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引言智能建筑就是建筑物内的办公系统、保安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都采用计算机控制,相对一般的用电设备,建筑内部大量的微电子设备运行灵敏度高,耐压能力较低,很容易受到雷电电磁脉冲的干扰,如果防雷电过电压系统有缺陷,智能建筑内正常工作秩序将受到严重破坏,甚至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对建筑物的防雷电过电压系统提出了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雷击电磁脉冲对建筑物内电子设备的影响及其危害,提出了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张建风  黄琳 《科教文汇》2007,(6S):182-183
分析了雷击电磁脉冲对建筑物内电子设备的影响及其危害,提出了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智能建筑物有大量耐压弱的电子设备,主要是总结这类建筑物要划分不同的区域,针对不同区域设计防直击雷和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智能建筑物有大量耐压弱的电子设备,主要是总结这类建筑物要划分不同的区域,针对不同区域设计防直击雷和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弱电设备一般都放置在室内,它们承受瞬间过电压的能力非常低,极易受到过电压和雷电电磁脉冲等外界干扰,遭受到雷电直接袭击的可能性不大,但雷击形成的冲击过电压过电流,都有可能与弱电设备相连的电源线、信号传输线、接地线等通过各种接口,以传导、辐射、耦合等形式侵入弱电系统和弱电设备造成弱电设备毁坏、系统瘫痪或酿成严重事故。因此,雷击对于弱电设备的危害集中体现在雷击过电压方面。  相似文献   

7.
姚新锋  陈钊 《科技风》2011,(1):275-27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住宅小区智能化进程逐渐加快。各种电子、微电子设备的大量使用,使住宅小区智能化水平大大提高。同时,因其设备抗过电压、过电流能力薄弱,遭雷击电磁脉冲的侵入,致使设备和系统瘫痪和永久性损坏的事故屡见不鲜。在日常的防雷图审工作中,我们常常重直击雷防护,轻雷电波侵入设防,产生巨大安全隐患。本文试着从建筑电气工程识图入手,对智能化小区强、弱电防雷设计审核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雷击建筑物后电子设备感应的过电压,进而提出降低电子设备,特别是感应过电压侵入电子设备的路径一信号电缆和网络双绞线电缆的感应电压方法,对电子设备的雷击防护提出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现代铁路站内设备越来越先进。雷击发生时,雷击放电诱发雷击电磁脉冲过电压和过电流,经站场电源系统、通信信号传输通道、接地系统及建筑物直击雷防护系统,造成损失巨大,直接威胁铁路正常的安全运输生产。本文主要以大准铁路为例对防雷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由大量的集成电路组成,在1mm2芯片上集成了十几万个元件,最大击穿电压为几十伏,最大允许工作电流为几微安,只对低能量干扰比较有效,对雷电电磁脉冲生成的过电压和过电流的抗冲击能力十分脆弱,做好防御雷电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雷电是大自然的一种放电现象,闪电又分云闪和地闪,其中云地闪约占20%,云地闪造成大量人畜伤亡,建筑物、电器和微电器的损毁.所以,防雷装置的性能优劣至关重要,特别是接地技术.防雷工程中的接地体是保护各类电子设备和建筑物的关键,若接地体方法不对、不按技术规范要求、不考虑山区土壤电阻率大等具体情况,将起不到大地泄电的作用,相反还会造成干扰和地电位反击而破坏电子设备及建筑物.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大量计算机的使用,避雷针的单一保护对脆弱的电子设备的保护是无能为力的。公司开展了“弱电系统防雷保护研究及应用”项目,内容包括电源系统防雷保护、网络系统防雷保护、其它操作和事故过电压保护。本文总结了在该项目制定系统设计方面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3.
陈杰 《科技风》2012,(17):167
随着家电智能化的高速发展,各种电子、微电子设备已在电器设备中大量使用,这些设备耐过压、过电流能力低,特别是雷电高电压侵入所产生的电效应、热效应以及雷击电磁脉冲的侵入都会对这些电器设备使用造成干扰或减少使用寿命及永久性损坏.那么怎样在家居装修中将这电压侵入这个问题处理好.避免日后家电遭到侵袭,保障家庭成员人身与财产的安全,是我们在家居装修中需要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将就家居装修过程中怎样避免过电压产生,从原理上和实际装修过程中的操作,作一个深入浅出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压敏电阻的主要功能是探测和抑制反复出现的浪涌电压及过电压而自身不会破坏,具有优良的非线性伏安特性,在稳态工作电压下漏电流很小。利用这些特性制造各种半导体器件的过电压保护、电子设备的雷击浪涌保护、各种装置中的瞬间脉冲抑制等电子保护装置。  相似文献   

1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为了让人们能够在尽早发现和通报火灾并及采取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而专门设在住宅中或其他场所的自动消防设施,由于微电子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应用,使其具有集成度高、低电压和低功耗等特性,这就使其系统对雷电过电压、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电磁辐射、静电放电等电磁干扰非常敏感,为了确保建筑物和建筑物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受雷电损害或使雷电损害降到最低程度,应从整体及系统的角度进行综合防御。  相似文献   

16.
随社会的飞速发展,在高科技盛行的今天,铁路信号设备也越来越正规化,越来越电子化,火车关系到许多人的生命以及物质的安全,先进的电子设备能否在雷雨季节安全稳定的运行,这至关重要,也是一个我们需要时时刻刻关注的课题。雷击放电,发射电磁脉冲过电压和过电流会经电源系统、信号传输通道等途径损坏信号设备,直接导致了铁路的正常生产安全。故此,防雷电击,加强信号设备是摆在目前首位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刘梅 《内江科技》2009,30(4):85-85
本文介绍了胜利油田多个采油厂配电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防治雷电灾害的具体措施,雷电电磁脉冲防护原理,信息系统采用外部保护、内部保护、等电位联结、电磁干扰屏蔽等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电子设备工作的同时也受到其他电子设备及自然环境造成的电场和磁场的影响。为保证能在规定的电磁环境下正常工作要求电子设备具有抑制各种电磁干扰和不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设计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而准确分析干扰源的位置、种类和引入电路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在设计工作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分析电磁干扰引入的方式及其计算方法。一.干扰源的种类电磁干扰无处不在,电场和磁场的辐射场,线路内部的公共阻抗,导线中的瞬间冲击,高频辐射,电路结构等都会对其他电路造成影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干扰源。其中,主要的干扰源有以下几种。 1.正弦波信号源。2.非正弦波信号源。3.电磁脉冲。4.雷电。5.换向装置。6.气体放电。7.接触开关,继电器,开关电源,高速逻辑电路等能在附近的电子设备中产生几千赫兹到几兆赫兹的脉冲干扰。8.电晕放电:高压电气设备在产生电晕放电时,可产生宽带感应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她论述了通信台站内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问题,并介绍了有效抑制和防止干扰的各种措施及其原理.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房电子设备在正常工作时,很容易受到雷电感应的危害。通过防直击雷、防感应雷和防雷击电磁脉冲等装置进行屏蔽,避开感应雷和雷击电磁脉冲达到防护目的。本文探讨了防雷检测技术理念、计算机机房电磁场强度及机房设备防雷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