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在当前的语文阅读课教学中,教师们普遍认为第一课时难上,要么错位,要么越位,导致第一课时教学效率低下。  相似文献   

2.
笔者听了许多语文课,发现不论是观摩课、评优课还是竞赛课、展示课,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很少有人执教第一课时。平时与老师们闲聊发现,老师们要么认为第一课时难上,没有现成的方法,要么认为第一课时没有意思,上不出名堂,总之,第一课时难以把握。从阅读教育教学研究书籍和报刊杂志中,我们也很难找到教学研究人员、专家学者从理论的高度和实际的操作上给一线教师明确的指点。第一课时在语文教学中被忽视了,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结果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令人寻味的第一课时现象。一、问题的诊断问题之一:越位的第一课时场景扫描:1.教师导入课…  相似文献   

3.
留心第一课时,我们会发现:不论是观摩课、展示课,还是竞赛课,很少有人去执教第一课时。原因是教师要么认为第一课时难上,没有现成的方法;要么认为第一课时没有意思,上不出名堂或难以把握。总之,第一课时被忽视了,成了被遗忘  相似文献   

4.
一位语文教师说:“第一课时无非就是破题读文,总体感知,教字教词,扫清障碍而已。只不过每个第一课时都这么上,教学实在没劲,学生也没有兴趣。”应该说,这位教师的话一方面揭示了第一课时的一般教学程序和任务,另一方面,从“每个第一课时都这么上”也反映了当前第一课时教学的普遍性问题——僵化(对第一课时的划分界限的认识僵化)、简单化(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的理解简单化)、模式化(对第一课时教学方法的操作模式化)。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第一课时的教学,不少教师无非是让学生认一认生字,学一学词语,读一读课文,理一理脉络。其实,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一样需要“精彩”,需要教师去细细思量如何上出语文味来。接下来,笔者将以苏教版《小动物过冬》的教学为例来谈谈如何让第一课时充满语文味。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许多公开课避开第一课时,只呈现第二课时的精彩。难道第一课时的教学只能匆匆而过,没有教研的价值?这是许多教师感到困惑和难以把握的问题。多年来,许多教师第一课时的教学只是教教生字、读读课文,为第二课时扫清障碍,教法简单、学法机械,直接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有效度。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发现:其实只要教者用心设计出独具  相似文献   

7.
语文阅读教学如登山,第一课时是山脚,第二课时是山腰,第三课时是山顶.留心第一课时,我们就会发现:不论是观摩课、展示课,还是竞赛课,很少有人去执教第一课时.原因是老师们要么认为第一课时难上,没有现成的方法,要么认为第一课时没有意思,上不出精彩.总之,第一课时被忽视了,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第一课时为什么教师不感兴趣?第一课时真的上不出精彩吗?第一课时演变杂交成第二课时,长此以往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利还是有弊?第一课时教学有效性如何显现?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几位语文老师以及几个班的学生中,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和分析,试图破解第一课时难上之谜,并竭力唤起建构第一课时有效性教学的“范式”意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李淑艳 《贵州教育》2008,(12):22-23
<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般一篇精读课文的学习大都需要两课时完成。而在各级教研部门组织的教学研讨中,我们看到的几乎都是单课时的课,要么研讨第一课时,要么研讨第二课时。这种把两课时割裂开来的研讨,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二两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怎样安排才能体现文本的整体性,怎样才能围绕教学目标,协调、互补、照应。  相似文献   

10.
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十分关注第二课时的教学,第一课时却被认为是"工兵"干的活,有的教师即使为之,也是蜻蜓点水。而薛法根老师却用《燕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的教学告诉我们,阅读教学要把第一课时上扎实,也能把第一课时上扎实!一、扎实地教学基础知识片段一师:课文中有一些生字词(出示第一组词语),谁会读?(生读:微风掠过稻子翼翅荡漾)  相似文献   

11.
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兴趣的第一步,是带领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文本的关键,是组织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扫除浅层文字障碍的重要环节,但公开课很少有人执教第一课时.老师们要么认为第一课时难上,没有现成的方法,要么认为第一课时没有意思,上不出精彩.一些在无奈之下选择第一课时教学的老师,为了增加公开教学的看点,在第一课时干起了第二课时的活儿.  相似文献   

12.
我们认为 :第一课时的内容 ,是学生学好一篇课文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第一课时上得好坏 ,也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高低。更重要的是 ,教师认真上好了语文每篇课文的第一课时 ,就能很快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增强语文意识。因此每个语文教师都要重视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 ;教学研究人员更要重视语文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研究。然而 ,近些年来 ,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的教学被忽视了 ,从上至下 ,从全国各地的“赛课”、“教研课”、“示范课”等等看来 ,绝大多数是课文的第二课时 ,即分析课。似乎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上得好不好 ,不那么重…  相似文献   

13.
语文阅读教学如登山,第一课时是山脚,第二课时是山腰,第三课时是山顶。留心第一课时,我们就会发现:不论是观摩课、展示课,还是竞赛课,很少有人去执教第一课时。原因是老师们要么认为第一课时难上,没有现成的方法,要么认为第一课时没有意思,上不出精彩。总之,第一课时被忽视了,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14.
语文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同样是语文教学环节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明确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避免教学设计中的"异化"和"越位",探索思考有效的教学方法,从实质上提高第一课时教学的教学效果,为第二课时学习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需要,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束缚,我校的语文教育教学越来越远离素质教育的要求,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我校进行了语文教学改革。首先,在课程的安排上,每周都开设几个课时的语文活动课程,如晚自修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周三第七节的书海漫步等。以前我校语文教学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教师进行"填鸭式"的强制的灌输知识,学生不能真正积极发挥其作为主体的作用,要么背课文,要么记试卷。因此,学生没有真正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没有真正参与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第一课时是相当重要的,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语文的喜爱程度和多种能力的养成。教师们也在不断地实践着、思考着第一课时该教什么与怎么教,力图寻求最佳路径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下面笔者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灰椋鸟》一文为例,谈谈第一课时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如何省时、高效地完成语文教学目标,一直是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们要么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规定课时内完不成教学任务;要么挂一漏万,只抓住部分教学内容施教,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那么如何能够解决这些难题、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认为上好一节语文课,关键是要潜心备课,抓住重点,突破重点。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语文阅读课第一课时如何上出精彩?我经过几年实践,认为应把握如下几点:一、清晰的教学目标:第一课时的雷达导航语文教学要想挣脱沉疴,变得澄明,首要任务是清晰教学目标。清楚明晰的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雷达,儿童成长的导航,素养提升的引擎。作为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通盘考虑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学情目标、课时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不知何时开始,阅读教学出现了一些令人费解的"怪现象":语文教师上公开课,总对第二课时情有独钟,挖空心思在第二课时上求新求异,忽略了第一课时的亮丽风采。第一课时似乎被淹没在课改的浪潮中,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这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学生学习应达到的程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对于其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传统的设计思路是:初读课文,认识字词,初步感知。近年来举办的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提倡用30分钟教授第一课时,引发了我们对第一课时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