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曹刚  方晓红 《新闻界》2006,(5):17-19
多项研究资料表明,2003至2004年期间农村“土地维权”成为“三农问题”中最突出的问题。中国社科院专家在(200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指出:“近几年,农民上访中,土地问题已占首位。”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结果也证实中国农民维权重心正在发生改变。2003年8月刊2004年6月,中央某媒体观众电话声讯记录表明。在6万次(条)的信息中,“三农”问题居于首位,而其中所涉土地纠纷又为。三农”之首。  相似文献   

2.
闻平 《新闻三昧》2003,(6):32-32
北京某报日前刊登文章,在标题中说:“现行的土地承包经营模式只能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无助于农民奔小康,安徽‘一号议案’酝酿新土改”。这里把安徽“一号议案”称为“新土改”是个原则性错误。“土改”是个专用名词。它是专指我国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将地主霸占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这样一个特定政策、特定事物。由于土改是将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变为劳动者个人所有,就为其后土地集体所有、全民所有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黄小虎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认为,土地制度改革之所以目前没能取得实质性突破,主要掣肘是改革尚未触及政府经营土地这个深层次问题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公众对土地制度改革充满了期待。但是,近一年过去,土地制度改革并没有如预期中“轰轰烈烈”推进,甚至有学者质疑土地制度改革再一次被“架空”。  相似文献   

4.
杨全民 《大观周刊》2011,(33):51-51
土地权益是农民根本利益之所在,是直接关系我国农民以及农业、农村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可忽视。而忽视农民权益的农地制度安排,是导致我国农民土地权益流失的最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这本来就是国家的土地,现在征用过来也是无可非议的呀。”年轻的保定市杨庄乡乡长张广对本刊记说。这样的想法普遍地存在于很多地方官员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6.
鱼鳞图册是明清土地登记制度的产物,其所登载的田土形态、面积、科则、业主等信息反映了土地所有关系。明代鱼鳞图册不能反映地权变动情况,成为地籍败坏的死结。清代顺治朝始见在册批注土地买卖记录,康熙年间以“现业的名”详注地权变动,县级地政部门跟踪“佥业”归户,反映了小  相似文献   

7.
一部分主张土地私有化或者准私有化的学者以权利作为讨论土地问题的起点,又以权利建设作为解决问题的终点,从而建构了一个封闭的自我循环系统。如何拨开围绕着土地制度的诸多迷雾,彻底打破权利的神话,以真正理解中国农村地权的逻辑,这正是贺雪峰新著《地权的逻辑》最鲜明的指向。  相似文献   

8.
历代皇朝内部斗争与其说争夺国玺,莫如说争夺土地,农民起义根本原因是农民想争取土地。因此封建皇朝为巩固已取得的政权,无不在土地制度、土地管理上力求安定民生。 兰溪土地建档列入碑刻的是宋绍定初(公元1228年)重修“经界”碑记。“经界”是两浙盐运使提出和制定、并经过皇朝批准的“经界法”,它以查清农民的土地田亩,确立基界,画出田形的四至……达到税负公平和抑止豪强霸占及地主兼并。该碑记录范围有水田、  相似文献   

9.
中国土地改革 临界点——酝酿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最严重的经济、社会、乃至政治问题,均直接、间接地同土地制度相关。中国现行土地制度逐渐逼近必须进行根本性变革的临界点。形成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与土地有关的几乎所有主体,从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到城市郊农民,市民,以及普通乡村的农民,似乎都存在违犯现行的土地法律、法规、政策的冲动。一项制度如果到了如此程度,就说明制度本身出现了问题,解决的办法惟有“变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当前的“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法学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社会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的问题。虽然学术界针对“三农”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但是,笔者认为,从历史中寻找开启我国农地制度困境的钥匙,是一个富有创新性的视角。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罗马法之永佃权制度、日尔曼法之马尔克公社土地所有权制度以及中国固有法之永佃制和一田二主制度。笔者认为,这些宝贵的历史素材对解决我国目前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把根留住     
在中国,没有人会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从“均田免粮”,到“打土豪,分田地”,再到“联产承包责任制”,无一不是围绕土地来做文章,把农民紧紧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从而达到或夺取政权或执政兴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金守鸣 《编辑学报》1993,5(1):44-47
长期以来,我国土地面积一直沿用“亩”(市亩)等市制计量单位,与国际上通用的土地面积单位不一致,换算又十分麻烦。由于土地面积计量单位的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比较复杂,国务院在1984年2月27日发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中确定:“农田土地面积计量单位的改革,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改革方案,另行公布。”后来,随着法定计量单位的全面推行,长度法定单位“米”和面积法定单位“平方米”以及它们的倍数单位得到广泛应用,现实国家版图、地区疆域使用平方公里,耕地面积、林地、草地面积使用公顷,建筑用地包括农村计算宅基地使用平方米,为改革市制土地面积计量单位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信息快递     
《湖北档案》2008,(11):47-48
宜城市档案局充分发挥土地承包档案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见证作用,实现了土地流出流入两放心,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从农村土地第二轮延包开始,官城市档案局便着手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的征集、整理和规范建档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改革方案中,土地制度改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征地制度以及建设用地增值收益的分配变革;二是农村承包土地使用权合法流转的问题。二者核心目的都是使农民收入有显著提高。若实现得好,这轮土改也将为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经营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在改革开放后,经历了内部社会经济转型和外部环境推动的双向、激烈演进过程,城市外部空间的迅速扩张和内部空间的剧烈重组在同时进行。“拆违”涉及到城市土地再开发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方方面面,“拆违”和城市土地再利用都属于现代城市更新中的一部分,在“拆”之后,更重要的是土地再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开始,全国闲置土地整治大幕拉开。出现大量“地王”是谁的错?除了将板子打向开发商之外,作为主要获利者的地方政府也应该受到处罚,吐些土地赢利出来。  相似文献   

17.
加强林权档案管理巩固发展林改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渝  王钰 《四川档案》2010,(3):40-4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国继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在土地使用制度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2007年,广元市利州区被省政府确定为四川省10个林改试点县(区)之一后,我们认真贯彻《四川省林业厅和四川省档案局关于印发〈四川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把做好林权改革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18.
我们知道,中国革命成功的起点是土改,让广大农民获得土地,从而天下归心,中国改革成功的起点则是分田到户,对人民公社运动拔乱反正,把土地的部分产权归还给农民,而现在,我们显然是已经到了启第三次土地革命“现代土地产权制度”的时候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闻周刊》2006,(8):10-10
广东的“土地新政”日前迈出了最新的一步:广东境内段公路土地征用将在“十一五”规划的5年中尝试“农民土地入股”,其中第一个试点是即将开建的韶赣高速粤境段以及莞惠高速东莞段。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土地制度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对于中华农耕文明来说,土地和土地制度问题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与江山社稷和人民福祉息息相关。几千年持续不断的历史演变中,土地制度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政治稳定中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积淀的许多重要历史经验至今仍很有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