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在聋校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一般情况下,人们是通过语言来沟通的,因为语言是规范性较高的符号系统,在同一语言背景下,人们对于语言符号的物质形式能建立起高度接近的理解,所以语言成为人们交流沟通的最好手段。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听障学生的有声语言不是在其成长过程中与认知经验结合而建立起来的,他们不像健康儿童那样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交流、沟通、运用而自然习得。  相似文献   

2.
教学交往是指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以符号(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为媒介的进行信息传递、思想交流、感情沟通的过程。教学交往包含着两个关系的活动主体即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主体通过符号发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非语言符号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言语和非言语协调统一的交流过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既重视语言符号,又重视非语言符号。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只有学会运用非语言符号并理解和掌握各种非语言行为规律,才能有效地管理班级,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教学交往是指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以符号(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为媒介的进行信息传递、思想交流、感情沟通的过程。教学交往包含着两个关系的活动主体即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主体通过符号发生关系,并产生教育效果。语言交往是课堂教学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常用的教学交往手段。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间的非语言人际沟通是师生利用非语言符号实现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它是师生间除语言人际沟通外的又一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师生间顺畅的非语言人际沟通有助于师生间顺利地开展课堂教学信息的交流与互动,这将大大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一、课堂教学中师生间非语言人际沟通的流程非语言信源是课堂教学中信息的拥有者,也是师生非语言人际沟通的起始过程,它既可以是教师的丰富的非语言信息,也可以是学生的非语言信息,师生均可成为人际沟通的非语言信源。师生的非语言信源所拥有的信息通过身体语言、人格…  相似文献   

6.
非言语交际符号和言语交际符号同样在人们的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它的隐性特征,往往被人们忽视.而其中的性别差异更是微妙.文章选择了几个非言语交际符号如目光交流、面部表情、手势、体触及副语言,并进行了性别差异的分析.通过了解这些差异,人们可以在工作与生活中成功地与异性沟通,在跨文化交际中成功地与异文化的人交流.  相似文献   

7.
沈亚丽 《学语文》2009,(4):51-5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信息的传递通常以语言和非语言两种方式进行。一般说来,人们比较注意语言的传递,因为它百接,易于表达、思考和分析,而往往忽略非语言符号的作用。所谓非语言符号是指语言、文字以外的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到的姿势、声音、表情、气味、颜色、画面等概念的总称。实践表明,教师如能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非语言符号,会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又是通过教学语言这个工具实现的,而教师的教学评价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一个部分,在教学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语言是约定俗成的声音符号与意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幼儿时期是口语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发展孩子口头语言是培养孩子接受一切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语言是通过生活中的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因此,在小班口语训练时,除了课堂教学外,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做个有心人有达到口语能力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体态是交流师生感情、沟通信息的另一种重要语言,教师的体态语言伴随着教学全过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强大力量,从知识、情感、意念三方面塑造着学生的灵魂,在交流感情、知识传递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体态语言?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浅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语言学领域中古老而常新的问题。从这一理论出现到受人重视的过程中,许多学者进行过充分论证,也有人提出过质疑。我们有必要了解传统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理论及这一理论的认识根源.索绪尔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及索绪尔之后人们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理论的探讨,即这一理论到现代的发展,进而指导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非语言符号是师生交流感情、沟通知识信息的重要手段。在简要分析非语言符号的内涵及其具有的普遍性、超前性、形象性、非线性和可信性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信息化教学中非语言符号运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以使之成为语言教学的得力助手。  相似文献   

13.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感情、沟通信息的过程。非语言符号在教学中起到重要作用。教师应从衣着服饰和仪表教态、面部表情、手势与身姿、空间与距离等几个方面,认识到运用的不足之处进而掌握运用非语言符号的技巧,有效地管理班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过程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传授者借助语言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学生利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程度。在这里起着桥梁作用、沟通手段的语言就是标准的语言。教师只有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才可以顾及个体,使学生听的清晰明白,真正将课本知识学会学懂。全国实行普通话更要从学生抓起,因此,教师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以现代市场营销观念为指导,论述了沟通的基本原理、重要性、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几方面的问题,提出了面对面沟通是有效沟通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快速、准确的传达信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交流。还可以利用个人魅力打动对方,根据“此情此景”运用谈话的艺术,体现所要传达信息的人性化和人格化。  相似文献   

16.
一、特殊的交往者——教师 交往是人们为达成理解而相互进行的语言沟通,也就是说,交往是人们通过语言向他人作出解释,以达成理解,形成共识。语言交往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语言解释的过程。最小范围的语言交往包括三个方面:言者、听者及言语的内容。美国哲学家罗伊斯就曾提出过指号(符号)解释三元关系,  相似文献   

17.
教学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课堂交流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在抽象的语言符号与现实生活、情感之间建立联系。然而,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等闲视之,缺乏处理交流结果的意识和能力,交流环节普遍存在着“杂乱、无条理,肤浅、深度不够,反思提升意识缺乏”等问题,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那么,如何通过有效引导,让交流由肤浅走向深刻呢?  相似文献   

18.
李炳昌 《高教论坛》2011,(9):58-60,114
"符号互动论"认为人的行动是有社会意义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以各种各样的符号为中介进行的,人们通过解释代表行动者行动的符号所包含的意义而做出反应,从而实现他们之间的互动。米德指出,人们使用"符号"和创造"符号"通过语言中介进行互动,心灵、自我和社会在交互性作用中建构。高校教师在运用米德符号互动理论来指导思想道德课堂教学时,要创造性解读课程文本符号蕴含的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理解符号意义的道德文化情境,讲究语言表达的技巧,避免语言的高调化和说教式,以促进师生互动,帮助学生自主形成个性道德。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人们之间交流沟通的"介质".教学语言具有生动性、典型性、概括性和情感性等特性,有效运用数学语言能够对课堂教学起到"助推"作用.数学学科是一门知识内涵丰富、内在关系复杂、逻辑思维严密的基础知识学科,需要借助图形、符号等介质进行有效的传承和延续.数学语言作为人类社会语言体系构成的分支之一,能够通过叙述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等表现形式,将数学科学思想、知识内涵、教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一门生活的艺术,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语言则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渠道:是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学魅力、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纯洁而又富有激励性和启发性,从而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