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文从广告媒介接触频度、广告媒介接触偏好、广告媒介信任度三个维度,考察广告媒介接触行为对于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验证了本研究的假设。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媒介接触习惯和使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广告媒介越来越丰富多样化。目前人们将广告媒介划分为传统广告媒介和新兴广告媒介,多种传播形态打破了传统单一的传播模式,受众往往根据自己的个人需求与媒介接触习惯选择自己最便捷的媒介接受信息。多样化的受众需求和细分化的受众市场,使得党报的广告传播活动日益艰难,广告传播效果愈加难以把控。在新形势下,如何突出重围,成为新形势下地市级党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下属的IMI市场信息研究所在2007年底发布了<城市居民广告接触度研究报告>.该报告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相对于以往采用媒介收视率、收听率、发行量等测评指标的广告效果研究报告,首次使用ACI(Advertising Contact Index,广告接触指数)的测评指标,从受众广告接触行为的角度,勾勒出城市受众广告接触情况的概貌,厘清了城市受众接触广告的一般情况,使广告效果精准测镀取得突破性进展,填补了广告接触测量的理论空白.  相似文献   

4.
本课题通过对济宁市谭岗村居民媒介接触状况的调查来管窥蠡测中国农村居民媒介接触状况.据调查,近年来谭岗村居民对大众传媒的接触明显增多,更多的人选择看手机、上网、听广播、看电视来打发闲暇时光;广播、电视在农村仍有一定的市场,报纸在农村市场很狭窄,智能手机在农村普及率已经很高了;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中,谭岗村居...  相似文献   

5.
移动互联时代新技术的普及让广告受众的媒介接触习惯和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受众被动的接触为以分享为中心的主动接触习惯代替,基于人际交往的社会化媒体在广告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故事化的广告方式则让更多的受众唤起内心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推拉技术在广告中的运用丰富了广告传播方式,这些沟通策略也代表了广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各类新兴媒介层出不穷,并迅速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融合,呈现出媒介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媒体技术与媒体内容的优化整合,形成了新的媒体形态,媒介融合由此产生。在此背景下,媒体的传播形式趋向多元化和碎片化,消费者接触的媒介内容和形式更为广泛化,这对广告行业而言,既是创新的机遇,更是一项挑战。媒介的融合,推动了自媒体、众媒体平台的发展,广告的投放平台、投放方式随之增多,必然对广告策划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如何紧跟自媒体时代的步伐,有效利用媒介融合的优势,创新广告策划的内容和模式,成为广告产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主要探究在多种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广告策划创新的相关要点,以推动广告及广告链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21,(3)
农村居民的收入与其群体内的知沟形成具有统计上的显著相关性,但其影响机制逻辑尚不明晰。本研究通过将农村居民收入内化为群体内知沟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以Logistics调节分析结果作为实证依据,构建了收入差异、媒介使用与知识获取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劳动挤出效应"与"子女依赖效应"导致依靠农业劳动与子女赡养的老年群体缺乏接触媒介的机会,信息可得性较低,知识获取能力较弱;政府补贴与养老保险收入为主的居民则因为具备媒介使用能力而拥有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并在社区交流中进一步影响对农村居民群体的知识获取过程。  相似文献   

8.
常蕊 《中国传媒科技》2012,(18):118-119
媒介技术的发展、受众媒介接触习惯的改变等原因使得广告形式不断变迁.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带来了大量的“碎片时间”,而微博的便捷性使这部分时间得以整合利用,微博迅速的崛起.本文中分析了隐性广告的优势以及企业如何打造微博来实现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9.
不可否认,因为接触率的下降以及媒介形式的限制,使得平面广告抑或影视广告的影响效果越来越有限了.所以未来的广告创新更多的是广告媒介的创新,即让生活中的环境或事物巧妙地成为广告媒介,并且和诉求内容形成"珠联璧合"的场景,在意想不到的视觉空间中,给予观者以心智上认同的诉求,这就是所谓的"和消费者一起生活"的植入式广告操作手法.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广告信息海洋中要聚焦消费者已实属不易,而消费的理性化和部分广告的失实传播更致使人们不愿接触甚至对广告怀有抵触和厌恶心理,因此吸引消费者必须另辟蹊径,在此背景下,隐性广告开始出现,并日益受到重视。隐性广告的内涵所谓隐性广告,是指一种与显性广告(在媒介中位置固定、自成体系、与媒  相似文献   

11.
周岩  岳鹏 《视听界》2008,(3):91-93
中等城镇受众对经济信息的接触欲望是强烈的,接触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在媒介信息接触的过程中。他们对种植和养殖方面的信息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广告对城镇居民的生活已经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熊力颖 《新闻世界》2012,(4):126-127
随着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媒介形态和功能开始发生变化。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广告受众呈现出以下三个变化:受众划分按内容而非媒体来定;受众媒介接触习惯改变,受众更加分散而细分;受众的媒介自主性和选择性增强。以上三点变化为广告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也不无机遇,尤其是为广告主开展整合营销带来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对我国当前农村广告媒介尤其是对四川地区农村广告媒介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广告媒介现状,指出媒体业界、教育界、政府部门应协同加强对农村广告媒介的研究和开发,发展适应农村市场的广告媒介,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广告刊播与媒介公信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介公信力是公众对媒介的社会期待与媒介实际表现之间契合程度在公众心理上的反映。媒介公信力的影响因素复杂而多样,其中媒介所提供的信息的质量为最直接、最关键因素。刊播广告能够壮大媒介的经济实力,有助于提升媒介公信力。但是,刊播广告有可能造成广告商控制媒介,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目前,我国新闻媒介刊播广告存在虚假广告、新闻广告、庸俗广告和随意插播广告、广告超量等问题,引起公众强烈不满,有损媒介公信力。珍惜媒介公信力,规范广告刊播行为,势在必需。  相似文献   

15.
广告主、广告代理公司以及广告媒介被称为广告市场的三大要素,媒介购买公司源于广告代理公司进行广告活动.本文通过对广告市场传统三要素的阐释,追溯媒介购买公司与广告代理公司发展的渊源,探讨媒介购买公司作为独立要素对当今广告市场的影响和对广告业的推动,预见媒介购买公司将成为广告市场第四要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围绕媒介使用与中国农村居民的现代性这一主题,探讨在大众媒介愈加发达,尤其是网络等新媒介形态逐渐步入农村居民工作、生活的今天,媒介使用与农村居民的现代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对于中国农村居民的现代性有独立的预测作用;特别是上网相比其他的媒介使用能更好的预测当前中国农村居民的现代性。这给“传播与人的现代化”命题增添了网络时代的新的注解,充分地说明了在我国农村大力推广和普及网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价值论为分析框架,分析认为不能体现大数据媒介优势的传统广告将被淘汰,能体现大数据媒介优势的广告将会形成.大数据广告一定是能彰显大数据媒介和技术优势的广告.大数据技术和媒介优势还可以使广告避免信息的不对称性和逆向选择.进一步分析提出广告价值论,客体的价值在于对主体的满足,大数据广告的价值在于广告对受众、社会和媒介的满足.大数据广告的受众价值在于其信息价值、娱乐价值、社交价值和时空价值更高;大数据广告的社会价值在于其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和对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大数据广告的媒介价值在于使媒介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张.  相似文献   

18.
"使用媒介"是现代人的典型特征之一。当前,农村居民媒介素养较低。提高农村居民媒介素养可以采取三大对策:普及农村媒介素养教育、培育农村意见领袖、建立农村社区意见交流系统。  相似文献   

19.
王亚炜 《新闻界》2007,(4):133-134
本文通过对新广告媒介的界定,介绍了新广告媒介的几种类型,分析了它们涌现的技术、社会、商业原因,归纳了新广告媒介具有的共同特征,指出新广告媒介的出现为广告人拓展了创意空间,也为广告主进行多重传播、优化媒介投放策略、全方位塑造品牌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是一种特殊的销售商品,其供给信息必须要通过以报纸为主的大众媒介向外界传播、展示,购房者一般先接触房地产的广告,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只有广告打动了购房者的心,物业才有可能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