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他的印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一名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相似文献   

2.
说孩子     
有了孩子,谁都希望孩子小时候乖,长大了有出息。做父母的全盼望孩子出人头地,就闹出许多畸形的事体来。有人以教孩子背唐诗为荣耀,家有客人,就呼出小儿,一首一首闭了眼睛往下背。但我从没见过小时能  相似文献   

3.
谢志红 《师道》2005,(11):4-5
我喜欢这样一首小诗:“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撒播着希望……”  相似文献   

4.
假设就是假设,如果将假设当事实,巴黎就可以装进瓶子里。积极的假设可能催生一片鲜花,消极的假设则可能扼杀许多天才。在大讲阶段斗争的年代,我们曾用假设法冤枉了多少好人。在学校教育中,假设运用不当,结果大相径庭。我在太行山的一所小学听课,有位老教师的口头禅是:假如你们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可能犯罪,犯了罪就会进监狱,监狱的大门向你们敞开着呐。我听了不由一震,怎么可以用这种消极假设来教育学生呢?而他却轻描淡写地说:“这不过是个假设嘛。”假设有积极假设和消极假设,一是启发疏导,一是围追堵截。积极假设是鼓舞人积…  相似文献   

5.
孙宁 《山东教育》2004,(16):61-62
文学作品中,细节往往是打动人心的魅力所在,愈是生动新颖的细节,愈让读者过目不忘。教育过程中也有许多有待开掘的细节,学生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手势,一次低头,甚至是一件饰品,都有可能成为让我们为之一振的精彩的细节。只要我们敏锐地抓住它,深入地发掘它,就可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甚至可能形成一股强劲的教育旋风,在学生的心海卷起波澜。  相似文献   

6.
吕忠堂 《山东教育》2006,(1):121-121
我很喜欢读《山东教育》,喜欢它的鲜活,喜欢它的明快,更喜欢它的厚度。一本走过60年历程的老杂志。该有多少经历、故事启迪后人啊!我手头就收藏有一本上世纪50年代出版的《山东教育》,算来也有半个多世纪了。是十多年前花两元钱从旧书堆上购得的,书虽旧,情却浓,一有时间,我总细心地把它从书架上取下,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7.
马展 《宁夏教育》2002,(12):47-47
常听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挂一句口头禅:“严师出高徒。”似乎实施教育就宽容不得,中小学也要一律以严待生,宽容就不是一种教育原则。在一次座谈会上,一位颇有经验的班主任,不无调侃地谈到他曾经“鼓励”过一个学生“犯错误”:“这个学生太正统太规范太标准化了,不大像正常青春期的学生。有一次工作中出了错儿,很难过地向我检讨,痛心于扣了班级评优的分数。我告诉他:工作中难免犯错误,但重要的是应该大胆工作,不要过分拘谨。你这个年龄不敢出点错儿,你就缺少生活乐趣,你就缺少与同伴交流沟通,你就缺少开拓进取的精神,你也就必…  相似文献   

8.
试论幼儿园课程及其特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体系,是构成学校教育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教育是多层次的,从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一直到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每一阶段的教育都是针对特定年龄的教育对象而实施的,这些教育对象的发展和学习都有相应的特点和规律,面临相应的发展任务,因此,特定教育阶段的教育都有特定的规律和任务,且都有相应的课程,这些课程有共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方面。  相似文献   

9.
高山上流云,有睛也有阴,花开又花落,转瞬又一春。一年“三百六十五里路”,办刊人心怀希冀,披日月星辰,一枝笔,两瓶墨水,一台微机,攀爬稿山,泛舟海,透过一页页稿纸、一片片字行,同一位位陌生的朋友,无数次进行着情感的交流、思想的沟通、心灵的对话,幢憬着一个个神奇的世界,谱写着一句句无声的歌。时光岁月,苦乐年华,感情波动,思想沉浮,都付于了稿纸和字行。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一本好的教育杂志,就是一所好学校,它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数学教育》杂志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1.
乐善耀 《家庭教育》2005,(10A):42-42
家庭教育在哪里?有人说:它看不见。摸不着。因为家庭教育“隐藏”在家庭的吃、喝、玩、乐之中。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家庭教育是什么?有人说:家庭教育是一种化。她千姿百态,色彩斑斓,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化。所有的孩子无不打上家庭化的烙印。哪一种教育方法是高明的。哪一种教育方法是拙劣的?哪一种教育方式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哪一种教育方式却是拔苗助长?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有反思才会成长。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很多“丁丁”,也一定会有很多“冬冬”。在“丁丁”和“冬冬”的背后就有那么多的爸爸妈妈。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他们不是在进行正确的教育。便是在进行错误的教育。愿普天下的父母,在子女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从中感悟家庭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12.
张挥 《陕西教育》2004,(11):1-1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把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代新人,也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委的四有新人。怎样把学生培养成一 代新人,这也给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徐吉志 《山东教育》2005,(19):24-24
有一位老人有两个孙子,一个生长在中国,而另一个则生活在美国。在一个夏日的晚上,他同时问他两个孙子:你们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少年要有理想。”我理解小平同志的这段话,含义有三层,首先是“要有理想”,不仅我们党和国家的干部要有理想,我们的人民要有理想,“尤其”是我们的青少年更要有理想。其次是怎样才能做到有理想?要靠“教育”。第三,不是教育一、两次或一个时期就完了,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学者对教育理论性质的定位和种类的归属有比较大争议,本文认为教育理论首先是一种理论,并且是一种实用理论。因为它是一种研究人的理论,绝对强调科学的精确和量化未必适合,不能用自然科学中的“理论标准”来衡量教育“理论”性质。  相似文献   

17.
张化兴 《师道》2004,(5):27-27
20世纪40年代,有一个德国工人在生产一批书写纸时,不小心调错了配方,生产出了大批不能书写的“废纸”,这个工人因此被解雇了。看到他生活、心情都陷入低谷,这个工人的一位朋友劝解他说:“把问题变换一种思路看看,说不定能从错误中找到某些有用的东西。”一句不经意的话,有如一  相似文献   

18.
论教育计划     
计划是事业成功的要素,举凡成功的事业无一不是有正确的目标、周密的计划、适当的执行。教育事业发展也不例外。有了正确的教育目标,还要靠明智的教育政策与各种计划的运用,才能使教育事业有效运作,取得教育及整个社会的进步。 一、教育计划的涵义 关于什么是教育计划( Educationalplanning),有多种说法,如教育学者德洛尔(Y·Dror)说:教育计划是未来的教育行动,利用可行的方法,准备一套决定,以获致目标的历程。联合国对教育计划的定义是教育之全面计划,是一个继续的、系统的历程。 ① 美国比较教育…  相似文献   

19.
教育券制度评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教育券制度作为一种教育投资体制的创新,有其产生的背景,也有其现实的实践价值。它引发了我们对我国资金短缺的基础教育改革和高教改革的思考,在借鉴其成功经验为我们服务方面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农村教育视导员应运而生。作为一名农村教育视导员,我在工作中,重新解读了教育视导的含义。其中,有兴奋,有震撼,有忧思,也有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