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析档案信息数字化鉴定工作 赵淑梅、王毅在<档案学通讯>2010年第3期撰文指出:档案信息数字化鉴定工作是关系到档案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和效益的大问题.作者认为,开展档案信息数字化鉴定工作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它可以保障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的核心目标--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第二,它能为建立高质量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库把好质量关;第三,它可以对原有档案鉴定成果进行修正补充;第四,它有利于提高档案信息数字化工作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档案数字化数据的利用现状入手,分析了档案数字化前鉴定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档案数字化前鉴定工作的目的、原则、工作程序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社会公开档案信息的迫切要求,发挥档案工作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特殊作用,长春市档案局(馆)采取了双管齐下的方法,实现了新的突破。一方面,市档案局(馆)积极参与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成为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对全市各机关上报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及内容进行审核把关,档案馆做好政府公开信息集中查阅点服务。另一方面,馆藏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提速,以需求为导向,由近及远地进行档案开放,即时上网,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衔接。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专门成立了档案鉴定委员会,主要领导担任主任,成员均由从事档案工作多年,有丰富的工作实践和深厚的专业基础的人员组成。二是制定了《档案鉴定规则》、《馆藏档案划控范围》、《馆藏历史档案划控审查工作的方法与分工》,利用统一的业务标准,科学有序地指导该项工作。特别是研究制定了《档案鉴定细化流程》后,将整个鉴定开放工作分为初审、预审、复审、初步处理、集体会审、主任终审、最后处理七大步骤。对馆藏档案的开放、保存、销毁处置形成了“三堂会审”的格局。三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改变传统的做法,使档案开放鉴定、价值鉴定、数字化鉴定同时进行,并在流水线上完成档案鉴定、数字化、整理、上网利用等一系列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陈革 《兰台内外》2008,(1):61-61
档案信息数字化应综合考虑馆藏档案内容、结构、价值、利用需求等因素,确定馆藏档案数字化策略,明确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原则及分阶段实施的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试谈馆藏档案数字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金海 《浙江档案》2003,(11):37-38
当今,人类社会正步入一个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信息数字化全新时代。作为原生信息的档案,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其数字化势在必行。本文就馆藏档案的数字化谈谈自已的初浅看法。一、馆藏档案数字化的现状目前,我国多数档案馆仍处在纸质档案管理阶段,有的馆藏档案数字化刚刚起步,远远不能适应数字时代发展的需要。1、习惯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传统档案馆的基本特征是以纸质档案为主要载体,其实体是一个个案卷,一份份文件。我们常说的档案收集、整理、编目、鉴定、统计、保管等基础工作,实质上就是对纸质档案的管理。长期以来,档案部门早已习…  相似文献   

6.
档案装订是档案整理中的一项工作。档案装订方式对于日后档案的保管、检索利用、复制和鉴定销毁,以及档案信息数字化转换等许多方面都具有一定影响,采用何种档案装订方式,同时决定着工作效率。笔者在评述了传统的档案装订方式后,从档案管理现代化需要出发,提出了新的档案装订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档案数字化和民生档案基础数据库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档案信息化特别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快速推进.档案数字化已成为当前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各地在开展档案数字化、推进民生档案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少困惑和问题.如档案数字化项目的目标和要求不明确,档案数字化及成果利用面临一些法律问题;个别地方由于对档案数字化工作认识不足.档案馆数字化项目盲目上马,已出现档案数字化成果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人力和资金投入严重浪费等现象。本文针对我省档案数字化工作中的一些突出问题.结合正在开展的民生档案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实践,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8.
郭红 《档案管理》2016,(3):82-83
互联网+环境下房地产档案管理,应加大档案的数字化力度与速度;修改完善有关法规规章,明确网络信息的档案属性;依托全国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房地产及相关档案信息标准;建立多方共同参与的沟通交流机制;制定统一的房地产网络档案信息共享与限制原则;建立档案信息鉴定与仲裁制度等策略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9.
"档案数字化是形成数字化档案的过程,数字化档案是档案数字化的结果。"当代档案的发展呈现新的时代特点,如何在信息化和多媒体化的趋势中定位档案的发展战略意义重大。一、我国档案多媒体复合型发展定位1.明确数字化档案的特点及发展方向。数字化档案,是以馆藏文献的电子化、数字化、虚拟化和传递利用的网络化为基本特征,以全面提高用户对所需信息和资源共享为目的现代档案。  相似文献   

10.
浅析档案数字化与数字化档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兵 《贵州档案》2003,(4):23-24
随着档案信息的上网运行,档案利用率得到极大提高,档案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传统档案的数字化及大量生成的数字化档案改变了现阶段档案工作的格局,数字化技术的蓬勃发展给档案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厅办公自动化OA系统和电子政务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机关对网上档案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强烈,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档案数字化的挑战。如何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把传统的纸质档案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格式转换成数字化档案信息,构建起机关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为机关工作提供更为丰富、便捷的档案信息,达到机关档案信息共享,成为我厅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重要课题。我厅是省直机关中实施档案数字化工作较早的机关,在进行档案数字化工作方面,有了一些认识和体会,现提供给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欧阳爱辉  胡嘉禾 《档案》2023,(6):4-8+13
纸质档案中蕴含着丰富的个人信息权。纸质档案数字化对个人信息权保护造成了巨大冲击,包括档案信息传播风险增加、信息可处理性改变和信息保护面临数据安全问题。从个人信息权保护出发,明确了必要原则和目的原则为纸质档案数字化范围划定的基本指导原则,并将纸质档案数字化具体范围确定为隐私信息、敏感非隐私信息和普通信息三类。  相似文献   

13.
《档案时空》2003,(10):38-38
《上海档案》2003年第3期发表了马长林的文章,作者认为:档案在数字化之前进行的鉴定有别于传统的档案价值鉴定,也不是单纯为了解决开放而进行的开放与否的划控鉴定,它是一种综合性鉴定,既包含对开放鉴定做拾遗补缺的工作,更承担着“去粗取精”、存真留实的责任,其目的就是通过鉴定,提供组合精练、内容充实、没有“水分”的原始档案进行数字化,从而保证对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的高投入能够得到高效率的应用。在具体进行数字化鉴定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精练原则。要求鉴定人员在进行鉴定时贯彻精炼思想,剔除重复件和无价值的文件,挤掉案卷…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档案鉴定”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其中的档案价值鉴定、开放鉴定、数字化鉴定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理性思考。针对档案保管期限,建议将一直以来实行的“三分法”改为永久和定期10年“两分法”;针对档案存毁鉴定,主张对经鉴定拟剔除的档案原则上不销毁,可考虑其直接进入文物市场流通;针对档案的开放鉴定,建议应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接轨,取消30年禁锢期限,可将档案分为主动公开的、依申请公开的、不予公开的三类;针对档案数字化鉴定,提出档案数字化的根本目的是方便利用,应将扫描对象区分为扫描件和不扫描件,以剔除冗余信息,节约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一己之见,期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我国在档案数字化路径选择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坚持数字化档案信息的筛选与共享半径的基本原则,从信息的构成、信息筛选方法、信息质量保证与更新、信息区域化特点、确定数字档案信息共享合理半径等方面,构建我国数字化档案信息路径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蓬勃发展,档案数字化建设在档案工作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本文阐述了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的建设的必要性,以"兰台e令"档案专题网站为例分析了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的内容,最后针对时代发展的趋势,对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的发展方向和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该文分析了企业档案数字化前鉴定的必要性,探讨了企业进行数字化加工前档案鉴定的原则,并具体阐述了如何组织实施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18.
社会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构建,为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开发利用带来了新的契机.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推进档案工作融入"数字化"的步伐,推动档案事业的持续发展,是档案工作的重要课题.1 "数字化"的构建,给档案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机遇所谓"数字化",是指充分利用数字化及其相关计算机技术和手段,对基础设施和与生活发展相关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化处理和利用,具有对复杂系统的数字网络化管理、服务与决策功能的信息体系."数字化"是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9.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档案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档案信息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二要实现数字化档案信息的智能化管理;三是实现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档案信息化重在建设,通过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智能化、传输网络化,利用档案信息的高度共享,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20.
馆藏档案数字化前鉴定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阐释了军队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前鉴定的目的、原则、方法及工作程序,提出引入箭理控制思想,建立文件级机读开放目录、解密划控系统等检索工具,以求档案数字化鉴定工作尽快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