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做人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做人教育 ,即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 :“教育就是教人做人 ,教人做好人 ,做好国民的意思。”他一贯坚持教育应“教会学生学习 ,教会学生生活 ,教会学生做人”。他认为 ,教人做人 ,做一个具有国民精神和崇高人格的人是所有教育永恒不变的宗旨。国际 2 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 :面向2 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 ,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其中两项都是做人的范畴 ,这标志着对教育的…  相似文献   

2.
让学校成为探索求知的学园,必须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四大支柱的关键和核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道出了教育的本质意义。教会学生做人.并使之成为国家有用人才,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而做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做人,则是教育的关键所在。为此,做人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学生规范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的道德素质.侧重将学生所学的道德准则落实、内化和贯穿到每日生活和学习之中,规范他们的思想和言行,引导他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夯实做人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教育,即教书育人。一是教书,教给学生文化知识;二是育人,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教书是手段,育人则是目标。早在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而我国当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也重在关注学生的发展、创新、做人等方面的能力教育。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而学会做人是这四大支柱的关键和核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本文针对德育工作中做人教育内容,试从学做什么样人和怎样学做人角度出发,对之进行阐释并提出见解和主张。  相似文献   

5.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孩子成人成才,首先要学会做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关键和核心,也是教育的终极所指。朱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主张小学主要应让孩子学会做事,大学才重在让他们“明其理”。这种认识是有道理的,我们认为,让小学生学会做人就是以他们的社会生活、学习生活为主线,以社会公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榜样,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通过与学生生活密…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 1996年国际教育研讨会上提出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四大教育支柱。其核心就是学会做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 :“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目前许多孩子难与人相处、耐挫力差、自杀甚至杀人 ,造成这些悲剧的原因之一就是自身人格有缺陷。为了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使学生能真正地学会在社会上做“人” ,在语文教学中可从如下几方面渗透进行———   1 融情入境 ,潜移默化。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语文教学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进入课文所创设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观念的发展、变化,迫切要求素质教育工作的落实。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核心问题。然而当代学子究竟应具备哪些素质,应当怎样培养和强化他们的综合素质,迫切需要设计一个既有目标方向、又有具体内容,既易于操作、又有个性的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培养方案。“九个一”就是这一方案的具体体现。 一、做一个好人 “21世纪教育四大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里面后三项甚至全部小项都可以概括为“做人”的范畴。陶行知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就是强调做人的重要性。所谓“做一…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会做人是关键和核心。所以,孩子成人成才,首先要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9.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组织(UNI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这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也是每个人一生的知识支柱。其中“学会学习”是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但据调查资料显示,职业学校中约80%以上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
终身教育作为21世纪的“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向社会、向个体都提出了特别要求。尤其是对个体,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了面向未来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作为当今的大学,也要强调学习的主体性,应教会大学生一种终生受用的能力,即设计自我、塑造自我、评价自我、营销自我的基本的“四种能力”,这正是本文阐述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充分体现了国际上对人文教育的重视。在这四大支柱中,后三项便是我国教育相对忽视的,尤其是在对独生子女的教育中更需加强。  相似文献   

12.
高校德育要树立八个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树立素质德育观 ,切实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 ,已为全国人民所认同。高校德育也要树立素质德育观。素质德育观要求教育“应该成为开发和释放人的创造潜能的发动机”。素质德育观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素质德育观要解决的是道德素质问题。什么是道德素质呢 ?国际 2 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报告中提出了现代教育四大支柱的见解 ,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素质德育观的根本任务 ,就是教会学生认真求知、努力做事、友善相处、诚实做人 ,使每个学生都真正成为面…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而学会做人是四大支柱的关键和核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目前,许多孩子仍具有“双重人格”,即想的和说的不一样,说的和做的不一样,在学校是一个样,在家里、在社会上是另一个样。在课堂上道理说得明明白白,在课外却经常做得不对。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每位教师的高度重视。造成学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的教学内容太局限于教材,我们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还停滞在学生的课堂思考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再加上采用不符合小学生学习心理特点的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要教学生学会做人丛淑华我们的教育,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如何教学生做人的问题。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一、素质教育为什么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学生时期是一个人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教会他们求知,教会他们办事,教会他们健体,但往往容易...  相似文献   

15.
“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是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今天的时代已经不再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时代,个人的力量已经变得非常渺小,人与人之间必须通力合作才能共同发展。”而一个人如果在学生时期不认识到这一点,不会与人合作,将来只能一事无成,甚至被社会淘汰。  相似文献   

16.
张树芳 《中国德育》2004,(12):48-49
有人提出“教育学生六年,关注学生六十年”,这种观念就是要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就是教孩子学会做人,使孩子终身受益。诚实是学会做人的根基,教会学生做诚实的人,是教师的职责,是对学生真诚的爱。那么.怎样进行诚信教育呢?  相似文献   

17.
仇敬东 《职教论坛》2003,(16):54-54
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合格劳动者的教育。在职业教育中,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必须加强素质教育。现就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问题谈点看法。一、把思想品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最后的落脚点是在“学会做人”上。做人比做事更重要,仅仅掌握若干职业技能,未必能把事做好。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教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爱岗敬业尤其重要。学校与广大教师要认真研究学校德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  相似文献   

18.
一、学会做人的必要性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指出:“委员会从它举行的第一次会议开始就坚决地重申了一个基本原则: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们学会做人,实现个人全面发展。”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我们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一致提出,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人都做不了,还做什么事,只能做坏事,只能害人。古今中外,“学会做人”都是教育的重要命题。学会做人,是人类教育的永恒主题,不变的使命。  相似文献   

19.
中职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求知”。本文主要论述了中职校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尊重、欣赏与平等对待学生,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及如何与人相处。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一个人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没有爱心,没有诚心,不自强不自立,也就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可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这是每位学生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同样,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怎样学会做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我们班主任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这也正是现代教育家张伯苓所说的“学行合一”的问题。而有的老师为了追求班级的成绩,忽略了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使有的学生往往有了较高的成绩,却没了做人的素质。而在教学生做人方面郭老师就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