人地系统本身能依据客观规律发展变化而具有一定的缓冲性,因此,遵循并利用区域人地系统演化的客观规律,既能使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达到预定目的,又能为区域人地系统向高层次演曾创造新的有利的基础.其最终结果是达到二者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3.
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美学角度探讨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人地协调论的基本内涵,即人地协调在本质上就是谋求自然美,发展美和生活美。二是论述了人地协调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中的作用,指出人地协调论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活的灵魂,对于选择与确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与政策体系,造就人类自身的行为美,塑造区域形象的整体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虞军 《天津教育》2024,(7):162-164
<正>地理作为基础学科,开展地理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掌握更丰富的地理知识,还能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与思维能力。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更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人地协调观素养是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必备的基本素养。人地协调观素养是指通过地理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然而在初中地理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仍然存在形式化现象,导致学生难以深入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无法认识到如何采取行动使人类与地理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初中地理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人地协调观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北方农牧交错带人地关系的恶化严重制约了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恢复,因此人地关系研究是恢复和平衡这一区域生态系统极为有意义的一项工作.本文在总结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北方农牧交错带人地关系的研究概括为:人地系统的形成与演变过程研究、人地系统的空间结构与地域差异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为农牧交错带的后续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真实情境引出地理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文章以黄土高原为例,分析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以“泾渭分明”问题为主线,以成语具体含义的变化体现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以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体现人对地的影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体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贯穿课堂教学,从而提升学生对生态脆弱区的整体认识,掌握生态脆弱区治理的一般思路,重点理解因地制宜原则的应用,自觉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7.
丁黎明 《文教资料》2014,(23):63-65
可持续发展代表当前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的理想,是人类未来发展的最佳选择。如何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是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构建的巨大动力。本文从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含义出发,构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阐明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要素评价因子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区域地理微主题教学是立足某一区域,以区域中最突出的自然或人文地理现象、特征为切入点,创设真实的主题情境,设置问题探究,以思维建构为引导,最终落实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中,以实现人地和谐,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澳大利亚餐桌上的牛肉"为例,探寻区域地理微主题的高效课堂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区域环境认知与区域研究分析方法,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区域发展系统空间层次分析切入,阐明区域发展系统可持续运行规律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学的研究对象,而特定区域的PRED系统的运行规律是区域发展系统运行规律的集中体现;认定区域PRED系统论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学的基本理论,并对其丰富内涵作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0.
马占福 《甘肃教育》2008,(11):25-25
一、更新教育观念。适应地理教育职能的变化 地理教师更新教育观念首先要明确21世纪中学地理教育的目的与职能:中学地理足中学课程中唯一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为基本内容的课程,其功能在于教育学生关心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树立环境意识、全球意识、人地协调观念,使学生能够从社会、经济、生态、人文精神等方面认识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采取的正确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