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正如果你决定选择一个白羊座的人来爱,请放手去爱,用你全部的爱去爱他(她)的全部。之所以说白羊座的人值得爱,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优秀,而恰恰是因为他们的不完美。在白羊座的字典里永远没有"利用"两个字,他们不懂得什么叫阿谀奉承,什么叫阳奉阴违,白羊座的人选择  相似文献   

2.
一、活动的提出 当前农村小学"独生子女"和"留守学生"中普遍存在以下不良倾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他们对家人给予的爱认为理所当然,且没有机会学习付出自己的爱.为使孩子们理解被爱,学会感恩与关爱,有必要通过实施"感恩教育",让"感恩"润泽学生心灵,奠基学生生命.  相似文献   

3.
<正>"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红红的太阳,鲜艳的花儿,吐着嫩芽的小树,绿绿的小草,还有一只可爱的蜜蜂在飞来飞去……"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旁边还配上了一首小诗:"春天到,春天到,树叶绿,花儿开,鸟儿叫,美丽的春天来到啦!"你一定会以为这是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这是低年级学生写的日记——绘画日记。绘画日记,就是让孩子把他们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事物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日记。它容易掌握,富有童趣,符合低年级学生爱画、爱想象、爱倾吐的性格特点,深受  相似文献   

4.
秋爽 《现代语文》2004,(6):47-47
“普通话”这个名称,是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来的。他在1906年写了一本叫《江苏新字母》的书,把汉语分成三类,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话”。他还说明:普通话是“各省通用之话”。开始,这种话只在官场使用,所以称“官话”。元、明、清以来,北京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各地赴京应考、做官、经商的人很多,久而久之,他们也学会了普通话,但他们的北京话,却又多少杂有地方口音,人们就称这种话为“蓝青官话”(“蓝青”比喻不纯粹)。后来,会说官话的人越来越多,称官话不合适了,民国初年又有了一个新名,叫“国语”。“…  相似文献   

5.
古埃及有这么一则寓言。 鸟儿子问:"爸爸,人幸福吗?" 鸟爸爸答:"没咱们幸福。" 鸟儿子问:"为什么?" 鸟爸爸答:"因为人心里扎了根刺, 这根刺无时不在折磨着他们。" 鸟儿子问:"这刺叫什么?" 鸟爸爸答:"叫嫉妒。"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承担着班级管理和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如何运用教育智慧去帮助学生解决心理或者学习上的各种问题,关爱学生成长,把"爱的教育"升华到"教育爱",成为他们又一工作挑战。本文认为初中班主任不应把"爱的教育"挂在嘴边,而是要用心去了解学生,进行严慈有度的个别化教育,因"材"施"爱",为学生搭建可持续发展的通道,用伯乐的眼光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用知心人的身份为成学生的知音,用爱的智慧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次六年级《我写我》的习作训练,习作提示如下: 再过两个月,小学六年愉快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同学们将要离开可爱的母校,告别敬爱的师长了。六年来,同学们就像小树一样,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特点。毕业前夕,想不想给自己画画像,写一写自己?应该说自己最了解自己,这次作文就来个“我写我”。你爱写什么就写什么,你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你爱出什么题目就出什么题目。  相似文献   

8.
陈晓农 《小学生》2009,(4):14-15
从前有个老汉,名字叫秋翁,是个爱花的人。他在花圃里种了许多奇花异草,人们走过花圃,总会伫足观赏,有的人还欣然采上几朵。秋翁只好在花圃前插了个牌子,上面写着“赏花人走不得在此采花”。  相似文献   

9.
傅晨琛 《现代语文》2005,(9):113-114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言的发生本是为着要在人群中表白自我,或者要鸣出内心的感兴.顺着这两个倾向的,自然会不容自遏的高兴的说."这里的"表白"与"鸣出感兴"都是源自"我",源自"我"的本心,如果你无感兴要鸣,又不想表白什么,那你大可"缄口不语".写作其实也具有同样的道理可循,你倘若没有思想要表达,没有自我要展现,也没有什么可感兴的,自然就没有一吐为快的兴奋,既然如此,那就不用写什么.如果这时被勉强去写,那么必然会如叶圣陶所言是一种"无聊又无益的事".  相似文献   

10.
时下网络上流行故意写错别字或歪曲字词本意的风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小学生的语文水平。一本五年级学生的作文本上,有一段描写流浪狗的句子:“这个小狗浑身都是泥巴,身上有几处已经掉光了毛,头上长着脓疮,真是可爱啊!”老师无奈地解释说:“这个‘可爱’就是可怜没人爱的意思。”一段描写菜贩和中年大婶吵架的文字更是令人看得莫名其妙:“她把手抱在已经发福的肚子上,仰着一张如花似玉的脸唾沫四溅地骂着克扣斤两的菜贩。”老师苦笑:“我问这孩子‘如花似玉’是什么意思时,学生竟然说:‘就是形容人很丑,如花椒,似芋头的意思。’”还有一道改…  相似文献   

11.
何敏 《教育艺术》2010,(3):56-56,55
一、成因分析写人、记事类习作往往有这样一个要求:请写出真情实感。可学生常常视而不见,写出来的文章不要说读者不信,就连学生自己都觉得不真实。学生习作写不出真情实感的原因是什么呢?其主要原因在“大”、“空”、“借”、“乱”。(“乱”主要是基本功和态度问题,在这儿笔者就不多说了。)  相似文献   

12.
什么叫诡辩     
在古代的希腊,有一天,两个学生去请教他们的老师。他们问道:"老师,究竟什么叫诡辩呢?"老师望望两个学生,想了一会儿,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做客,一个很爱干净,一个很脏。我请他们两个洗澡,你们想想,他们两人中谁会洗呢?"学生脱口而出:"那不用说,当然是那个脏的。"老师摇摇头:"不对,是干净的去洗。因为他养成了爱清洁的习惯,而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站在湘西"乡下人"的立场,用湘西"乡下人"的眼光来审视社会。他所塑造的"乡下人"形象有着别人无法替代的独特认识价值,是"乡下人"的写真。在他们大多数人身上,都闪耀着"人性美"的光辉。  相似文献   

14.
爱的释义     
有一种爱叫相互尊重一天,我上楼上课,途经202班教室门口,几个小朋友正簇拥在门口玩着什么。一个小朋友看见了我,连忙向我打招呼:“老师好!”我忙回应了一句“:小朋友好!”看到他机灵可爱的样子,我不禁用手摸了摸他的头,问他:“你叫什么名字?”“邵晓刚!”他显得有些受宠若惊。其他小朋友纷纷围了上来,望着邵晓刚,似乎挺羡慕,竟然有一个小朋友也凑到我跟前自我介绍。“202班的同学真有礼貌!”我夸了他们一句。顿时他们个个喜笑颜开,仿佛是一朵朵绽开的花。以后,只要我经过202班的教室门口,班上的学生都会主动上前打招呼。而当我也跟他们打招…  相似文献   

15.
1 关于文题中的“说”《爱莲说》是一篇“说”文。这种文体的文章 ,可说明 ,可记叙 (叙述与描写的总称 ) ,可议论 ,还可抒情。那么 ,《爱莲说》一文是如何体现这一文体特点的呢 ?文章开篇写道 :“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水里的和陆地上的草本花和木本花 ,可爱的当然“很多”。这一点不说也明。所以这不是说明 ,是概述 (叙述的一种 )。文章接着说 :在这么多可爱的花中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 ,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前两点不说时人也都知道 ,所以作者在这儿只作简述。后一点则需要说一说了 ,说一说才叫人明晓。因而 ,这是说…  相似文献   

16.
胡培兴 《现代语文》2006,(1):106-106
一日,在宾馆门口看到一块牌子叫"泊车位",有些纳闷,为什么不叫"停车位".后来留意,发现几乎所有类似的地方用的都是"泊"而不是"停",而停驻大型货车等车辆的场地一般叫"停车场".在印象中"泊"似乎是船停靠岸之意,与水有关,怎么用到陆地上来了呢?  相似文献   

17.
<正>可爱、憨厚、慵懒、萌萌哒——想必这是大部分人对熊猫的第一印象。然而,这就是真实的大熊猫吗?不过,总有些人对大熊猫有不一样的看法,他们是:明朝人曹学佺("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的作者),他写了一本书叫《蜀中广记》,书中直  相似文献   

18.
原文 倾听历史的声音 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 余欣莹 "请皇上割爱!正法!"门外士兵的叫喊声越来越大.(以人物描写开头,一开始就将矛盾冲突置于读者面前,这样开头是可以的.) "阿翁,他们外面在叫什么啊?"杨玉环还什么都不知道,扭过头问站在一边的高力士. "他们在请皇上割爱,正法." "割爱?割什么爱?" "唉,"高力士叹了口气,"他们希望贵妃娘娘……" "什么?他们要杀我?"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曾把教师结合教学,经常动笔写"一般文章"(不仅是指与学生同题的作文,更是指结合教学的种种实用文字)形象地称之为"教师下水",不仅撰写专文而且多次在书信中大力提倡,号召教师要"善写".斗转星移,如今语文教师"下水作文"的现状如何呢?一位教研室老师的156份调查统计表显示:平时喜欢动笔经常写一些文章的有29人,占18.5%;有106位老师只是迫于学校有关奖惩制度的压力,每学期写上1~2篇以"应付差事";另有21位老师近三年内除了写些教学小结外,没有写过其他文章.发表文章的只有13位,仅占8.3%.以所见所闻,深感这种现状不容人乐观.以某省级重点学校为例,该校现有语文教师12人,能够经常动笔写写的有3人,占25%;偶尔写一写的有2人,占16.7%;很少写的有7人,占58.3%.与学生作同题作文的记录是零.当然,这只是个别学校的情况,"点"不一定能代表"面",但窥一斑可以见全豹,共性常于个性之中体现出来.如果以主动"下水"者寡,而很少"下水"者众来概括目前语文教师"下水作文"的现状,恐不为过.  相似文献   

20.
爱的故事     
一、有一种爱叫相互尊重一天,我上楼去上课,途经202班教室门口,几个小朋友正拥在门口玩着什么。一个小朋友看见了我,连忙向我打招呼:“老师好!”我忙回应了一句:“小朋友好!”看到他机灵可爱的样子,我不禁用手摸了摸他的头,问他:“你叫什么名字?”“邵晓刚!”他显得有些受宠若惊。其他同学纷纷围上来,望着邵晓刚,似乎挺羡慕,竟然有一个小朋友也凑到我跟前来自我介绍。“202班的同学真有礼貌!”我夸了他们一句。顿时他们个个变得喜笑颜开,仿佛是一朵朵绽开的花。以后,只要我经过202班教室的门口,班上的学生都会主动上前打招呼。而当我也跟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