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回顾大众文化概念的提出和演变,归纳出本文大众文化的特定范畴,概述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通俗文化的区别以及大众文化的特征,阐释了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被大众文化排挤的社会现实。从创作、情感、风格等角度更深入地对大众文化进行了批判,提出大众文化应该吸收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的优势,提高创作的自觉性,客观方面批判者不断言说、政府方面加强引导、受众提高自身素质等,从而在创作等方面实现突破,提高精神品位。  相似文献   

2.
大众文化是由现代传媒技术支撑的、服从于文化制造商的利润考虑的文化形态。一般大众仅仅是被动的受体,大众基于日常生活也对大众文化的虚构产生怀疑和反抗。互联网使大众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信息消费时代的大众文化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迅速占据了大陆文化市场、充盈了人们的闲暇时间。大众文化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品格不同于政治文化和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创作者,以及文化批评界,只有坚守文化立场、紧握批判之矛,大众文化才会拥有灿烂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象征了当代中国社会的进步。大众文化的兴起,不仅打破了中国文化发展的一元化格局,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发展,而且极大地满足了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了大众文化生活,促进了民众思想观念的自由发展。然而,中国大众文化在快速发展中,也暴露了一些不足与缺陷。因此,应辩证看待大众文化意义的双重性,全面提升大众的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促进中国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众文化的美学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宝剑 《文教资料》2007,(33):71-72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众文化蓬勃发展,在促进不同层次文化间的交流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大众文化的质疑。本文在肯定大众文化积极意义的同时,从美学的角度来审视大众文化的另一面,通过对大众文化本体批判,大众文化受众批判,以及对大众文化的走向初探,来剖析大众文化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大众文化批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以现代文化哲学的视野,对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现象及大众文化理论进行剖析与批判。笔者认为,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现象,并非如有的人所谓的表征了当代中国文化多元化与繁荣的景观,推动了社会民主化进程与人的个性的发展,恰恰相反,它确造成了大众文化集权主义和真正文化的沉沦,造成人的民主意识的消解和自由个性的萎缩,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培育“四有”新人危害极大。在此基础上,笔者又提出了如何制衡大众文化的偏颇,引导其向着理性、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7.
大众文化这一现象和概念是从西方传来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逐渐在我国产生。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已经成为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三足鼎立的文化格局中的重要一级。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它对我国的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应该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引领、规范大众文化,使其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西方古代和我国古化“文化”的概念是在道德理性的孕育中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西方的“大众文化”是指文化工业,未必是一种文化。以西区国家为典型的西方市民社会相对进步的市民意识和法治意识、科学思想和现代科技知识信息技术的普及,是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话语语境。这与我国文化产业和大众文化所处的文化话语语境是完全不同的。我国文化批判话语中的“大众”有其传统的内涵,以“文化工业”来界定“大众文化”(mass culture)似乎更准确一些。社会转型时期,胡我国公民的日常文化生活中,特别是在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基础上,单由文化工业和资本支配操纵的大众传媒是很容易形成文化话语霸权的。我们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不是由西方理论本土化来的。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从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9.
[摘要]产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众文化,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中国全面兴起。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大众文化已经成为今天中国发展最迅速、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最大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作为与市场经济紧密相连的文化形态,对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大众文化本身具有的一些缺陷与不足,给我国文化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就必须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的大众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众文化是由现代传媒技术支撑的、服从于文化制造商的利润考虑的文化形态,大众仅仅是被动的受体;互联网使大众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是网民的主动参与,但是,由于现代传媒技术所制造的虚拟和符号的世界产生了统治人们思想的力量,人可能在获得更多信息和发言权的同时失去了主体性,互联网并没有改变大众文化的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在高等教育的队伍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企业也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同时加强企业文化的教育。因此,讨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区别,分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讨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必要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大学创业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一部分,在结构上包含创业精神文化、创业物质文化、创业制度文化和创业行为文化,除了拥有与社会创业文化的同样的内涵以外,更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文化,是注重创业教育、重视创业实践、培养提高创业倾向的文化,是树立信心、对失败更加宽容的文化。文章就大学如何构建创业文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制度化行为和非制度化行为产生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中。通常情况下,健康的文化有利于制度的发展,不良文化会助长非制度化行为。非制度化生存的文化诱因源于不良文化心理、不良文化行为和不良文化习俗,文化基因对制度经常性地起着作用,文化变异是非制度化行为的重要诱因。对非制度化行为的祛魅和解蔽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实现的,随着社会文明、政治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发展以及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非制度化行为的活动空间会越来越狭窄。  相似文献   

14.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学习和运用一种语言,必须了解该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对目的语文化了解得越多,就越有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深刻认识文化知识导入的重要性,掌握文化知识导入的原则、内容与方法,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适时、适当地导入文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信息时代快速发展,如何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事关中华民族现代发展的挑战与机遇。远程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技术支撑与传播方式。将传统文化开发为优质教育资源,发挥远程教育的教学平台与传播作用,把这种资源用于全民教育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与欣赏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进行保护和继承,将是一件重大而有意义的事情,也是教育技术工作者面临的挑战与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6.
准确界定黄檗文化的概念是相关研究的重要前提。 将黄檗文化理解为佛教文化和福清地方文化,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以黄檗宗为黄檗文化内核,强调其已成为综合性文化形态的观点,则较严谨而科学。 黄檗文化具有浓厚的华侨文化色彩,又实现了对华侨文化的超越,是中国古代海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端形态,也是封建时代后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次极大规模的对外传播,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网络文化是一种技术性文化,它使多元文化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交融整合,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政治领域中的民主概念,导致网络民主概念的产生,并促使权力在网络文化中分解和权利在网络文化中开放。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全球化不仅对中国经济会产生巨大影响,也必将对中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对中国文化产生积极影响,也会带来消极因素。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中国文化应当积极应对,让古老的东方文明重现生机。拥有13亿人口的中华民族理应创造出更多的文化成果,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理应在文化垒球化浪潮中注入更多的中国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9.
经济的发展不仅增加了广大民众的收入,也使得广大民众可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旅游休闲逐渐被广大老百姓接收,旅游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很多地方政府工作重点。皖东位于安徽省东部,地处长三角经济辐射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这里文化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发展文化休闲旅游应该是促进皖东经济腾飞有力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20.
犹太文化是世界上一种既古老又独特的文化。中国文化与犹太文化交流较少导致国内出现了很多关于犹太文化理解和翻译方面的问题。本文探讨了犹太文化及其翻译方法,希望能对促进中犹乃至中西文化交流起到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