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社会医学是社会学与医学的交叉和边缘学科,课程从社会学角度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探究影响健康和疾病的社会因素,以及他们之间的规律,为社会卫生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社会医学对大健康理念的构建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医科类专业的重要课程。文章通过分析社会医学课程特点,在社会医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提炼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探索新医科教育背景下课程思政育人点与课程专业知识点的衔接、切入,探索各教学环节可实施的途径,为全面提升医科学生的品德修养和职业技能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高等中医院校医学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是从事健康卫生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要求研究生不仅能独立开展学术基础研究,还应具备创造力及创新研究的能力。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既是学科发展的需要,又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立足于医学社会学专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广西中医药大学医学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实践,提出结合专业热点改革课程设置,树立创新思维;通过导师团队科研学术引领,激发创新意识;丰富实践环节活动,明确创新方向等,提升医学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蕾 《考试周刊》2015,(33):13-1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更注重生活的舒适性,对于个人的健康、心理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模式的变化,对于学校培养出合格的临床医生提出新的标准和要求。这一改变将有效推动我国医学领域的一系列改革,对于高等医学课程改革提出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社会学与文化研究为体育健康教育提供了灵感和依据,使其与之前的主要偏于医学、生理学、生物学以及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相分离,体现了体育健康教育的社会属性,这对于中国的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创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心理—道德教育课程是一门新的课程形态,兼有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共同属性,其特质集中体现为融合性。在心理—道德教育大课程体系中,学科性心理—道德教育、活动性心理—道德教育、矫正性心理—道德教育、隐性心理—道德教育是基本的课程类型。心理—道德教育课程的建构需要从创生理论、探索模式和引领操作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6.
都柏林大学是—所朝气蓬勃的现代化大学,其课程设置包括医学、社会学、自然科学、人文和工商等本科及研究生课程,该校以高质量教育水准和开拓性研究课题而享誉世界。  相似文献   

7.
西方课程社会学的研究存在着三种经典的研究方式:结构—功能主义范式、解释论范式和新马克思主义范式。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主张课程内容反映社会权力的分配,课程实施强调对社会结构的传递。解释论范式强调课程内容是一种社会建构,课程实施是师生之间的诠释与互动。新马克思主义范式主张关注课程中的意识形态问题,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蕴含着不同利益集团的冲突。  相似文献   

8.
当前,医德教育仍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下传统单一的美德论模式上,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医学生法制教育长期从属于德育范畴。为了全面落实新医改政策、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发展和应对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利益主体价值取向多元化趋势,传统的医学道德、法制教育模式势必进行时代转化。从构建医德—法制教育模式的哲学理念、基本思路进行探索,整合医德教育与法律教育,注重实效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科学把握医德—法制教育观念、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培养和评价体系等环节的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9.
“PRECEDE—PROCEED”模式在早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万钫近年来,一门新的建立在预防医学、教育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基础上的边缘科学──“健康教育学”日臻成熟。健康教育是一种干预,进行干预要有设计,有蓝本。在不同的健康教育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0.
全民健康作为医学新文科建设内涵的探究,在人文医学学科变革的基础上,将健康人文学有机融入与其具有内在逻辑的人文医学核心课程和所有学科专业课程。医学新文科建设的实践途径,需要高校更新人文教育理念,汇聚人文研究力量,构建健康人文教育模式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健康概念的更新,疾病谱、死亡谱的改变以及社会对卫生需求的扩大化,迫切要求医学模式要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而医学模式的转化要求医学教育改革必须先行,但迄今为止医学教育模式仍沿袭着生物医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体系,它严重影响了医学模式的转变。为了更好的适应医学模式健康快速的转变,医学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社会与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全新要求,但当前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待加强,发展机制有待完善。基于TPACK理论框架和相关高职院校的长期探索,本文提出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导—训—研—赛”发展模式,通过面向教师开展系统化多维分层培训、建设课程资源库和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组建复合型教科研学习共同体以及搭建大赛平台促教促改促发展,能有效地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与信息化教学能力。实践证明,“导—训—研—赛”发展模式是教师信息化能力发展与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重要探索。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学教育的迅猛发展和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医学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主要表现是医学教育观念的更新: 一、医学教育新型模式观 当今社会,医学正从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几乎已是世界公认的趋势。近年来,国内各医学院校对医学的体系结构、教学课程系列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多数人认为,医学课程应由生命科学系列、保健系列、数学和技术系列、哲学社会学系列四方面组成。传统的生命科学系列和保健系  相似文献   

14.
王猛 《现代企业教育》2010,(24):158-160
鉴于目前企业E—learning课程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在总结目前企业E—learning课程的不足基础之上,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提出一个以任务驱动为核心,以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为指导设计与开发企业培训课程的模式,并依据教学设计的各个阶段详细阐述了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一、课程计划的修订 芬兰的社会学研究开始于100年前,然而,医学社会学在芬兰直到1950年代才得到发展。1959年,在芬兰的护理院校开设了医学社会学课程,而医学院校的医学社会学课程则要比护理院校晚开设20余年。 在图尔库大学,1970年代开始在社科系设置医学社会学,总学时为80,其中28学时为讲课,4学时为社会调查(如公安派出所,酒中毒诊所),6学时为讨论会、自学和考试。由于芬兰的大学不要求学生一定要听课,因此,同教师接触的时间实际上仅限于小组活动和讨论会。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通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医学模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完成了从上古时期医巫混杂的神灵医学模式到现当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这种转变对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从内容到形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试点来开展教学改革实践,旨在建立以交际为目标、操练为核心、统一与灵活相结合的汉语教学"规约—开放"任务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监测教学效果,通过反复论证不断完善模式。该模式的实践不仅能有效提升医学留学生的汉语水平,而且能大大提高医学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自信心与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医学留学生教学中的内化。  相似文献   

18.
高职人文类课程的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应为专业课程服务,更应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文学素养、人文精神与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针对高职学生抵触语文、学习兴趣淡漠的现实情况,实行人文类课程的教改势在必行。针对我院现状,笔者提出了将本院特色能力训练模式"练—学—思—拓"融入本类课程的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9.
钟德强 《广西教育》2012,(31):82-84
对广西部分县市基层医疗机构医学检验岗位的人才需求及医学检验技术人员情况进行调查,提出从"院—校"合作、"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和"理—实"结合的教学方式方法,对医学检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进行深入改革,以实现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及推广应用,传统的英语口译教学模式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深入分析了E—Learning课程模式下口译教学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E—Learning模式下的口译教学流程。同时,就如何进一步发挥E—Learning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提出了相关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