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年前,因为几本书的缘故,我和师永刚曾经有过一些沟通.当时,师永刚做<凤凰周刊>的执行主编一两年. 后来再见时,他问:"你打算采访我什么?是关于<凤凰周刊>还是关于书?"这几年,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凤凰周刊>,也通过<凤凰周刊>认识了他.但我还是愿意聚焦到他所编著、合著的书--力图探讨一本图书的畅销可以有多少种形式,在偶然之中究竟有多少的必然因素.  相似文献   

2.
也许是受"江浙多院士"的影响,也许是<传媒>杂志与浙报集团交往历史较长的缘故,笔者一直对浙报集团抱有好感,所以当读到浙报集团纪念自己成立十周年的文章(载<中国新闻出版报>6月21日版)时,精力就比较集中,态度也比较认真,印象很是深刻.  相似文献   

3.
2010年7月10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艺术评论>杂志社联合举办了"新世纪艺术十年·第三极文化理论与中国艺术发展"学术论坛.四十余位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影视传媒单位的专家学者和艺术家与会.  相似文献   

4.
时下,旧闻类报刊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报刊市场上. 笔者近儿日随便在报摊上就买到了其中的几种:<老年文汇报旧闻博览>,满洲里报社编辑出版的<旧闻萃>、广播信息报主办的<旧闻新录>、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主办的<北方周末报旧闻荟萃>、湖北广播电视报社出版的<旧闻史话>、西安日报社主办、西安商报社编辑出版的<旧闻参考>、科技信息快报社出版的<经典旧闻>、<酉阳报旧闻博览>、江西商报社出版的<旧闻新播>、<山西商报旧闻摘>以及完全以旧闻为主的<大江报人物博览>、<广西老年报历史档案>、<西安商报往事回顾>、<科学生活报传奇解密>、<人力资源报·旧闻>等等.  相似文献   

5.
苗洁 《编辑之友》2004,(1):52-54
翻开现在的报刊杂志,特别是综合性期刊,可以看到许多关于性的文章,有人说这是泛滥,笔者不以为然.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是不能否认在某些方面我们还是滞后的甚至是落后的,比如性教育.当然,比起过去我们已经迈出了一大步,可以在科学、健康的前提下谈性了.然而,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在我们这个泱泱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传授性知识的专门杂志只有一本<人之初>,这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而且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国人的性问题还很多、很严重.前两天,笔者在报纸上读到一篇报道:一个15岁的少年,因为控制不了自己的自慰行为,绝望之下剪掉了那个"肇事的祸根";就是成年人对性知识的了解也相当缺乏,笔者所在的<人生与伴侣>杂志就曾刊登过一篇纪实文章,一对夫妻,由于丈夫受不了妻子的性冷淡,先是虐妻后是杀妻,一个"性"字毁掉了一对夫妻、一个家庭……  相似文献   

6.
<现代金报>是一家新兴都市报,记者都很年轻.大概因为我从事新闻工作多年,出稿速度较快,质量也不错,报社在创刊第二年即任命我为首席记者.  相似文献   

7.
冯哲 《传媒》2010,(6):67-68
传媒对司法的监督作用和对公众的引导作用时时刻刻都在对司法工作产生着影响.尤其是在信息传播途径多样化的今天,传媒对司法的影响非常大,以致社会上有了"媒体审判"的说法.这也招致一些社会人士尤其法律界人士的批评.那么,传媒对司法的监督应控制在什么范围之内呢?司法对传媒的监督只是被动的承受,还是应该积极地回应呢?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以及<关于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第一次将传媒与司法的关系进行了界定.传媒与司法的关系问题再次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8.
从2008年1月开始,<法人>杂志、<第一财经日报>、<民主与法制时报>、<网络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记者濒濒因涉嫌诽谤和受贿罪被抓,这一系列案件在受到社会关注的同时,在理论上也引起了"记者是不是受贿罪主体"的激辩.但人们也不难注意到,在这一系列"抓记者"案件的背后,都有一个舆论监督案.新闻界存在的腐败现象是人所共知的,但对"抓记者"现象背后所折射出的新闻腐败与舆论监督的关系问题,笔者认为有几个认识问题应当厘清.  相似文献   

9.
2006年,学界关于中国传媒发展研究在"前承"与"后续"上取得一些引人注意的成就:研究的视野显得更为开阔,减少单纯描述性的层面,更加注重理性思考;在重视单个传媒研究的同时,也强调对整体的观照.为了更加具体的把握2006年学界关于传媒发展研究的现状,我们从新闻传播类期刊中选取了12种期刊作为样本.样本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南京大学CSSCI收录的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指定的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以及一些对传媒发展有较多研究的重要期刊.它们是<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新闻记者>、<当代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界>、<新闻战线>、<传媒观察>、<中国广告>、<广告大观>(综合版)等.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市报业资源整合的大幕一年前即已拉开.2009年11月18日,大众报业集团所属半岛传媒有限公司(半岛都市报社)与潍坊报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以资本为纽带,共同成立山东潍坊晚报传媒有限公司,参股经营<潍坊晚报>.  相似文献   

11.
传媒建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建构着传媒自身形象.本文即希望通过考察<东方早报>、<兰州晨报>、<南方都市报>、<燕赵都市报>四家都市报关于"三鹿奶粉事件"近三个月的报道,对都市报在"三鹿奶粉事件"报道中所建构的媒体形象作一个整体呈现.  相似文献   

12.
笔者去年前往京城考察学习北京报业的绩效管理,最后决定选取<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精品购物指南>和<财经>双周刊,并谓之"京城传媒四少".  相似文献   

13.
期刊主题化运作的"优"与"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题化运作方式是国外一些期刊常采用的编辑策略,近年来,国内有些期刊也在积极尝试使用这种方法扩大期刊的竞争力与影响力.从2004年第1期起,我刊每期都围绕<本期视点>集中就某一专题进行多层面、多视角的探析(<本期视点>的内容约占全刊版面的1/4).2004年第6期,我们甚至还出版了一期以"教育评价"为主题的专刊.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我们深感这种方式之"优",也备尝这种方式之"难".在我们看来,要使这种对大多数期刊编辑来说还不十分熟悉的编辑运作方式发挥其最大效益,最为重要的是"边做边思边调整",因为我们在操作中产生的若干个"问号"大多难以在理论书籍上找到答案.换言之,解决这些难题需要的是"实践智慧".在此,笔者愿结合本刊的实践,与大家分享我们对主题化运作方式的阶段性反思成果.  相似文献   

14.
我为文的生涯中,曾经与"文字狱"擦肩而过.这倒不是我写了什么反动文字,而是我讲了真话,敲到了个别高官的痛处,被度量狭小之人利用. 1985年4月,我写了篇题为<白辛苦>的杂谈,批评了"有位省级负责同志"下乡视察时,"让下边牵着鼻子走","并未了解到实情",被人们称为"白辛苦"."因为早在他下去前,有关人员就打了招呼,下面的同志做了精细的安排:看什么地方,住在哪里,汇报啥内容,谁汇报,甚至走哪条道,都定好了."此文发表在1985年5月11日<人民日报>"今日谈"专栏.这是我的文章头一回上<人民日报>,喜悦之情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5.
张泽远 《传媒》2005,(2):24-27
本世纪开年,期刊出版界曾经有一个流行的疑问:上个世纪中国产生的几个"期刊恐龙"在新世纪出版生态里还能是保持优势的种群吗?这几个"恐龙"指的是期发行量超过百万的<读者>、<知音>、<家庭>、<半月谈>、<故事会>.因为前三者在刊物定位上有类似的地方,因此,笔者最近通过对比这三本杂志的发展态势,对<读者>的发展做了调研采访.  相似文献   

16.
杨苗 《编辑学刊》2004,(3):70-72
去年7月17日美国<时代>周刊书评版用怪头怪脑的文字开篇:"星期六魔术半夜时刻刚过了几秒,出版历史上最搅人也最无必要的市场战役终于送出这件货了!"迅速的,一股以<哈里·波特>、<魔戒>为代表的魔法旋风迅速席卷全世界.这股旋风不仅让我们领略到奇谲诡异的魔法世界,也给众多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以<哈里·波特>为例,其作者罗琳就凭借已出版的5部作品以及附属权授权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从一个潦倒的单身母亲一跃成为英国女富豪榜家族中的一员.目前"哈里·波特"不仅是图书、电影、还是游戏、玩具、生活用品中的宠儿.  相似文献   

17.
朱洪 《出版参考》2005,(20):41-42
晚年盛赞范文澜 范文澜是当代历史学家,在他主编的<中国通史>中,曾经一度否定了一切宗教,认为佛教是"迷信"、"蠡国殃民".因为<中国通史>影响大,特别在"文革"中,范老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对范文澜强调佛教是迷信的思想,赵朴初是不同意的.譬如禅宗是最反迷信的,禅宗历史上有许多破除迷信的故事,它表现了中国人独特的骨气.因为范文澜的话,与马克思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话有关联,所以赵朴初并没有就范文澜的书,直接提出商榷.令赵朴初高兴的是,"文革"开始后,晚年的范文澜无事可千,读起了佛经.  相似文献   

18.
由"喉舌论"引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喉舌论"的由来和发展 在中国,最早提出喉舌论断的人当属梁启超,他最早把报纸性质概括为"耳目喉舌",在实践中真正把报刊当作政治活动的武器.正是他明确提出了政党报纸的概念.可以说,"喉舌论"最初的提出便早已具有了浓厚的政治色彩,突出强调了新闻传媒的政治宣传功能.在这之后,政党报纸的理论在孙中山那里成为真正的办报指导原则.新中国成立后,我党提出的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新闻学说为核心的关于新闻事业性质的观点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毛泽东根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指出报纸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一种上层建筑,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发展,终于,胡耀帮同志在<新闻工作的性质问题>中指出:"我们党的新闻事业,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事业呢?就它最重要的意义来说,用一句话来概括,我想可以说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自然也是党所领导的人民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自己的喉舌."江泽民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中也指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所以,党和政府、人民的喉舌,这种对新闻传媒性质的界定成为我们新闻传播观念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赵丽平 《传媒》2021,(13):35-37
在传媒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基于现代新闻与传播现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发展理念,即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现在,我国传媒业正处于从传统媒体向"四全媒体"发展的新阶段,各级报社也正处于从传统新闻单位向现代媒体机构转变的关键时期,这就对新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通过分析报社新闻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对新时期新闻人才培养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记者韩阳)2005年5月19日在天津全国书市开幕的第二天,广西接力出版社与<萌芽>杂志社在天津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了"梦想与梦想握手,青春与青春相聚"的签约仪式.此外,当天萌芽杂志社与接力出版社出版签约暨"萌芽书系"作者签售仪式也在书市举行.今后凡是发表在<萌芽>杂志上的作品,接力出版社有权优先出版,当天双方共签下未来16部书稿的出版合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