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穷人为仁主     
<正>从前有个穷人姓仁名王,地方官认为这仁王的谐音是"人王",犯了大讳(huì),便将此事禀(bǐnɡ)报给皇上。皇上心想:我是人王,竟然有人也敢叫"人王",真是胆大包天,于是命令地方官将这个穷人抓捕到京城。皇上经过审问,问明缘由,知道这个穷人没有那么大的胆量,并非故意犯讳,便没有降罪。他对那穷人说:"我把你的名字改一下,添上一点,就叫仁玉吧!"那人谢恩以后,回家却改成"仁主",又被地方官报告给了皇上。皇上第二次将这个穷人抓来,龙颜大怒道:"你是故意  相似文献   

2.
<正>精彩再现那人正来卖鱼,见了李逵在那里横七竖八打人,便把秤递与行贩接了,赶上前来,大喝道:“你这厮要打谁!”李逵也不回话,轮过竹篙,却望那人便打:那人抢入去,早夺了竹篙,李逵便一把揪住那人头发:那人便奔他下三面,要跌李逵,怎敌得李逵水牛般气力,直推将开去,不能勾拢身。那人便望肋下躅得几拳,李逵那里着在意里。那人又飞起脚来踢,被李逵直把头按将下去,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去那人脊梁上擂鼓也似打:那人怎生挣扎!  相似文献   

3.
丰富的空无     
一流的思考,不是要告诉你怎么从"实有"里看出"虚无",而是要教你如何从"空无"里看出"妙有"。一位画家的作品颇有禅意,人称"禅画师"。某人来向他求画,他随手拿出一幅给对方。那人一看,竟然是一张白纸,当场失望地愣住了。画师解释说:"先生,在这幅画里,你可以看到一片草地,还可以看到一头牛正在吃草。"那人问:"草在哪儿?我怎么没看见?"画师说:"草被牛吃光了。"那人问:"那  相似文献   

4.
那人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一天又一天地站在那里。那树长得枝枝丫丫的,终日依傍在那人的身边。那条路人群稀少,偶尔有一些学生匆匆经过。每次放学,我都要从那人、那树、那条路走过。我每次都斜着眼偷偷地瞄一下那人,便飞也似的跑过,生怕那人看我、叫我,要知道那人总在那树下坐着卖她的新鲜水果。那人,那树,那条路啊,迷蒙无奈的情景装进我十三岁有时上课也得照照的小镜子里。有一天,下起了大雨,我急急地在那条路上跑着,想尽快赶回家。当经过那人身旁时,我不经意地扫了她一眼:那人正手脚麻利地收拾摊子上的水果。突然,一堆苹果散了一地,那人弯下…  相似文献   

5.
失去一切     
穆拉在路上遇到一位眉头紧锁的人,于是问道:"你怎么了?"那人指着一只破袋子说:"我在这个世界上拥有的一切都装在这个破旧的可恨的袋子里。""太糟糕了。"穆拉说着就夺过那人手中的袋子,很快就消失在前面的路上。那人失去了一切,不禁放声大哭,边走边哭,伤心不已。穆拉把袋子放在路的转  相似文献   

6.
1 张若云,这个个子不高的女同志,在自愿立下"军令状",走出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大门时,刚才还有些激动的心,此时却沉重起来.她停下脚步,气喘吁吁地望着自己有些发胖的身体,对着街上商店的橱窗苦笑起来.橱窗里的那个人也对着她笑!有些花白的头发下,是张皱纹纵横的脸,看岁数有50了.皱纹是衰老的象征,只有那双眼睛还显出敏锐的光亮.她瞪那人,那人也瞪她;她笑,那人也笑.又是一脸皱纹!老了.能再年轻五岁也好.  相似文献   

7.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①"此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②,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③,此第三境也.  相似文献   

8.
话说诸葛亮在刘备那儿当了军师后,闲着无聊,便出去溜达溜达.当走到一片小树林的时候,他突然看见了一个手持时空穿越器的现代人.他不知道那人是谁,就摇着鹅毛扇问:"尔乃何许人也?为何打扮得如此古怪?"那人赶紧回答:"我是未来人,来这里玩玩."他瞧了一下诸葛亮的鹅毛扇,笑道:"没想到如此有名的诸葛亮先生竟用这般破烂的扇子.走,我带你到未来世界去买个高科技的电风扇.放心,钱由我出!"说完,没等诸葛亮同意,那人就一把将他带到了现代,也就是2008年.  相似文献   

9.
拒绝礼物     
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好长一段路,那人一直用各种方法侮辱他。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假如  相似文献   

10.
几近封闭的教室,气氛热烈得让人有些不舒服。我坐在窗边,漠然地望着窗外。"喂,旁边有人吗?"我瞅也没瞅那人,点了点头。那人径直坐了下来,我有些不快,转过头正打算说上几句什么——咦,他,是他!  相似文献   

11.
说话的智慧     
有一年发大水,把郑国的一个富人淹死了。有人捞到了他的尸体,富人的家属找到那人要尸体,那人说:"要不是我捞上来,他早就喂鱼了。还给你们可以,但要给我辛苦费和保管费。""你想要多少钱?""五百两银子。"  相似文献   

12.
路上的画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即使那人永远沉默,你也应铭记自己与那人共同的风景。——题记还记得那年冬天某日,母亲接我放学回家,雪下得罕见的酣  相似文献   

13.
一天,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某位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 "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 "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人不解的问. "第一个筛子叫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是真的吗?""不知道,我是从街上听来的." "现在再用第二个筛子审查吧,"哲人接着说,"你要告诉我的消息就算不是真实的,也应该是善意的吧."那人踌躇地回答:"不,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14.
《宜宾学院学报》2016,(9):60-67
由于现行立法存在的空白、粗疏乃至冲突,社区矫正工作普遍呈现"收监难"景象。收监执行在提请、裁定、抓捕、执行等环节,存在收监标准模糊、异地提请困难、交付执行主体冲突、社区矫正机构缺失刑事强制权等问题。解决收监执行问题,特别要明确收监交付执行主体:如若将社区服刑人员收监交付执行主体授权给司法行政机关,就应赋予其押解、抓捕等刑事强制权;如若将收监交付执行主体授权给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也应予以协助。  相似文献   

15.
正我是一个平凡的学生,在这个日复一日、日新月异的社会,在繁重学业的压迫下,经常是身不由己。一个人一天最闲暇的时光应该是在玩耍,因为只有那时才能享受片刻安宁,你可以尽情发挥想象,也可以在梦中徘徊。朦胧间,自己不知身在何处,似乎"梦里不知身是客",亦真亦幻的虚境。转过头,嗯?好眼熟的身影。"你是谁?"当我看清那人的真容时,我猛地一惊,不由得问道。那人露出爽朗的笑容:"我就是你,另一个你。"  相似文献   

16.
虚掩的门     
诅咒 有人诅咒阿里斯提卜,他听到后头也不回地走开了.那人追了上去问:"你为什么要走?"阿里斯提卜回答:"使用下流语言是你的权利,不听下流语言是我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正>华佗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医学家,不但精于施针用药,而且早在公元2世纪已经知道以"麻沸散"为病人做麻醉手术。据说华佗年轻时,某日在客栈看见一个身患绝症而不自知的人,认为那人已无药可救,不出百日必死,却未料几个月后又与那人重逢,打听之下,才知道是个道士  相似文献   

18.
崔洪 《内蒙古教育》2012,(18):16-17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班主任指导班级工作也应有"三种境界"。  相似文献   

19.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废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得更好。"那人很奇怪地问其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逼"字。那人顿悟:这是让他借纸逼自己写好字。又有一则谚语:"如果你想翻墙,请先把帽  相似文献   

20.
2007年3月14日,春寒料峭,我们冒着大雨在"稼研会"会长周文甫的带领下,乘火车来到休宁,参观了德胜——鲁班木工学校和德胜平民学校,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鼓舞,深夜静思,想起一首词的句子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人,他在我眼前,而且越来越高大。这便是19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