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互动反馈——课堂教学的新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动反馈技术是在传统的多媒体教室环境下,通过添加IRS设备(如基于群组红外或无线技术的互动反馈多媒体教学系统),让教室中的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移动设备。借助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媒体,学生可以利用手中的遥控器参与教学,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电子表态,系统通过接收器和平台软件,即时统计参与结果,  相似文献   

2.
互动反馈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动反馈技术在课堂上被称为互动反馈系统,它是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从早先的有线系统发展到目前的无线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可利用遥控器(人手一个)来进行教学的互动和参与,通过接收系统和软件,将参与教学的结果生成即时统计信息,通过投影或电视等公共荧幕设备显示出来并将数据记录到后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红外线遥控器操作单片机8031的红外信号接收器的连结电路,阐述遥控指令信号的软件和从软件硬件上排除干扰信号的原理、方法,并给出相应的程序.  相似文献   

4.
张琛辉 《现代教学》2009,(11):69-69
“按按按”教学平台是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创设的一个互动反馈系统。通过这个系统,每个学生都可以用手中的遥控器来选择自己的答案。系统通过接受器和平台软件即时地记录、统计和分析参与结果,并将其显示出来。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让教师即时了解哪些学生答对了,哪些学生答错了,还可以精确地统计出回答的正确率,为教师实施有效教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互动反馈技术下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动反馈技术在课堂上被称为互动反馈系统(IRS: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它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从早先的有线系统发展到目前的无线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可利用遥控器(人手一个)来进行教学的互动和参与,通过接收系统和软件,将参与教学的结果生成即时统计信息,通过投影或电视等公共荧幕设备显示出来并将数据记录到后台。  相似文献   

6.
互动反馈技术在课堂上被称为互动反馈系统(IRS: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它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从早先的有线系统发展到目前的无线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可利用遥控器(人手一个)来进行教学的互动和参与,通过接收系统和软件,将参与教学的结果生成即时统计信息,通过投影或电视等公共荧幕设备显示出来并将数据记录到后台。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高校演示实验教学的特点,设计了一种以Zigbee无线网络为载体的演示实验自动教学系统。该系统具有自动教学、讲解清晰、讲解同演示设备同步等优点。系统采用主从方式,由教学播放器、从控制器、无线射频遥控器组成,能同时连接128台讲解实验设备,可全天开放实验教学,无需教师参与,提高了教学质量,减轻了教师教学负担,同时提高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化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被教师所认识和采用,其效果也越加明显。互动反馈平台软件通过接收器收集群体反馈信息并及时统计、呈现,使学情差异可视化并自动记录;教师借助差异统计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调控教学。互动反馈技术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教师构建高效课堂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关注的重点,必须从教师传递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习活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改变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互动反馈技术(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IRS)正是一种课堂教学情境下反馈与参与的工具,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环境,加进学生人手一个遥控器。在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遥控器,快速、真实、有效地将学习信息传递给教师和其他学生,教师可以及时获得相关  相似文献   

10.
互动反馈技术(或称为信息反馈技术,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简称IRS)是基于群组无线技术及软件技术的互动教学信息反馈技术,主要应用于教室中的课堂教学,学生每人控制一个与教室内安装了互动教学系统的计算机关联的无线遥控器;配合该系统软件使用的教学资源,可以由教师进行内容设计,包括编排测试题目、教材讲解、媒体演示、即时反馈、随堂评测或游戏比赛等。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光电综合实验课程教学的需要,研制了基于红外遥控的三基色LED调光调色实验教学系统,该系统使用红外遥控器作为控制器,以PIC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通过红外一体化接收器对红外发射信号进行接收并将解调好的信号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将该信号解码并执行相应程序控制对应的LED阵列电路,并通过PWM模块驱动LED亮灭,通过调整占空比输出控制电路的通断时间,高速闪烁的LED在调控不同的占空比下呈现不同的亮度及颜色。利用该实验教学系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利用PWM技术实现三基色LED的调光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伟  胡斌  王子文 《教育技术导刊》2009,19(10):174-178
目前市面上的划线设备仍需依赖人的视觉观测、手动操纵,沿基准线喷涂标线。为了提高划线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提出一种基于STM32的自动划线小车系统。该系统由遥控器及行进控制两大部分构成。首先将拟划线路径按比例缩放,依据遥控器模块上液晶屏分度值,通过遥控器按键将路径输入至液晶屏,也可直接调出标准路径;然后将数据打包成数组形式,通过无线传输模块NRF发送至小车控制器;最后启动小车,小车按照预定轨迹实现划线任务。多次实验验证表明,该系统可实现自动划线任务,具有划线稳定、作业高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实践教学中设备电源管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Zigbee无线局域网为载体的电源集散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组网速度快,可多网络共存,可显示和语音提示告警等优点.系统中心管理机处理器采用ARM7和DSP处理器,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控制性能,能同时控制最多63台设备电源.无线遥控器的使用,为指导教师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系统操作.全系统从机采用无触点双向晶闸管驱动实验设备电源开关,动作寿命长.  相似文献   

14.
以计算机和投影机为核心设备的多媒体演示系统,其控制部分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投影机灯电源的开启和关闭。通过一条自制的多芯通信电缆连接计算机与投影机的RS-232接口,以VisualBasic6.0提供的串行通信控件MSComm编制软件安装在用户计算机中,可以实现计算机对投影机的直接控制,克服遥控器或中央控制系统两种控制方式的弊端,降低多媒体演示系统的建设与维护成本,并且具有连接简单、性能可靠、操作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6):140-144
通过分析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实际教学过程中实验设备不足,受课时、场地等因素制约多的问题,研发了基于TEC-XP指令级、微体系级仿真系统以及三大部件实验的仿真软件,并将该仿真软件移植到智能手机平台,更加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做实验预习和模拟演练。实践结果证明,该仿真系统的应用实施,使学生不受设备、课时及场地等因素的制约,提高了学生预习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验设备损坏率。  相似文献   

16.
利用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和雷实验构建智能实验系统,将教师授课PPT与师生常用的沟通工具微信以及雷实验软件、便携式实验设备有机结合,实现了线上与线下智慧融合的实验教学模式。通过本系统教师可以线上布置实验任务、了解学生实验运行状态、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线上考核;学生可以线上接受实验任务、完成电路仿真、搭建实际电路、测量实验数据、保存实验结果、上传实验报告等,教师可以全程精准了解学生的实验状态,提升实验运行的智能化水平。文章重点介绍了智能实验系统的设计理念、系统构成、运行和考核方式,并以电路分析为例介绍了实验系统的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厂泛应用,为了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许多中小学拥有了多媒体教室,配置了多媒体投影机、实物展示台、音响、中控系统等。然而大部分中小学多媒体教室的设计与建设还只是停留在将各种先进的视听设备简单集中堆放在讲台上,遥控器一大堆,电源线、信号线一大团,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对任课教师进行设备使用的培训。由于设备操作复杂,教师又要浪费大量时间来对各种设备进行控制操作,降低了教学效率和教师使用设备的积极性,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大打折扣。以下谈谈笔者对多媒体教室建设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基于VB和单片机设计实现了多媒体计算机房综合控制系统。该系统可控制学生机的批量开启、关闭和重启,可发送即时短消息并支持通过遥控器演示PPT课件。该系统使用简便,响应迅速,既能帮助管理员完成繁复的工作,提高机房的管理效率和水平,又能帮助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红外线遥控器信号码的基础上,将红外线遥控技术应用到单片机系统中--发射器发出红外线指令,使用软件方式实现红外线遥控器的解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方便人们生活改善生活质量,本文设计了一款手机、遥控器、电脑利用云服务器通过MT8516控制家庭电器设备的应用,由WIFI、蓝牙、红外、Zig Bee、云服务器、智能手机等智能家居系统组成.通过对家用电器设备现状的分析,提出基于云平台的智能系统的设计原理,对系统硬件部分进行分析,同时完成了软件功能流程的设计.系统具有手动或智能自动设置,通过对家庭人员生活习惯的统计,利用统计的大数据,研判而自动设定生活场景,自动确定智能家居的使用,让生活更轻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