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明代万历年间举人汪时跃是一位靠编书闻名和谋生的安徽士子。据《休宁西门汪氏宗谱》等材料,可以考察出汪时跃的家世生平;据他在杭州所编的《镌昭代名公四六类编》和《举业要语》等书的基本内容可以考察其所反映出的时代变化与文化含义,增进对明代社会和文人生存状态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戴名世为桐城派之鼻祖,死于清康熙年间的“南山集案”,有关史料多遭禁毁,因而研究者对他生平中不少情节尤其是其家世考察不清。从新近发现的桐城《戴氏宗谱》,则可理清戴名世家世系列、确知戴名世与张英、姚士、方苞的关系,窥测“南山集案”对戴氏家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前后《观获读书图》体现了张英对观获和读书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康熙皇帝农耕和读书的治国理想,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前后《观获读书图》相隔两百多年,见证大清王朝的兴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汪道昆是明中晚期一个极为活跃的人物,他的《汪大宗伯》和《本宗十六族谱序》对研究其家史特别是修谱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汪道昆只修了十六族近属家谱,他没有承认陇西汪氏和徽州汪氏的通谱。  相似文献   

5.
汪道昆是明嘉靖、万历时期比较有影响的学者,他的《太函集》和《大雅堂杂剧》今人已有多篇研究作品问世,但汪道昆所修的家谱今人却少有专门关注,本文是对汪道昆所修《灵山院汪氏十六族谱》独特的编修体例及其价值做专门的探讨,以期对全面研究汪道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叙述刘铭传家族《刘氏宗谱》的发现,版本及留存处。重点介绍《刘氏宗谱》五修、六修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清圣祖康熙九年庚戌(1670)一岁七月二十六日,竹坡生于徐州。①五月六日,颁发《冯太孺人晋封太宜人诰命》、《授铎奉政大夫配蔡孺人再赠宜人继配蔡孺人晋封宜人诰命》。(《张氏族谱·诰命》)秋,河溢。(同治《徐州府志》卷五下《记事表》)现存《金瓶梅词话》刊刻五十四年。(据万历丁已序)竹坡家族近支年岁之可考者:曾祖父应科卒三十九年。(《族谱·族名录》,本谱未注出处者同)祖父垣殉难二十五年。祖母冯氏六十三岁。大伯父胆五个七岁。解甲归里十六年。(《族谱·传述》录张胆《自述》)大伯母孔氏四十八岁。二伯父铎三十四岁。在云南临安司马任。(《族谱·传述》录张道渊《奉政公家传》)  相似文献   

8.
湖北麻城《程氏宗谱》与《詹氏宗谱》中记载了特殊的一支,即"詹程氏",亦称"程詹氏"。其特异性在于一支之中兄弟分别承祀不同两姓,客观上造成了血缘、伦理与族内权力的错位。试以两姓宗谱为基础,厘清"詹程氏"一支自问题肇始至解决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权力对血缘和伦理的反噬,以此探讨清代两湖流域绅权在宗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汪氏渊源录》进行研究,可以窥探汪松寿的家谱编修思想:对汪氏本源的追溯,对家谱资料的考辨,注重家谱体例的创新和取材的多样性,以及有意识的对家谱整体做评价.汪松寿的家谱编修思想对后世徽州家谱的编修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贵州余庆县田氏和翁安县王氏均自称为清初平南亲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后代。本文通过《田氏族谱》、“尚易田氏”碑刻、田氏族内历代传说与顺治《三韩尚氏族谱》、康熙《尚氏宗谱》、乾隆《尚氏宗谱》比较对照,并结合相关史料对贵州田氏和王氏是否是尚之信后代进行考证,以有助于清代社会史研究。  相似文献   

11.
唐代诗圣杜甫,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晚年居然到了不乞米就无以活命的地步。不过,因杜甫的名字而颇具吸引力的《杜氏宗谱》,却在诗圣辞世1200多年后,引起了一场官司:杜甫后裔成员为争夺全套《杜氏宗谱》的保管权,要对簿公堂。杜甫的后裔杜菊凤等3人作为原告,诉至闸北法院,主张要求全套《杜氏宗谱》的保管权。  相似文献   

12.
湘乡派古文大家曾国藩对明清两代流行的寿序文体贡献颇大,他痛诋寿序文体的四种弊端,尤其是揄扬过实、品格低俗之弊。他问途六经,宗奉修辞立其诚的为文准则,在寿序中注入宏大之论、理学之旨,提升了寿序这一应酬文体的思想境界。是继归有光文学化寿序、姚鼐文学史化寿序之后的又一新变,是典型的理学化寿序。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汪曾祺最具代表性的散文作品集《蒲桥集》为例,从整体观照、主体情感、文本语言三个层面对汪氏散文的美学特色进行了探析和归纳,认为汪氏散文在以上三个层面上分别呈现出古典美、人文美、亲和美的"三美"特色。  相似文献   

14.
唐代诗圣杜甫,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晚年居然到了不乞米就无以活命的地步。不过,因杜甫的名字而颇具吸引力的《杜氏宗谱》,却在诗圣辞世1200多年后,引起了一场官司:杜甫后裔成员为争夺全套《杜氏宗谱》的保管权,要对簿公堂。杜甫的后裔杜菊凤等3人作为原告,诉至闸北法院,主张要求全套《杜氏宗谱》的保管权。杜菊凤等称:原告与被告均系杜氏家族成员,且为唐代著  相似文献   

15.
汪曾祺笔下的人物超脱了儒家传统文化习气,上接魏晋士人风度,造就了汪氏散文人物的别样风采,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和时代意蕴.本文以《金岳霖先生》为例,分别从他记叙人物之魏晋风度的四个方面,探索汪曾祺《金岳霖先生》及其记人散文重要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嘉庆四年,清代宗室科目正式建立,成为宗室入仕的新途径。《爱新觉罗宗谱》详细载录所有宗室的信息,科第、爵职尤受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宗谱》中若干宗室的科第信息还存在讹误或缺失,有必要对之进行订正、补充,否则很难保证据以得出的相关研究结论不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17.
蒲松龄的感情生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蒲松龄的感情生活很少有人提及,而实际上它对于研究蒲松龄的精神人格和《聊斋志异》的创作影响甚巨。探讨刘孺人和顾青霞与蒲松龄在感情和伦理上的联系,并试图从蒲松龄与她们的感情生活解读《聊斋志异》中某些爱情篇章的隐秘。  相似文献   

18.
黄琮生年考     
《滇诗嗣音集》作者黄琮卒于清穆宗同治二年(1863年),《清史稿》有确载。但其生年学者多云不详或予以规避。今结合方树梅提供的线索,据曾国藩《黄矩卿师之父母寿序》,知黄琮的生年应为清仁宗嘉庆三年(1798年)。  相似文献   

19.
柳诒徵先生为近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他大力提倡利用谱牒资料进行历史研究。本文利用《京江柳氏宗谱》考察柳诒徵成长的家族背景,主张“学行兼崇,不分汉、宋”的家学渊源,同时展示《京江柳氏宗谱》中丰富的家族文化资料。  相似文献   

20.
买到汪曾祺的两本小书,都是山东画报出版社在汪氏逝后出版的,一为《文与画》,收录其关于国画的文字,并配有自作的画:二为《五味》,均为谈吃的美文。其实汪氏小说集散文集舍中均有购藏,这次再度解囊,实在是这两本小书装帧精致,开本小巧,也便于把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