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形成语感,激发情趣,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而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无需像语文教学那样挖掘文字的深意与内涵,其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教师在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就要把好朗读训练关,教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技巧,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相似文献   

2.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朗读能使学生启蒙思想、学习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在朗读中,激发了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在朗读中,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朗读的作用是如此之多,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朗读,使朗读成为小学生学习中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3.
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增强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因此,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积极采取各种策略指导学生朗读,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朗读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朗读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朗读教学的研究对于提升学生的文章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学习语言是语文教学的第一任务,而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必须重朗读训练,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在朗读指导中,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总会发现学生的朗读并没有呈现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喜人局面。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全员朗读兴趣,教师利用微信平台创办"班级朗读者"栏目,通过开展"微朗读",进行"微点评",举办"微竞赛",不仅开辟了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新途径,还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利用教师范读、朗读评价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兴趣,提升学生朗读的参与度,从而培养低年级学生扎实的朗读素养。  相似文献   

8.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读 要想让学生自觉地、声情并茂地参与朗读,教师就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朗读中来。  相似文献   

9.
学生学习英语,通过老师的朗读(即范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情感交流,从而达到轻松愉快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课文学习、强化朗读和加强词语的情感教学入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赵娟 《教育教学论坛》2012,(Z1):210-21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去读。激发和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读书兴趣,是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前提条件,它具有智力的价值,是学生学习语文等学科及其以后的发展、成长获得成功的先导和曙光。激发和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读书兴趣,语文教学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汉语语言环境下学习英语,加强朗读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识记能力及说英语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朗读教学对英语学习的作用,提出朗读教学的作用及重要性并针对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朗读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何针对学生个性差异,进行有效的策略指导。  相似文献   

13.
英语早读课既是培养学生英语朗读能力,又是有 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有利时机。但是在教 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很好地利用 宝贵的早读课时间,导致当前的英语早读效率低下,英语成绩 不理想。因此提高英语早读效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 根据笔者的日常教学实际,从激发朗读兴趣、掌握朗读技能等 方面对提高学生英语早读效率的途径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4.
杨建平 《考试周刊》2015,(14):95-96
朗读是小学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在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活动,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注重朗读习惯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同时,丰富朗读训练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培养小学生英语朗读能力的重要性,主要阐述了通过选择合适的英语素材开展朗读教学这一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朗读意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增强学生的朗读信心,积极鼓励课外朗读,从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相似文献   

16.
郭小玲 《考试周刊》2014,(62):103-103
朗读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单词、短语的识记;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  相似文献   

17.
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重视朗读教学。加强朗读教学,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朗读的方法要灵活多样;朗读的过程要合理、有层次。只有把握好朗读指导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产生了厌读情绪,这严重影响了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而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项最基本的能力。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积极、正确、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这对于学好语文,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语文标准下,朗读已成为阅读教学的热点。教师要掌握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心理作用,在朗读指导时要把握若干要点,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让学生情发于心间,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应较准确地掌握标准读音和朗读要领,流畅而正确地读出各种句式的不同语气。学习一些朗读技巧,如:重读、停顿、语速、语调等。这说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朗读既符合学生的生理需求,又能加强学生对文章自我解读的感受和理解,还有利于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