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图书馆作为知识与人类的桥梁和纽带,有义务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从图书馆自身的职能和特点来看,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论述了公共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整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通过教育传承、规模化宣传活动、数字化技术应用及深度挖掘研究等多种方式发挥图书馆的优势,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对县级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角色和定位,以及如何采取措施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论公共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图书馆对其保护的现状,以及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优势与条件,指出公共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起的作用,并结合工作实践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与方式。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不可抗拒的巨大冲击,加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易衰退性特征明显,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完整系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民间文献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之“物质性”的遗产即自然文化景观和文物包括建筑遗址等,注重的是知识、情感和技能、手艺及其“活体”传承,意在引导人类自身注重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情感和智慧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因素。因此,对其保护必须讲究“活”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人”,特别是保护好那些创造、拥有和传承、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生生的人.是我们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根本。贵州省档案界的同行们深谙此道,他们在保护抢救水书、山林契约档案时.把着眼点首先锁定在“人”上,随时注意突显“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核心职能与重要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记录和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及相关工作历史过程与阶段性成果的各类文献资料的总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直接反映了文化活动项目的基本面貌、传承状况等,并且是承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无形转化为有形的实物,保存和利用好这部分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文章简要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分析了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揭示出图书馆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同时,其自身的发展也会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充分论述了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中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简述世界各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况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图书馆在抢救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的若干举措。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图书馆对其保护的现状,以及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优势与条件,指出公共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起的作用,并结合工作实践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与方式.  相似文献   

11.
王晓灵 《档案》2008,(1):57-58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是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庆阳市大力实施“特色文化大市”战略,各级党政部门及社会各界为之做出了巨大努力,使庆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保护,形成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各级档案部门也主动介入了历届中国庆阳民俗文化香包节等重大活动的档案收集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论文阐述了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参与保护现状,以及中小型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优势和作用,并结合工作实践探讨了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与方式.  相似文献   

13.
2007年3月.昆明市盘龙区档案馆在全区开展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为主题的专项工作,对全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进行普查,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尽管档案馆在档案文献资料的保护工作中具有先天优势,但是对于非文献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如何抢救、如何保护、  相似文献   

14.
刘敏 《北京档案》2013,(6):36-37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是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举措,全国各级档案部门应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契机,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本文以德江傩堂戏为例,分析其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影像记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具有其它媒介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一种全息的记录方式,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记录不同于影视艺术创作,是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场之上,所以它有其自身的工作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比我国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日本的差异,为我国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付潇 《黑龙江档案》2013,(4):102-102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档案既是人类文化与文明发展的产物,又是最宝贵最直接的记忆资源,它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文化展现和继承的媒介与载体;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又是文化发展与传承的产物,其本身即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对于文化的记录、传承、研究和保护,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和意义。所以从档案工作的角度来说,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保管与利用工作,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最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档案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确立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针,即:“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2006年2月,我国首次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在2006年6月10日为首个全国文化遗产日,全社会开始行动起来,共同保卫我们的文化财富。面对这样的形势,档案馆是否有必要参与保护?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措施才能发挥其作用,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李丽 《档案天地》2012,(9):51-51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是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的_种重要方式j平山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全县共挖掘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市级2项、县级24项,其中西调秧歌、脸子会等艺术形式全省独有.对于研究民间民俗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灭绝、濒危现状的需要,还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漳州市文化底蕴浓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应当进一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和意识,加强保护工作的组织和制度建设,在保护实践中既要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又要兼顾创新,做好保护工作还要注重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