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媚 《编辑之友》2016,(2):79-83
一切出版活动都围绕着“意义”和“价值”展开,它们是出版这一文化活动的两端,共同支撑起出版文化.出版文化作为依附于社会文化的子文化,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由处于出版核心的编辑主体创造的.这说明编辑主体价值观与出版文化息息相关,宏观上影响出版文化的方向,中观上影响出版文化的生态,微观上影响出版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出版文化学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背景 出版文化研究是出版学研究的需要 目前我们对出版学的研究基本可归纳为三个领域:出版管理、出版技术和出版文化. 出版管理,是指出版活动的管理机制,如体例、国际版权公约、著作权法、出版条例,出版社的规划、经营、内部管理及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成本核算等等,涉及到出版活动的每一个具体环节.它也是现在出版业研究中被关注比较多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出版业来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挑战。人类文化交流与传播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出版,是人类文化创造和积累比较有效的途径,同时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根本标志。人类出版时间活动会产生出版文化,并且出版文化是文化理论在出版研究中的运用成果。本文对出版文化做了详细的介绍,同时对建设绿色出版生态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朱宇 《出版广角》2013,(Z1):89-93
出版资源是出版企业通过文化创新活动,完成出版使命的基础条件,出版资源与文化创新二者具有紧密的联系。数字信息时代的文化创新是基于深切的人文关怀基础上的创新,需要出版人以开阔的全球视野、敏锐的市场观念和真诚的服务意识为导向的出版资源观及积极的创新出版实践。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项文化事业,出版要讲究文化内涵,追求文化品位,故而有必要对出版进行文化研究。出版文化中精英与大众的分野,造就了出版活动多方面的差异,但在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理念下,二者各取所长,相互学习,在对出版使命的履行上终是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版理念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二是具有宏观视野。具有时代特征的出版理念是一种重要的出版资源。  相似文献   

7.
蔡学俭 《出版科学》2011,(4):101-102
出版文化观是以文化的视野观照出版工作、出版发展和出版研究的一种学术见解和观点。它阐明出版与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出版的文化本质,以及出版与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关系。它立足广阔的文  相似文献   

8.
1990年至2009年是中国出版文化研究的起步和发展时期.在百余年出版史研究的基础上,我国学术界在出版文化研究方面已迈开坚定的步伐,在出版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中国的出版文化传统、中国出版家出版理念、出版文化的社会影响等领域开展了发凡奠基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文章是就传统文化类主题出版的定位与发展展开的深度对谈。三位对谈人结合各自的学术背景和工作实践,就传统文化类主题出版的概念和定位、现状及存在问题、新时代促进其更好发展的建议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展开了深入讨论,并达成如下共识:传统文化类主题出版,主要指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划出版具有核心价值和精神动力的出版物的活动,传统文化类主题出版需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主题出版实现“无缝”对接,把传统文化中的主题出版元素挖掘出来,并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久的生命力,呼应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传统文化类主题出版物的特点包括导向性、历史性和普及性,是题材的传统性和指向的当下性的有机结合,是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党和国家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要节庆日等主题的内在关联,宏观上有高度,微观上有趣味和生活的烟火气;传统文化类主题出版能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需要充分发挥出版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并善用他者讲述或从他者视角出发,借助国际化的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类主题出版现状表现为对接积极、视角多元,涌现了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类主题出版物;但标准不统一,策划含量不高,市场反应不如预期,在高度、细节以及艺术性方面均存在...  相似文献   

10.
刘亚 《出版广角》2011,(6):52-53
出版与社会是出版史研究的基本问题。数字出版物作为一种新的出版形制,其产品延续了简牍制、卷轴制、册页制的出版媒介演变历程。每种新的出版性质的出现,都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发展决定的,反之也促进了新的社会文化的发展。如今数字出版的潮起云涌正与这一发展规律相符合。  相似文献   

11.
江璇娥 《当代图书馆》2007,(3):14-16,25
本文讨论图书馆与出版业的关系,研究数字出版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及主导力量,展望未来数字图书馆与数字出版的形态以及二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电子出版物的选订、利用与管理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在对读者的问卷调研、文献资源调研以及走访了各系统主要图书馆基础上,对图书馆应如何合理选订、充分利用、科学管理电子出版物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外电子出版物研究与发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国外电子出版物类型、发展轨迹、面临问题以及典藏管理的研究得出结论:我国要加强对网络出版的开发和应用;要引进国外的出版设备和软件,发展新的出版模式;出版社要增强网络销售能力;要建立相应的出版管理制度,等等。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14.
范军  宋泉 《出版科学》2016,(1):109-114
三十多年来,广西的出版史料搜集、整理、出版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以《广西出版史志资料》为代表的史料编辑成果,收集了从雕版印刷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末广西的出版史料,时间跨度大、史料翔实,展现了广西出版的历史与成就,为综合性的大型区域出版史的编写与当今的出版实践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相似文献   

15.
我国呈缴本制度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我国呈缴本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出版物缴送制度的成功经验,呼吁制定新的缴送法规,提出了若干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以新疆出版物为线索,分析新疆出版物"走出去"的现状及社会意义,指出新疆出版物在"走出去"过程中的不足,并就新疆出版物如何顺利"走出去"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准确定位策划、提高出版质量、开发渠道等加快新疆出版物国际化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跨媒体化是21世纪媒体传播技术发展的主流,编辑出版作为媒体传播的重要环节,只有在数字化新平台上对编辑出版范式进行优化与重构,才能应用现代数字科技,拓展编辑出版的外延与内涵,开创编辑出版面向跨媒体时代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8.
刘光裕 《出版科学》2008,16(3):83-87
中国古代的出版概念,是复制和发行两要素说。编辑并非出版诞生的标志,它是出版成熟或趋于成熟的标志。没有编辑的出版活动普遍存在于古代。出版史的研究对象是历史上以公众传播为宗旨,以作者为起点、读者为终点的书籍传播。出版史的研究范围大致是历史上书籍传播过程与在这过程中出现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以及影响、制约书籍传播的社会历史环境。  相似文献   

19.
宋凯  乔东亮 《出版科学》2007,15(3):74-76,61
图书市场的品牌竞争时代已经来临,但是目前我国出版品牌的经营存在诸多问题,还没有上升到品牌战略的高度.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出版品牌的经营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问题所在,并试图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出版品牌的经营找到更好的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20.
病毒营销在图书出版发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探讨病毒营销的定义及其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论述病毒营销在图书出版发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