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播节目的定位是广播电台通过大量调查分析后,根据听众的年龄、爱好、工作性质、所处环境等确定的节目内容、节目播出时间和节目风格等。它与听众的收听习惯、经济状况、时代背景等诸因素息息相关。随着人们更多关注自我内心的需求,听众对广播节目的需求更为专业化和具体  相似文献   

2.
孟琳  宋晓民 《记者摇篮》2004,(4):36-36,62
在丰富多彩的广播节目当中,服务性节目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类节目办好了往往可以吸引众多的听众.拥有忠实的听众群。近几年来,抚顺电台开办了《交广中介》、《希望之路》、《听众热线》等五六档此类节目.而这些服务性节目又与广告节目有较大的区别。从精办这些节目的实践中我们感到,服务性节目之所以长盛不衰,之所以魅力十足.关键是  相似文献   

3.
从去年五月份开始,随着我台节目评议工作在六个频道全面展开,作为其组成部分的听众评议工作,面临一个新任务,即如何扩大、巩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听众评议员队伍,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听众点评意见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广播的对象是听众,听众素质如何,对广播的发展关系很大。这里谈的是广播热线中的听众素质及如何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胡乃秋 《新闻传播》2007,(10):49-49
听众群的多少,决定广播的成败。要想拥有相对稳定的听众群,就要不断拓展广播的领地,节目内容要贴近听众,服务听众,以便更加吸引听众。[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认识听众、重视听众,研究听众,是我们每个广播人的基本职责,在大众传媒多样化和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这个问题尤其显得重要,本文围绕这一问题,集中分析和探讨了听众在广播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7.
收听率是由目标听众收听率加上连续收听率和游离听众收听率组成的。细心的业内人士在研读收听率报告的时候会发现,一个具有较高收听率的节目,它的连续收听率一定也比较高,存在一个较大的连续收听听众群,而收听率高的节目周围也会有几个次高收听率的节目存在,组成一个高收听率“群”。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频率有连续收听听众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赣州人民广播电台的听众参与类节目有《城市麻辣烫》《大众服务台》《幸运星游戏》等。现结合这几档具有代表性的节目,试述主持“听众直接参与”节目时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广播节目评估体系由听众调查统计、听众反馈、专家评估三个子系统构成。其中的听众调查统计属于量化评估,是整个评估体系的基础。通过市场调查所得的收听率、占有率、满意率等数据是衡量节目质量的主要指标。在这些指标中,收听率居主导地位。但因受节目类型、播出时段、时间长度和覆盖范围不同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收听率只能供某个节目进行纵向比较(自己跟自己比),而不能供不同节目之间进行横向比较,  相似文献   

10.
归来吧     
李强 《视听界》2008,(2):119-119
第四年到浦口给南大广播电视系的学生开“广播业务”课。教学生比做节目让我觉得high。现在的孩子多聪明机灵,课堂沉闷上三分钟他们就坚持不住了,逼迫你耍尽百宝调动起他们的情绪,这对老师的智力和体力是个大挑战。做节目也有听众反馈,可总是延后的,听众张和听众李是抽象的,面目模糊的,怎么着都有点像对着空气做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11):I0013-I0013,F0003
广播要让听众听到,也要让听众看到。在做好直播间节目的基础上,走出直播间,“办看得见的广播”。广播在被听众“看”到后,它的巨大影响力,号召力,吸引力随之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届港澳听众联谊会8月23日至25日在珠海举行。国务院新闻办、港澳办和中央驻港、澳联络办的有关负责人以及港澳听众五十多人欢聚一堂.共同探讨在新世纪如何办好对港澳广播,更加全面、更加周到地为港澳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听众服务。  相似文献   

13.
周蓉 《新闻窗》2014,(3):52-52
一、必须加强对听众意识的理解和认识 听众意识就是指在广播新闻节目的编排上要做到吸引听众,便利听众,干方百计为听众着想,以便更好地为听众服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新闻节目编排在这方面体现得十分明显,做到了更好地为听众服务。一方面,中国之声的新闻信息量大,概括简练。有利于听众更好地获得有效信息,关注重要内容,同时还能够更好地了解具体的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办广播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事:电台开办几年了,我们到底拥有哪些固定的或半固定的听众群,胸中无数;一个节目开办几年了,常常收不到几封听众来信;一则广播播出几个月了,一个咨询电话也没打进来!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做过多少听众调查和研究呢?我们的节目定位准确吗?我们的广告诉求点打动了消费吗?搞广播,不能对听众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而要把调查、了解听众市场作为一项经常  相似文献   

15.
心迪 《河北广播》2006,(C00):41-42
做直播节目将近十年了,每次走进直播间的时候,心情却都一如当年初试啼声般的忐忑。因为我知道,每一天都会有许多的新听众加入到《心迪音乐时间》的听众群体中,检验着今天的我是不是做足了功课.  相似文献   

16.
当今传媒的竞争,表现在各个方面,但其根本是争夺听众。有了广泛的听众,电波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如何争夺听众,我们作一些浅显的议论,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7.
广电传媒为争夺有效听(观)众,同类型节目中同质化竞争异常激烈。仅北京地区就有4家瞄准流行音乐的节目形态、目标听众相同的音乐频率。为了生存,各频率在同质化节目形态中如何寻求不同的节目定位与经营以获取细分市场上的听众份额呢?  相似文献   

18.
萧峰 《新闻窗》2007,(2):63-63
随着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听众的要求和品味日渐提高,“受众意识”开始在广播人当中渐渐出现并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9.
“节目定位”在广播窄播化,频道专业化、栏目听众细分化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节目定位准确,跟听众结缘,听众就喜欢听,节目有号召力。反之,结果只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20.
李娜 《河北广播》2006,(6):97-97
从对主持人的定义中,我们知道,主持人是在特定的节目中直接面对听众、观众的人,是与听众观众进行面对面交流的人,他的举手投足都对节目和大众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有魅力的主持人可以增强节目的吸引力,增强节目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