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田丹 《记者摇篮》2009,(10):60-60
剪辑是后期制作流程之一,是由剪辑师将前期拍摄的视觉素材与声音素材重新分解、组合、编辑并构成一部完整电影的过程的总称。影视剪辑艺术是电影电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剪辑,作为影视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电视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独立出现并逐步完善的。同时剪辑艺术的进步,又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影视艺术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影视艺术在生活中的普及,人们对于该艺术的欣赏有了更深层析的认识,人们开始重视剪辑这一艺术手段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剪辑艺术形式的认识,了解到剪辑对于电视和电影的必要作用,进一步探析电影剪辑和电视剪辑的异同点和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作为剪辑艺术的电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刘波一、从戏剧到影视:剪辑意识的确立电影作为艺术的诞生,是以蒙太奇为标志的。同属于视觉艺术,影视与照相的区别在于影视记录的是活动的影像。但是,对活动影像的记录并非影视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工厂大...  相似文献   

4.
艺术与技术合流、电流与电视联姻之后,将会出现两个新的学科生长点——影视技术学与影视艺术学。这种组合不是一种简单的相加,它应该意味着一次触及本质的学科变革,我们完全可以将其描绘成一种“范式变化”。本文简要回溯了影视各自独立成为艺术并形成学科的历史,指出正是在电影电视为争得艺术地位所进行的一系列努力的过程中,电影艺术学与电视艺术学的学科范式逐步得以确立,如何在整合的基础上构建超越原有范式的影视艺术学的新的学科范式,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即旨在从学术层面探讨电影与电视作为艺术的结合,并给这种结合以学理上的论证。  相似文献   

5.
电影、电视预告片的剪辑是影视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预告片的剪辑艺术随着电影的诞生发展而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一部影视预告片的剪辑并不是简单的按分镜头进行组接,它的剪辑技巧直接影响到观众对影视作品的兴趣与欲望,剪辑得好可以深深地吸引观众,更好地完成影片的宣传作用,否则就会显得死气沉沉。  相似文献   

6.
电影、电视是新兴的视听艺术。100年的电影艺术史和几十年的电视艺术史都有赖于电影技术、电视技术的鼎力支持。没有影视技术,就没有影视艺术。电影和电视最先都是以技术发明的形式出现的。传播技术的进步为影视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种种契机,并历史地拓展了其表现空间。本文从影视艺术中技术含量的嬗变,选取一个新颖的、独特的视角勾勒了影视艺术自身的发展历程,提出了有价值的命题──“传播技术为视听艺术带来了什么?”本文以大量的资料,明确的论点回答了上面的论题。列举摄影机的运用、光学器件、声音、色彩、银幕尺寸等技术如何扩展着影视艺术表现力的范围。也列举机械电视、电子电视、摄录器材、卫星传播、电缆电视、电脑技术、多媒体、高清晰度电视等的投入使用,使电视艺术面貌日新月异。论文还展望21世纪影视发展的必然趋势──影视互动,影视整合,技术互补,艺术交融,引入高科技。  相似文献   

7.
《视听界》2010,(1):112-113
2009年11月15日,第二届“江苏省广播电影电视研究奖”(简称“金叶奖”)评审会在南京举行。“金叶奖”是在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积极支持下,经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批准,由江苏省传媒艺术研究会主办的学术奖。它是江苏省广播影视研究的最高奖,每两年评审一次。该奖对接中国电视金鹰奖理论奖、中国电视飞天奖理论奖、中国电影金鸡百花奖理论奖,具有很强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8.
电视能不能称为艺术,电影、电视能不能合称“影视”,长期以来一直在业界存有争议。对此本文提出“影视是艺术”的判断,并且论证了这个判断的成立是由影视共用的一套符号系统所决定的。本文提出“符号”是各门类艺术的基本通性,影视艺术所具备的符号性具有多元化、复杂化、通感化、隐喻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张涵等著的《影视美学》(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出版),运用当代美学的观念与思维方法,对电影电视进行了系统地综合研究,填补了我国影视美学研究和出版上的一项空白。作者认为电影电视是一种不断生成的运动,发展到今天,它们已由一种次文化艺术形态的东西,经过艺术文化形态阶段,业已成为一种大艺术、大文化、大科学形态的  相似文献   

10.
影视文化三论(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上期) 三、影视文化(狭义的)几个基本关系 由于广义的影视文化构成成分复杂,电影与电视之间既有交叉、共同点,又有各不相同的领域和范围,所以当我们对影视文化的几个基本关系进行表述的时候,应当就狭义的“影视文化”,即电影与电视共同、交叉的那一部分,即“影视艺术”领域来予以展开。 在“影视艺术”这一领域,存在着社会历史──影视艺术本体──受众三个方面的关系,即这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多重关系。 (一)“社会历史”与“影视艺术本体”之关系 在影视艺术本体与社会历史的关系上,体现…  相似文献   

11.
如何实现新闻的散文化、面面化,从而增强新闻的可见性、可读性?我以为,“蒙太奇”(montage)不失为一种成功的艺术表现手段。“蒙太奇”本是电影制作中一个术语,就是按照影片所要表现的生活内容和主题思想,把拍摄的那些分散的不同的镜头经过选择、剪辑、组装,编制成连贯的完整的影片。它是电影艺术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12.
影视文化三论(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就影视文化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作了较为系统、完整的梳理。关于“影视文化界定”,涉及到:①电影、电视与影视;②“影视文化”的三个系统;③电影、电视文化的共性与差异等问题。关于“影视文化(广义的)构成”,涉及到:①物质层面;②制度层面;③观念层面等问题。关于“影视文化(狭义的)几个基本关系”,涉及到:①社会历史与“影视艺术本体”之关系;②影视艺术本体自身的几个关系;③影视艺术本体与受众的关系等问题。本刊将分两期连载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3.
开拓性的理论探索——评《中国电视文艺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9年10月,“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中国电视文艺学》一书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系统地从电视文艺发展历程、电视文艺的审美特征和电视文艺节目形态三方面作了全面的论述和论证,侧重研究了电视文艺现象、节目形态、策划、创作、制作、传播、接受过程的艺术规律和创作特性。主编张凤铸教授是我国从事影视艺术理论研究的资深学者和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博士生导师,其他参与编撰的学者教授也有着丰富的从事电视文艺教学和实践经验。正因为如此,该书作为具有规范性的教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不断地更新,多媒体信息也在不断地发展,电影电视媒体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媒体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因此在研究数字影视中,影视制作既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项技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将艺术与技术相连接,大力优化影视制作,尤其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剪辑编辑艺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电视电影在影视母体中寻找个性化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梅 《现代传播》2005,(5):108-110
电视电影是影视合流的产物,是一种融合了电影和电视两种传播媒介特点的新的艺术样式,具有其独特的审美内涵。为进一步发掘电视电影独特的审美魅力,提升电视电影的审美品位,在创作上追求一种有别于电影,又有别于电视剧的特殊技巧和规律,笔者试图综合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研究方法,挖掘电视电影艺术创作的审美思维过程的深层结构,探索审美思维发生的整体性规律,并着重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推出自己的系统见解。艺术的个性是区别于各种艺术形态、样式的主要标志,也是艺术家对生活、对艺术以及对自己发现的结果,一句话,个性是每一艺术门类…  相似文献   

16.
由北京电视台、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中国计算机技术服务公司(英文缩写CCTS)、北京晚报、中国剧院联合主办的“CCTS杯”青少年影视基础表演大奖赛已经降下帷幕.此次大赛是电脑、电影、电视部门合作的一次尝试,二十四名参赛生的有关资料,将建成艺术档案,输入电脑,并向全国各  相似文献   

17.
周敏 《现代传播》2002,(2):109-111
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 ,活着的有机体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有机体与其说是像晶体或原子不如说更像火焰”。着重于影视艺术这一范畴内基本问题的界定、分类与分析 ,着重于一般规律和一些个别规律的总结却不落俗套 ,是作者将“影视艺术”作为一个开放性系统去阐述 ,而非一个平衡状态的封闭系统。这便是张凤铸教授《影视艺术新论》“新”之所在。可将其具体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顺应时代潮流。时代在发展 ,电影、电视艺术已由过去的冲突、对立逐步走向融合 ,由双方的抵消、牵制走向优势互补、共存共荣的新局面。“影视互动 ,影视整…  相似文献   

18.
一讲到蒙太奇,人们立刻会想到电影,似乎小小说与它绝缘。其实,蒙太奇和小小说早已成了“亲家”。把电影艺术的这种特有的艺术手段借用到小小说创作中,已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结构方式,许多作者在创作时常常追求这种蒙太奇的艺术效果。何谓蒙太奇?这是电影艺术上的一个术语。是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意为构成、装配。用于电影电视。指对镜头的组合、分切技巧。又称“电影文法”,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一部电影是由若干个镜头组接起来的。但在制作过程中,又必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十。路海波先生在考察中国影视教育发展历史进程的基础上,既客观地分析了影视艺术教育扩招所引发的一些问题,又阐发了影视艺术教育在艺术教育、公众素质、文化建设等层面的多重意义;着重论述了中国影视艺术教育中技能本体与素质本体的互文关系,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形态的角度,表述了他对于中国影视艺术教育思维创新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20.
张岩 《新闻传播》2009,(8):141-141
节奏是运动着的影视艺术元素的有机统一体.它为诸艺术元素的不同运动形态和表现方式所制约。因此,影响、决定影视片节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复杂多变的。傅正义把决定影视剪辑的因素分为十个方面:内容特色.主题情态,结构形式,动作特点,时空变化,造型特征,镜头的连接方法,摄影机的运动方式,镜头长度,声音构成。笔者学习影视剪辑的过程以及实践中对影视剪辑的理解.结合傅正义的十个方面,理解为决定影视剪辑节奏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