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科技管理》2020,(2):43-45
我国普洱茶分布在云南省,云南省是世界普洱茶茶树的原产地,种植和利用茶叶的历史驰名中外。随着普洱茶接受度越来越高,普洱茶产品不断走向国际市场。目前,由于欧美、日本的相关食品标准中对微生物的限量值要求较国标更严格,给普洱茶出口带来一定影响。通过探讨普洱茶中大肠菌群指标的情况,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云南科技管理》2010,(4):71-71
<正>科学叶组配方,普洱茶醇香风味根据普洱茶"百山百茶"的特点,经过多年科学检测与检验,帝泊洱科学总结出提升普洱茶纯正原香和健康功效的叶组配方,选用不同茶山,不同季节,不同茶种的大叶普洱茶,用科学的方法对茶原料进行甄选,对发酵成熟后的普洱茶,通过萃取技术进行再调配,从而达到醇香浓厚、甘美悠远的风味。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普洱茶声名大振,来自国内外各方面对普洱茶保健功效研究的介绍与推广,日常品饮用与收藏相结合的各种宣传,使消费者对普洱茶的认知度空前提高,普洱茶市场呈现方兴未艾之势。通过对普洱市普洱茶产业的发展过程的调查,认真分析普洱茶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胡肃廖 《华夏星火》2011,(11):41-43
“一摘嫩蕊含白毛,再摘细芽抽绿发。三摘青黄杂揉登,便知粳稻参糖核。筠蓝乱叠碧燥燥,楹炭微烘香。”这是清代诗人许廷勋在《普茶吟》中对普洱茶的描述。 在诸多茶品中,普洱茶由于可长期储存而被资本市场看中。而在私人银行的助推下,普洱茶投资与高净值客户越走越近。在国投信托2009年初推出普洱茶信托后,9月19日,工商银行私人...  相似文献   

5.
普洱茶是由云南大叶种茶树的叶制成的,根据发酵与否,分为普洱生茶与普洱熟茶。本文综述了普洱茶发酵后特征成分的变化及相应药理功效,为开发普洱茶特征成分提供研究线索。  相似文献   

6.
普洱茶属于再加工特种茶,是云南独特的茶类产品,具有独特的品质和保健功效。普洱茶品质的基本特征是:外形色泽褐红(俗称猪肝色),条索肥硕壮实,汤色红浓明亮,独具陈香,滋味醇和、回甘,叶底红褐。普洱茶可以长期储藏,并在较长的时期内具有时间越长品质越佳及越陈越香的特点。另外,普洱茶还具有经久耐泡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我常常泡上一壶普洱,独自一人,在黄昏的沐浴下,品味着茶的韵味一对茶,我本是毫无兴趣的,苦涩的味道没有任何香甜可言,但不知是谁的一句话“人长大了,就要学会从苦中作乐”,竞让我迷恋上了茶  相似文献   

8.
也淡普洱茶     
2006年云南普洱茶行情看好,价格成倍上涨。但进入2007年,由于云南当地普洱茶炒作风气过甚,普洱茶价格泡沫渐显。受其影响,终端销售萎靡,连带福州的普洱茶店也出现滞销现象。这些普洱茶发展中伴生的问题,引起了茶界的关洼。  相似文献   

9.
云南普洱茶的汤色深红若红玛瑙,汤味醇和甘甜,深得人们喜欢。普洱茶是一种后发酵茶,在茶马古道上驮运的普洱茶是将鲜叶经杀青、手揉、晒干三道工序后防入蒸甑,水蒸气蒸20多分钟后即装入布袋,压入马筐篓中,运往西藏等地。茶叶在漫漫运输途中受微生物、水分、氧气的作用,进行着一个相当复杂的化学过程,形成普洱茶独特的化学品质[1]。  相似文献   

10.
<正>为全面推进"科学普洱"行动计划的实施,完成普洱茶产业的升级创新,围绕"数字化、标准化、功效化、品牌化、规模化、国际化"目标,天士力控股集团利用在传统中药现代化进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2008年10月在普洱市成立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天士力),从事现代生物普洱茶的科技研发、生物普洱茶和即饮普洱茶饮料等系列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销售,注册资本3亿元。  相似文献   

11.
茶不仅能喝、能收藏,还能投资赚钱? 2002年,鲁迅先生收藏的20克普洱茶拍卖出16万元天价; 2005年。影视大腕张国立的一提普洱茶创造了160万元拍卖神话;  相似文献   

12.
西双版纳勐海县普洱茶产业发展现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洱茶作为云南独有的特色茶类,以其优良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云南茶产业的核心品牌。勐海作为云南优质普洱茶出产地之一,其独有的"勐海味"被广大茶友称道。文章针对勐海普洱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可供政府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科学技术创新解决传统普洱茶产业链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普洱茶产业建设和升级。通过给出普洱茶产业链发展的科学措施与建议,达到延伸普洱茶产业链,增加普洱茶产业附加值的目的,使普洱茶产业得到进一步提升,实现普洱茶产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普洱茶生产企业有其特殊性,做好普洱茶加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对整个普洱茶行业的发展和壮大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普洱茶加工过程的质量管理,笔者倡导全面质量管理(TQM)管理模式,它主要体现为研发、采购、制造、客服大供应链之间相互作用,形成TQM的组织框架,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单元之间的互动形成TQM的日常活动,再以PDCA循环制度来进行有序性推动。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0,(22)
为了探讨加工工艺对牛蒡-普洱茶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采用传统制备工艺,根据单因素分析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牛蒡-普洱配比等条件,测定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结果表明: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和配比都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在加热时间4h、加热温度75℃、牛蒡-普洱配比为1:1的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牛蒡-普洱茶膳食纤维提取率最高,为16.2%,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的交互作用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最佳工艺下获得的牛蒡-普洱茶含水率为7.65%,复水比5.44g/g。  相似文献   

16.
<正>云南天士力生物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天士力),由天津天士力集团于2008年10月在云南省普洱市投资设立,注册资本2亿元,云南天士力先后投资设立了天津天士力帝泊洱销售有限公司、吉林天士力帝泊洱矿泉饮品有限公司、江苏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科技有限公司、普洱市濮龙茶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现代生物普洱茶科技研发、生物普洱因子和即饮普洱茶饮料等系列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销售。  相似文献   

17.
<正>云南纳西泉食品饮料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私营企业,前身为班章老树茶厂,创办于1999年,主要生产加工红茶、绿茶、普洱茶。由公司加工的产品饼茶、沱茶、砖茶和普洱茶投放市场后,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和认可,其主要品牌"翠羽丹霞轩"和"茗山行"远销海内外。  相似文献   

18.
<正>勐海茶厂(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大益茶业集团旗下核心成员企业,坐落于世界茶树发源地、驰名中外的普洱茶之乡——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县城。茶厂1938年创建,并于1940年正式建成投产,是云南历史最悠久的专业化茶叶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19.
正普洱地处云贵高原西南边缘,哀牢山、无量山及怒山(余脉)三大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属于"边疆的边疆"。普洱,哈尼语中普即"寨"、洱即"水湾",普洱也就是"水湾寨"的意思。普洱曾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驿站,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地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产茶区之一。思茅故地热带中国的一路茶香行走茶马古道的起点便是  相似文献   

20.
《科协论坛》2009,(3):20-21
凤庆县地处云南省临沧市北部,县域总面积3451平方公里,辖5乡8镇,187个村委会(社区)。居住着汉、彝、白、回、苗等23个民族,总人口45.2万人。风庆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驰名中外的“滇红”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滇红”、“滇绿”60多个品种远销海内外,素何“饮誉中外、香飘万里”的荚誉。伞县现有茶园27万亩,产量1.5万吨:风庆还是“中国核桃之乡”。有500多年的核桃栽培历史,境内核桃种植资源丰富,仅雪山镇就有连片百年核桃园1600多亩,零星古核桃树31000多株。全县现有核桃种植面积110月亩,年产量1.3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