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肩膀     
眼睛看到的是阳光,耳朵听到的是鸟语,鼻子嗅到的是花香,口中许下的是诺言,双手握住的是机遇,肩膀上扛起的是责任。当盘古用肩膀扛起蓝天时,他肩负的责任是为大地上、蓝天下的所有生灵创造生存空间。于  相似文献   

2.
张楠 《学子》2003,(2):17-17
她是个不折不扣的丑女孩。并不精致的五官挤在一张黝黑的小脸上,矮矮的个子像个三四岁的孩子。孩子们笑她,疏远她,她们叫她丫丫,说她是一只永远不会变成天鹅的丑小鸭。当孩子们成群结队地游戏时,她只能站在屋檐下哭成个泪人儿。只有邻家的大哥哥放学回家后才能听到她的笑声,她和他一起游戏,听他讲故事,看他用一张张白纸折出可爱的小动物。半年后,她搬走了。在另一个城市里一遍遍翻着他送给她的童话书,在太阳雨中相念那个已  相似文献   

3.
蜻蜓泪     
高寅鹏 《中文自修》2004,(10):60-61
生扶了扶他的黑框眼镜,叹了口气,“不好意思,我们已经尽力了,剩下的就只能听天由命了,”然后便转身离开,留给她一个绝望、苍白的背景。见惯生离死别的医生没有察觉到她的眼泪早已滴落在医院冰冷的地板上,一滴、两滴,接连不断,汹涌澎湃,伴随着隐隐的抽泣,她的肩头上下抽动。一张纸巾进入她模糊的视野,是那个漂亮的护士小姐,她轻轻地帮她把头发捋到耳后。“其实,情况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糟糕,他只是昏迷,你不应该那么早就放弃,况且,他也不定希望你能等他醒过来吧?”她很用力地点着头,然而,肩膀却耸动得越发厉害了。当新的一天来临时,她出现在医院苍凉的走廊上,换了一身新衣服,  相似文献   

4.
沉默的父爱     
这便是父爱,沉默的父爱,飘散着浓郁的清香。沉默是父亲的肩膀,宽大而又温暖。小时候,父亲的肩膀就带着我东奔西跑接触新的事物。遇到困难我便趴在父亲的背上,父亲背着我趟过一条又一条生命的激流。他总是沉默的,我可以安静地在他肩上睡着。他的肩膀听我诉说着学习的艰难、生活的不如意.有时受了委屈的我就趴在父亲的肩上痛哭一场.父亲就用他有力的肩膀听着我的抱怨,  相似文献   

5.
承担生命的责任   高三(1)班葛云飞   "在这个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份责任要承担,我们无法逃避,只能用自己的肩膀,责无旁贷地承担自己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当同龄人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时,他们却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站成一座足以让母亲依靠的大山。他  相似文献   

7.
如果大山有灵,她一定会叹息,为那大山里的人们亘古难变的命运;如果大山有灵,她一定会放歌,为那大山深处播洒知识、辛苦耕耘的身影。当我们寻着歌声走近,却发现这副担起大册希望的肩膀,是如此柔弱和单薄,却又如此坚韧、顽强和执着……  相似文献   

8.
安娜·辛特拉的小儿子一脸好奇地看着妈妈,他对今天刚刚听到的一个新词迷惑不解.   "妈妈,什么是衰老?"   听到儿子的这个问题,安娜愣住了,思绪立刻回到从前.她想起过去的岁月中生活带给她的艰辛,自己为战胜困难所付出的一切努力,以及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和难过.此刻,她分明感受到了时光在她身上留下的烙印,还有肩膀上所担负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牛顿在谈到自己的科学成就时说:他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与其说是谦之词,不如说是反映了牛顿深刻的历史感。他深知,时代的伟人站在历史巨人肩膀上,只是个侏,也只有站在历史巨人的肩上,才有所继承和创造,这种史感正是他作为伟大创造者的一个重要心理素质。由于有这种历史感,他在历史长河中去考察,从而去发展它们,作出自己的创造。他也用这种  相似文献   

10.
尽管我们班选修会计课的所有人都有思想准备,知道罗曼·德斯尔博士布置的期末论文作业会不可避免地又多又长,但当他在班上念出这次论文的要求时,他的声音听起来还是显得如此可怕。他用特有的敏锐目光向我们扫来,总结说:“当然,内容至关重要,但恰如其分的形式和准确地旁征博引也很有必要。”这时,教室里弥漫着一片恐怖气氛。下课了,当同学们鱼贯走出教室的时候,我想起了另一间教室,那是我高中的老师艾多·库特夫人任教的班级,还有与这间教室似曾相识的气氛。英语老师艾多·库特夫人极其严格、细致、整洁。现在我还记得她用浅蓝色的墨水在我英…  相似文献   

11.
若干年前,在黄河边上的一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纤夫队伍里,有一位13岁的少年。他是诗人苗得雨的长子苗长水。为了补贴家用,他瞒着爸爸妈妈到河边拉纤。当他红肿的肩膀扛着用自己的劳动所得换来的面粉回到家里时,家长首先关心的是钱的来路正不正。看到儿子被纤绳勒肿的肩膀后,妈妈哭了。如今,苗长水已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作家了。也是若干年前。在胶东的一个小城里。  相似文献   

12.
我们先做一个造句练习,用"聆听"造一个句子,于是,我们笔下会诞生出"聆听"到的各种声音.最富有诗意的是一个天真的孩子写的:"我静静地趴在花园里聆听花开的声音."那孩子能听到花开的声音,定然不是用耳朵,而是用心灵.他是多么热爱大自然,热爱花草树木乃至一切生命啊,他"静静地趴在花园里",许久许久,整个身心都融了进去,自己俨然成了其中的一部分,甚至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个花瓣.他用心灵跟花儿对话、交流,他用心灵倾听所有花儿绽放的声音,他听到了,终于听到了——花开的声音——那是生命孕育和成长的私语,那是生命美丽与成熟的宣告!  相似文献   

13.
4岁的时候,她总喜欢在父亲下班后骑在他的脖子上做空中飞人,玩旋转木马。那结实而有力的肩膀是她的坐骑。母亲会轻轻责备她.而父亲便带着宠溺的笑将她转得更快。后来,她知道父亲当时的工作是挑着重重的木材从一头走到另一头,重复着无数次的来回。肩膀上永远是新伤加旧伤,夜夜需要母亲为他揉搓淤血。  相似文献   

14.
王春鸽 《学子》2004,(5):34-34
他第一次见到女孩时,是在公共汽车上。那天,司机显然是喝了酒,车开得东倒西歪。她撞了他好几次,有一次甚至是拉着他的领带才没有摔倒。  相似文献   

15.
徐胜 《教师博览》2004,(11):52-53
当一个新的生命用一声啼器向这个世界宣告他的到来时,他便满怀好奇地开始认识这个世界,于是,玩具成了他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中国古代有很多玩具一直流传到现在,另人惊奇的是,它们不仅令人着迷,还与数学领域很多难题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世上有一种东西,比权力更强悍,比疆土更广阔,比历史更长久,比磐石更为坚固,改朝换代剥蚀了她的容颜,却从不能折损她的傲骨——那就是文化。国文在,则中国在。我们既有幸生为中国人,就当以年轻自由的肩膀,担起这份中国人的轭,"振衰起弊,继往开来"。  相似文献   

17.
《茶之书》中载有这样一则故事:茶师千利休看着儿子少庵打扫庭园,当儿子完成工作时,茶师却要求他重做一次。于是少庵又花了一个小时扫园。然后他说:“父亲,已经没事可做了。石阶洗了三次,石灯笼也擦拭多遍。树木冲洒过了水,苔藓上也闪耀着翠绿,没有一枝一叶留在地上。”茶师却斥道:“傻瓜。这不是打扫庭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一个姓张的青年学了一门手艺-打铁。由于他能吃苦又聪明,他很快就成了远近闻名的铁匠。于是许多人接踵而来拜师学艺。等那些徒弟学成手艺时,这位铁匠改行学了木匠。几年以后,他又成了出色的木匠。接下来的二十几年,每次学有所成时,他一次次又一次改行……,开始,大家称他为"能人张",可是后来,却改称他为"蔫人张"。原来,他的那些徒弟学有所成后都"发"了,可是,"能人张"学一行扔一行,始  相似文献   

19.
童年的剪影     
无论我如何的追索,也不可能再走进童年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只如云影掠过的它,极浅极淡,极深极浓,被命运装进生命的浪花里。于是,任风吹云散,任天涯海角,它成了我始终也抹不去的美好回忆!  相似文献   

20.
敬畏生命     
<正>我不懂花语,不知鸟意,但我有一颗敬畏的心,我敬畏花香草绿,我敬畏它们脆弱外表下那颗坚强胜钢铁的心。德国思想家史怀泽曾在《敬畏生命》中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贵和神圣,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以后努力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