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区的建设.需要解决城市化建设的相关问题。通过对沿海经济带城市化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该区域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调整产业结构、改革城乡隔离体制、扩大城市规模以及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几方面提出加快沿海经济带城市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作为现代化的主旋律。正在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经济带的城市发展模式的比较。依据辽宁“五点一线”的政策。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城市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培育和构建以大都市连绵带为主导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业近年来快速发展,旅游规模已初见端倪。研究发现旅游业已经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支柱产业,2001~2011年间旅游业对于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保持在1.81~2.12之间。另外,旅游业还有力地解决了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优化升级过程中出现的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但是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业积极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未来应该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  相似文献   

4.
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处环渤海的重要位置,蕴藏着丰富多样的滨海湿地资源。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湿地存在环境恶化、功能下降、数量减少等诸多问题,而维持一定的湿地面积,对于构建健康的滨海城市生态系统必不可少。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中湿地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从正确处理好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坚持开发与保护共生,发展与生态共赢的原则,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辽宁沿海经济带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和葫芦岛六城市,随着辽宁雀开发、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六城市凭借自身沿海的优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对辽宁沿海与内陆地区经济实力对比关系演变的实证考察。我们发现辽宁沿海地区的经济实力已经逐步超过内陆地区。对这一结论我们给出了相关的分析与解释.并提出了促进沿海与内陆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辽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其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收入占全省旅游收入的47%。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旅游空间结构并对其进行优化调整,可以有效利用旅游资源,持续增加旅游收入,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梳理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资源种类及空间分布,并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空间结构进行深入剖析,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视角将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划分为4个阶段,结合国家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战略布局以及其旅游资源特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潜力,将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产业定位为"山海风情休闲旅游",以滨海旅游和自然风光为主导,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节点的相互连接,打造具有"一心三轴"特征的旅游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7.
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作为中国经济第四大增长极,辽宁沿海经济带又处于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经济圈的关键地带,因此,如何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为其确定适宜的发展战略,进而实现沿海经济带与其所辖腹地间的协调互动发展,已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在结合辽宁沿海经济带目前内部发展和外部互动的现实基础上,分析其在发展中可能面临的内外机遇与威胁,互动中需要认清的自身优势与劣势,从而提出加快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战略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来说明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业的潜在作用,提出了积极有效的发挥旅游业拉动作用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
赵崇 《教师》2012,(26):124-124
近年来,辽宁省港口群伴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而获得了长足发展,为了探求辽宁省港口群未来合理发展的新出路,本文通过分析辽宁港口群发展的现状、面临的诸多问题,深入探讨了各港口之间的交叉腹地、竞争及竞合的可能性,进而提出促进辽宁港口发展的方向以及解决现存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实现辽宁沿海经济带大发展,是落实国家发展规划,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举措。为此,根据国务院和教育部文件精神,针对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提供的基础平台;构建辽宁沿海经济带大学生创业环境体系;加强辽宁沿海经济带环境中大学生创业自身准备;形成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大学生创业"双赢"模式;最终实现大...  相似文献   

11.
自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以来,沿海经济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环渤海经济腾飞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也存在着经济建议与生态环境的博弈问题。通过对辽宁沿海生态环境的分析,力求发现在沿海经济开发中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探讨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辽宁省体育产业的现状,对近三届全运会体育产业经济效应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并对十二届全运会背景下辽宁省体育产业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展望:在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加速沈阳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时期,第十二届全运会的召开,势必会对辽宁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将为辽宁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重大机遇和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辽宁城镇发展具有资源型城市比重大、区域发展能力增强,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建设能力增强、经济增长动力来自城市等特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对资源的消耗、沿海重化工业为主的布局对环境带来的压力、二元体制带来的城乡差距扩大等成为制约辽宁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因此,要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多元化城市环保投资体系,促进辽宁城镇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都建立了文化产业园区,并呈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文化产业园区在其发展实践中还存在产业定位不清、园区市场开发力度不足、企业融资困难等不少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当从优化园区产业定位、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加强金融支持及人才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采取切实有力措施,使辽宁沿海经济带文化产业建设上水平。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辽宁省经济发展进入到全新的发展模式。同时,辽宁省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各个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尤为突出。深入分析了近几年来辽宁省区域经济差异问题,阐述了产生这些差异的因素,探讨了通过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缩小城乡经济差距、鼓励高级人才回辽发展等一系列措施,缩小辽宁省各区域之间发展的差异,推动全省经济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认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职工的基本权益所在,也是工会维护职工权益的重点之一.指出辽宁省正处于高速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如何保持就业稳定增长、让城乡劳动者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辽宁省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为切实解决劳动者现实难题,在辽宁省总工会于2011年3月举行千企万名职工劳资关系大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此次大调查中反映出来的就业方面的重大问题,结合辽宁省城镇化进程中的实际状况,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