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主体和客体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在哲学的发展史上,人们对于主客体关系的认识和理解经历了漫长且曲折的过程。本文立足唯物史观,系统梳理并深入论述了哲学范畴下主客体关系的主要嬗变过程,以期增进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主客体范畴的理解和把握,实现对西方哲学中主客体关系发展规律的有益探索,这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及隐性的转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孟庄两人分别是儒道两家的主要代表人物。由于两者的哲学基础与哲学目的的不同,使得两者哲学内容迎异。然而在另一方面,由于一个代表儒家的理想主义,一个代表道家的浪漫主义,在超越现实这一基点上,却体现了两者哲学的异曲同工之妙。这突出表现在认识论上,两者都强调了内现自省的认识方法;在认识的最高境界上,两者都追求主客体合一的绝对自由境界(孟子的圣人境界与庄子的真人境界)。本文拟比较孟庄两人认识论之异同,以在一侧面揭示中国哲学之特点。孟子基于其“性善”之论。首先在认识论上把“心’、“性”、“天”确立为认识客体…  相似文献   

3.
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性存在,艺术的审美本质应从主客体关系中去把握。马克思艺术理论认为艺术的审美本质既不是一种单纯的客观物质存在,也不是一种单纯的主体存在,而是由主体和客体相互对应所产生的和谐自由的审美关系决定的。审美关系是主体(审美主体)与客体(审美对象)相互对应形成的。审美主体在感知和理解审美客体时,主客体之间建立起一种同构关系,主客体进入同构关系之后,不再是原来独立存在的事物,而变成了这种同构关系产物。艺术创作是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重要的哲学论著之一,《实践论》对中国现代社会革命作了经验性的哲学概括,明确了实践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提出了辩证的认识论思想,将唯物史观引入认识论中,并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新的篇章。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专门将实践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实践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5.
论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中的解释主体能动性思想贾英健伽达默尔作为现代哲学解释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其突出贡献在于实现了从认识论解释学向本体论解释学的转换,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揭示了人的理解活动的根本实质,强调了解释主体的能动性思想。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思想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6.
“subject”一词在西方语境中有两层意思 :“主体”与“主观”。现代性主体哲学正是通过“主观”而建立了“主体” ,从而对他者在各种意义上的霸权。与此相应 ,2 0世纪对主体哲学的拯救或批判就有了两条思路 :一是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以反方法论为旗的反认识论的“本体论转向” ,一是拉康的精神分析和法国后结构主义对作为实体存在的绝对“主体”的解构。从以上两层意义的内在勾连中展开对“subject”的西方哲学史考察 ,可以看出 :“主体”是“主观”的产物 ,“主体间性”是“主观”的认识论哲学的最高成就 ,但同时“主体间性”在胡塞尔那里的终于失败 ,则意味着我们必须修正现代认识论或者在它之外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7.
理之大成拳之规范--清代王宗岳《太极拳论》一文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宗岳《太极拳论》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其首开先河地构建了以太极阴阳学说为中心的理论框架,既总结了古典哲学众家之长,又颇有自己的见地和特点;同时用辩证的观点论证了太极拳基本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后人指明了一条太极之路。王宗岳《太极拳论》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古典哲学与武术文化的最终契合。  相似文献   

8.
对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创新之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史上存在着种种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创立辩证的唯物主义;有的认为是主题的转换,从关注自然转移到关注人,以实践本体论代替物质本体论,或者是创立了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有的认为是把实践引进认识论,把实践理解为沟通意识和对象、主观和客观的中介,等等.这些理解并没有正确地、深刻地把握马克思在哲学上的真正创新.马克思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贡献在于他实现了哲学出发点的根本转换.旧唯物主义是从自然存在出发解释问题的直观唯物主义或自然唯物主义,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从实践,即人们的历史存在出发解释问题的实践唯物主义或广义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9.
在19世纪到20世纪间,诞生了无数璀璨的哲学意识。其中,巴赫金批判了当代占据主导地位的唯物理性主义哲学,把负责任道德主体哲学当作第一哲学看待,其研究对象主要为统一而唯一存在的事件,将事物的实际行动、行为作为道德哲学的主要研究目标。提倡个体通过负责任道德主体哲学的行为规范参与到生活中,从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方方面面里积极体现自己的"位置",重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并主张积极对话和沟通,要求在多元化、多形式的话语交流和丰富的主体精神世界当中,做到道德哲学色彩体现。  相似文献   

10.
人文科学方法观与以自然科学为范型的方法论的区别,根本上源自二者不同的主客体关系性质.人文科学以互为主体性区别于自然科学主体认知-控制客体的模式,从而引入了价值判断与情意状态,并成为与生存世界整体相关的阐释活动.在此基础上,人文科学形成了特有的理解、直觉、智慧、描述等方法形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康德“物自体”三层含义的阐述,认为“物自体’不可知的真正内涵是“自我意识”不可知。它对现代认识论的发展和人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是康德首先确立了主体在认识论中的重要地位,并正确引导了现代哲学探讨主体认识深层机制的方向;为了人类理性的完美追求,康德欲在自由与必然、本体与现象之间架起一座由此达彼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名言之域作为哲学论辩的重要对象 ,很早已进入中国哲学的论域。历史地看 ,中国哲学在从认识论之维考察名言与存在的关系的同时 ,也对其中涉及的语言与存在的关系 ,作了多方面的思与辨。语言作为人把握世界及“在”世的方式 ,既以人自身的存在为根据 ,又内在于人的存在过程。以独语、对话为形式 ,语言不仅在个体之维影响着自我的存在过程及精神世界的形成 ,而且在类的层面上构成了主体间交往和共在、实践过程及生活世界的建构所以可能的前提。中国哲学在上述方面的看法 ,对深入地把握语言与存在的关系 ,提供了历史的视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哲学界有些人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中范畴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并致力于“实践哲学”体系的创新。作者认为: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基本范畴,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大厦,完全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是要用实践来构建整个哲学大厦。现在出的几部流通全国的哲学教科书,如果说是要建构“以实践范畴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是很难自圆其说的。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的《终结》不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意义重大,而且,书中从"首次明确提出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命题,揭示了主客体之间合乎规律性的关系","从主体参与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社会历史和自然界发展的共性与个性","指出了探寻主体活动动机背后的动机的方向和途径"等三个方面对恩格斯主体思想理论进行了丰富和拓展,为其发展注入了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15.
认识系统是以人的主观能动性、信息的传递和加工为主要特征的一个特殊系统。本文着重探讨三个问题:一是认识系统的要素和结构,对认识的主体、客体以及主客体的“中介”(包括实践和方法、仪器)进行了分析,并对三者的综合作了动态的说明。二是认识的发生,主要是介绍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理论,并对其进行了评述。三是科学知识发展的模式,介绍了波普尔、库恩和拉卡托斯的知识增长模式,最后介绍了我国学者的科学知识增长的辩证模式。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从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全局出发,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观察、分析和处理教育问题,体现出了深邃而富有哲理的辩证思维特征。在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实现了战略论和服务论相渗透;在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上,实现了开放性与方向性相协调;在教育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上,实现了科学预见性与客观实在性相统一;在教育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实现了人才观与知识观相结合。我们在理解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时,只有紧紧抓住贯穿其中的辩证思维特征,才能深刻领会它的精神实质及其对当前教育工作的重大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摘要:体育哲学中对身体问题在逐渐展开和深入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从质疑当前体育哲学中的身体研究开始,致力于在体育哲学的身体研究实现从“身体”到“身体运动”的概念转变,实现研究视角的转变:首先在语义侧重点上实现从“身体”到“身体运动”的转变;其次引入斯宾格勒的“时间”“空间”在辩证向度和历史向度对“身体运动”与“肉体运动”进行区别分析,既体现了两者之间在认识论层面上存在的主客观辩证关系,也挖掘了两者在人类理智发展史层面上存在的历史递进关系。最后实现在“身体运动”概念下体育哲学身体研究的研究理念与研究方法的再思考。以期在哲学、史学乃至人类学层面上的进行通力合作,化解由于体育与哲学之间的隔阂所带来的困境,致力于在身体问题导向下形成讨论的新论域。  相似文献   

18.
一、哲学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哲学教学过程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堂教育,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和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辩证发展过程.首先,哲学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人们的认识活动是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而不是消积、被动直观反映的过程.哲学教学作为认识与发展过程来说,其任务的完成、目的的实现,只能通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掌握和理论思维能力的提高来实现.其次,哲学教学过程的客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本身.对于这一特定客体的认识,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借助教材通过班级授课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特殊认识与一般认识反复作用的过程.再次,哲学教学过程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和树立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在其理论体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其中求实观、矛盾观、实践观和唯物史观四大观点构成了邓小平哲学的主体框架,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哲学体系。求实观是邓小平哲学的灵魂,贯穿于其他三大观点之中;矛盾观体现了他的辩证思维方法;实践观表现了他尊重实践、相信实践、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经验的认识论;唯物史观展示了他的生产力理论、领袖观和群众观以及对马克思主义阶级、阶级斗争和国家学说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主体自觉哲学是正在建立发展中的哲学,这一哲学包括主体自觉哲学的“存在”,主体性,自觉性,特别是本质、抽象与具体的内在关系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