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北宋古文运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北宋古文运动的进展,同北宋文风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宋初西昆体的流行,固然是古文运动所反对的主要对象,但在古文运动进展的全过程,显然还有一些不同的反对对象。在过去的论者中,一般不很明确,因此往往造成问题的混乱和简单化。大体说来,宋初以柳开、王禹偁为代表,着重扫荡“五代弊习”;  相似文献   

2.
蔡业共 《九江师专学报》2007,26(4):67-69,95
散体文风向辞赋渗透,极声貌与专尚理趣融合,骈散结合,亦文亦赋,是北宋辞赋的美学特征。并从辞赋的文学现象,受到北宋政治、文化、哲学和北宋古文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 ,他继承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 ,吸收宋初诗文革新先驱者的成就 ,针对四六时文的浮靡文风 ,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拟就唐宋之文由“奇”而“常”的转化 ,窥探欧阳修文学观的特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景祐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为被贬官的范仲淹申辩,坐眨夷陵令。康定元年(1040)召回任馆阁校勘。嘉祐二年(1057)以翰林学士知贡举,排抑险怪奇涩的“大学体”,提倡平实的文风。嘉祐五年任枢密副使,次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三年(1070)自号六一居士,次年以太子少师致仕,居颖州。卒谥文忠。著有《欧阳文忠公集》,所著史书除《新唐书》外,还有《新五代史》传世。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文坛领袖,他所领导的古文运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欧阳修适…  相似文献   

5.
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继承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吸收宋初诗文革新先驱者的成就,针对四六时文的浮靡文风,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拟就唐宋之文由“奇”而“常”的转化,窥探欧阳修文学观的特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历史往往呈现出螺旋形上升的迂回曲折的发展轨迹。宋朝建立以后兴起的诗文革新运动似乎又回复到了唐代古文运动那一时期的格局,二者面临着同样的时代使命,即如何振兴业已衰微的儒学“道统”,同时革除颓靡侈丽的文风,恢复所谓“文统”。因而北宋早期那些倡导文学革新的健将同时又是复兴儒学的斗士。但是唐宋两朝的文学运动却有着不同的历史命运。唐代古文动动固然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但它并未以完全的胜利而告终,晚唐五代的文风仍趋于靡丽,古典散文也未能取代骈文的正宗地位。而承唐代古文运动绪馀的这场北宋的文学革新运动却未重蹈历史的覆辙,最终取得了胜利。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究竟何在,其间又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北宋古文运动实际上是一场由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共同推动的文学复兴运动,三股势力在“道”的旗帜下结成联盟,扫荡五代、宋初的浮艳文风,提倡文学经世致用的社会功能,强调文学的功利主义原则,从而使文学与人伦道德、群体理性乃至社会政治紧密结合,促进了散文的繁荣。  相似文献   

8.
唐代"古文运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是由文化、政治、哲学、思想等多种外界因素与古文自身演进综合作用形成的。其中,唐玄宗在推动古文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其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重视经籍的搜集整理;二、注疏《孝经》,提倡孝道;三、促使文风由骈而散的转变。而这三点恰好与古文作家倡导的"宗经明道"、文风复古精神相契合,由此也印证了唐玄宗对"古文运动"发展的有力推动。  相似文献   

9.
苏轼是北宋中期最伟大的全能文学家,也是以欧阳修为首的诗文革新运动的集大成者。他的文学主张,一方面继续反对晚唐五代、宋初的不良文风和古文运动内部出现的新流弊;一方面提出许多富有美学意义的新观点,登上了宋代文学美学的最高峰。他的散文在唐宋八大家中属佼佼者,既有宋文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他的诗达到了北宋诗歌的最高水平.并和黄庭坚一起被尊为宋诗的代表。  相似文献   

10.
范仲淹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教育改革家。范仲淹从政初期,就重视教育,着手兴办学校。公元1044年,范仲淹在宋仁宗和改革派大臣的支持下,主持了北宋历史上第一次兴学运动,史称“庆历兴学”。范仲淹不仅勤奋治学,积极兴学,还善于发现人才,注重培养和推荐人才,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重教兴学荐才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1.
胡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他倡导文学革命,号召民众用白话文进行创作.凭借着自己深厚的传统文学功底,他成功的回到历史为白话文学寻找到可靠依据,并受唐宋古文运动的启发,以此为参照,领导新时期文学革命.通过对中国白话文学史的梳理,胡适推演出白话文实为文学正宗的结论.白话文地位的确立无疑有助于文学的自然发展,也有助于更好的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方法,促使中国文学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苏轼是古代一位在诗、词、文三方面都达到一流水平并作出巨大贡献的全能作家,而现代文学史中,有一位在诗、文、翻译、评论等方面都颇有建树并在处世、创作等方面都深受其影响的作家--余光中.可从"静"与非"静"、"随物赋形"、以"气"驭文三方面着手,来分析余光中的苏轼情结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3.
欧阳修博通今古、趣涉四方,在进行散文创作时,有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将自己的史学观、对历史的理解、以及由此缘发地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思考融入散文的创作中,在其史著洋溢着文学散文之美的同时,使其文学散文创作富于历史的深沉与厚重,从而更加焕发出别样的姿彩。强烈的历史意识和深厚的史学修养使欧阳修的散文带上了浓郁的史学色彩,这深刻地影响到他的不同散文文体的写作及风貌。  相似文献   

14.
林纾是晚清民初之际杰出的散文家,其散文造诣为翻译成就所遮蔽。他坚持古文艺术方面的纯粹性,对古文在近代中国的价值也有独特的理解。他的散文创作也从传统文学内部表现出了变革的气息。林纾的所作所为值得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5.
中唐古文家李观以古文知名当世,韩愈与其交好,为其作墓志,称其“才高乎当世,而行出乎古人”。他在古文运动之前英年早逝,留给世人诸多遗憾。其生平事迹在历代文献中记载甚少,专门研究李观的文章更是屈指可数。整理回顾前贤学者对李观的研究成果,可以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以便对李观进行恰当的文学评价和适当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16.
李德裕是中国古代具有“政文一体”特征的一个典型。李德裕政治性应用文融骈入散,是骈体应用文的一大创新;论说文持论精警,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文章是李德裕政治生命的产物、见证和组成,由作者兼资文武、英伟不凡的人格胸襟所形成的“雄奇俊伟”“英雄本色”是其散文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7.
林纾论古文的审美艺术,推"意境"为"文之母也"、"神味"为"行文之止境",其下以"敛气蓄势"论"气势",以"天下之最足动人者"论"声调",以"最灵动、亦最绵远"论"筋脉",着意于对古文形式因素的考究,这也是林纾意境理论的组成部分,无论对古文的审美欣赏还是艺术创作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颜崑阳教授是台湾知名学者,在文学创作、学术研究、教育实践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其文学创作主要成就在于古典诗与现代散文,古典诗深得李商隐的神韵,散文之诡奇者甚得庄子寓言的形式与理趣。他的学术研究从早期的李商隐、庄子等专门研究逐渐转型到后期普遍性的文学理论研究,整合了哲学思想和文学创作实践、批评,在中国诗用学、中国古代文学史理论、中国古代文体学、中国人文学方法论等众多学术领域都有独特创见。教育实践方面,颜崑阳具有深切的教育关怀与实践精神,在大学教育、民间讲学和家庭教育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这里从给“古翻译”正名开始,通过对古翻译的历史和现状的观照,从而认为“古翻译”应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古翻译学。古翻译的实践呼唤着理论的探索。古翻译所研究的对象包括语言学各个方面。它所研究的意义不单是使译语能力有所提高,对建设精神明,振兴中华有重要意义。进而对古翻译的理论基础、原则、方法、标准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章学诚分散的地方志编修和传记文写作,是他古文理想实践的一种形式。正是从这样的实践中,可以看到章的古文理想究竟如何落实的。另一方面,他对袁枚有激烈的批评,由此可见章学诚古文实践的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