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主要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学习汉语是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中国文化知识的了解又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领悟汉语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他们熟练地运用汉语进行跨文化交际创造必要的条件。因此,面向留学生开设“中国文化”课程十分必要。教学实践证明,如果期待与教学对象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课程内容的适当选择就很重要,授课语言也应简单明了。同时,适当开展自主体验式学习,融趣味性、知识性、文化理解和汉语学习于一体,都是使留学生提升文化认同感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现象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留学生不同的文化背景为汉语学习带来诸多问题,影响了留学生对汉语的掌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必须要提高跨文化意识,在教材与课堂教学中,强化跨文化训练,引导学生参加各层次的课外活动,在实际中学习汉语,不断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贡伟浩  甄真 《考试周刊》2014,(78):152-153
学习汉语是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和前提,了解中国文化知识能够帮助留学生更快融入中国的文化氛围,领略汉语丰富的文化内涵。面向初来中国的留学生开设中国文化相关课程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北二外开设的"中国文化简史"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文章认为讲授中国文化课程时,要从教学用语、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多方面提高留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敏感话题”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文章以亚洲留学生为例,探讨汉语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敏感话题”,分析出现“敏感话题”的原因,并尝试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S高校为例,针对留学生在文化适应中经历的生存适应、沟通适应、学习适应三个方面,从教育管理服务的角度提出,要在不同时期有重点地加强"外界推动",帮助留学生完成跨文化适应。  相似文献   

6.
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还是国际文化交流的角度考虑,都要重视地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不同地域的文化各具特色、璀璨多姿。在留学生教育中导入燕赵文化,发掘其积极作用,对于加强河北省留学生的文化体验,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实现跨文化适应与认同,从而推动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衍军 《教书育人》2022,(4):110-112
跨文化传播中国形象是来华留学教育对外汉语教学的使命,对外汉语教学要充分了解来华留学生中国形象的两极性特征,把握中国形象教学传播中的跨文化对话性特点.在此基础上,以跨文化建构和传播中国形象的自觉意识为统摄,紧密联结文化中国和现实中国,讲好中国故事,合理处理有关中国形象的"套话",秉持文化主体间性原则进行交流,引导来华留学...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上海中心2009年春季游学项目中开展的课堂教学与文化体验活动对于提高留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实证研究得出,有些留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存在分歧,也有部分留学生对深层次的文化差异趋向认同;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有选择性地、有针对性地参加汉语文化体验活动有助于提高其跨文化敏感度;文化体验活动设计要注重培养留学生的交际信心,形成用汉语进行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的学习动机,进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栽体,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传授,留学生汉语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传播活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重视文化的教学,注重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打造优良的中国传统文化环境,对于提高留学生汉语教学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文化环境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激发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还可以增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帮助他们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更对传播中国文化,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学习效果的体现,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在外语教学界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采用定量及定性的研究方法,分析来华汉语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及态度特性。研究发现,学生容易意识到自己国家和中国文化的不同,但中国文化的价值观或沟通方式他们还是不够理解。来华汉语学习者在中国学习时十分缺乏跨文化交际理论的知识及关于中国文化价值观的知识。本研究中的ICC态度及意识评价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来测评留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意识到自身跨文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王永乔 《成才之路》2020,(4):128-129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尝试将国学经典渗透到语文学习中,这样能让学生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教师通过编撰校本教材、展开实践活动、进行家校合作等方式可以将国学经典“挤”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针对“部编本”新教材,教师教学时要把握好其特点,提高教学效果。要重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处处注意立德树人;重视语文核心素养体系;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实践活动,培养阅读能力和习惯;重视当代中学生的“语文生活”,体现时代性;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重视利用“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13.
语文“活动式”教学实验为“跨世纪园丁工程”,“特级教师计划”专设课题。实验立足于语文素质教育实践,把研究、解决教学现状中的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创造了大语文观和大美学观统一于一体的语文素质教育模式。文章以生态化的美学为理论基础,并对实验的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概括,发掘实验个案中蕴含的普遍性的语文素质教育问题。并在论述重过程,重关系,重创造的特点中展现师生在活动过程中努力创造自我、提升自我价值和生存境界,创造未来,以现代语文素质适应未来,创造未来的景观。  相似文献   

14.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动因是国家发展应用技术类型本科教育及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在现实转型中,一直存在转型进度缓慢、成效不足等问题。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从行动者"文化-认知"的视角来看,家长和学生对应用技术类型本科教育缺乏文化认同,教师对应用技术类型本科教育缺乏身份认同,企业对校企合作缺乏文化自觉,高校管理者对传统本科教育存在观念及制度上的双重路径依赖。这些因素导致现存政策遭受合法性质疑,同时也掣肘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转型困境的突围既需要政府与师生、家长、企业等行动者之间进行"观念"和"话语"的持续互动,以消解其在"文化-认知"上的分歧与冲突,形成良性的制度环境,也需要学校组织管理者突破"路径依赖"陷入的"锁定"困境,摆脱原有的观念、规则、程序或惯例的束缚,创活转型动力。  相似文献   

15.
“成功语文教育”,是一种以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让教师赢得教学成功,让师生合力打造教学成功为目标、为灵魂、为主旨的语文教育。这是语文教育的一种新理念、新理论、新模式,也是语文教师的一种重要素养。  相似文献   

16.
大学语文是在中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增进文化修养的主要课程.基于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教学现状,旨在通过浓郁的"语文味"的教学实践,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得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来华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浙江省五所高校的来华留学生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目前高校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总体趋于积极正向,且汉语水平对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较显著。针对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应在树立文化平等意识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语言与文化教学的融合、优化对外汉语教学策略、提升对外汉语教师的素养、丰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导入特色地域文化、帮助留学生重构社会支持网等提升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度,帮助留学生更好地实现跨文化适应。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是过分注重"概论"、"通史"的教学,而不重视经典原著(理论作品、语言学作品、文学作品),特别是古代经典原著的阅读与教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回归经典文本的教与学。这样则能摆脱目前的教学困境,使教师愿意讲,学生喜欢学,既可拓展教师的研究视域,亦可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从而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嚼出"原典"的滋味来。经典常常是意识形态的凝结,"回归经典"为旨趣的教学改革,就不能不从我们今天时代的需要出发,对经典进行必要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师要经常"下水",这个观点已成为多数人的共识,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实践者却为数不多。许多教师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只讲不做,教不得法,学生无"真"师可从。其实教师"下水"是大有裨益的。对教师而言,"下水"可避免命题陈旧感、隔膜感,可以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同时提高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下水"是最具说服力的作文指导。对学生而言,教师"下水"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灵感,利于学生掌握写作技巧,起到比书上的范文更直接的示范作用;教师"下水"为学生开启了认识世界的一扇大门。使学生的思维有一种创新的认识;教师"下水"可以给学生以人格方面的直接影响,这种言传身教,胜过任何空洞无力的说教。  相似文献   

20.
谢锦花 《钦州学院学报》2007,22(3):117-119,128
面对新课改,语文课要想很好地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课堂的主体”的地位,语文老师就要转变角色,从善设问题、巧设问题入手,把握好问题设计的尺度、梯度和深度.让问题成为架设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桥梁,成为引导学生攀登知识高峰的手脚架,使语文课堂教学科学有效又富有艺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