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用J1201学生电源、50Ω滑动变阻器、原副线圈、J0401型电表做如图1所示的电磁感应实验,效果不如人意。具体表现:接通开关,在未滑动变阻器时,电流表(G)指针不指示在"0"处;在快速滑动滑动变阻器时,G表指针偏转幅度小,可视性不强。从而造成实验失败。对此,  相似文献   

2.
正在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四章第7节通过分析电表线圈骨架在磁场中运动产生感应电流,该感应电流受到磁场的作用力(安培力)阻碍了线框的运动,提出了电磁阻尼的概念。随后,在"做一做"栏目中例举了用手晃动微安表,观察指针相对于表盘的摆动情况。用导线将微安表的两个接线柱连接在一起,再次晃动表壳观察指针相对于表盘的摆动情况。设问为什么灵敏电流表在运输时总要用导体把两个接线柱连接在一起?[1]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新课标《物理》(选修3-2)中有一个探究感应电流方向的学生随堂实验。为了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事先要做好两项准备:一是弄清电流方向与灵敏电流表指针摆动的关系。只要用一节干电池和若干导线搭接一下电流表正负接线柱,一般马上可以得出电流从电流表正极流入,指针向右摆  相似文献   

4.
充分发挥投影电表在演示实验中的作用江苏省海门市包场中学郁晓辉在高中物理第二册第六章中有一重要的演示实验—电磁振荡。当利用演示电流计(或灵敏电流计)进行实验时,效果很不理想,有时只看到指针只向单方向摆动一下。本人在不改变电路的情况下,对各个实验环节进行...  相似文献   

5.
一、对自感现象演示实验的改进 高中物理教材中关于自感现象的实验一般都按图1所示的电路进行.在接通K时,观察灯S_2比S_1先亮,过一会两灯才达到相同的亮度。为了让学生观察得更清楚些,应使S_1发光滞后的时间延长一些,而这个时间是由自感系数和本支路的总电阻决定的,τ=L/D。这就要求有足够大的自感系数和足够小的电阻。而L=μn~2V,要增大L,一是要有较高的导磁率,二是要增大单位长度上线圈的匝数,三是要有较大的体积,而减小R,必须选用较粗的导线绕线圈,我们知道这是相当困难的。  相似文献   

6.
1教具装置图(图1)图12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本教具利用改造的USB声卡作为数据采集器,通过自编的数据采集软件采集、显示、分析采集到的LC振荡电路的电流、电压波形,可直观地观察电磁振荡实验现象,并可定量分析电磁振荡  相似文献   

7.
磁天平     
1 仪器装置图 (如图 1 )图 11 永磁体  2 左天平盘  3 线圈  4 接线柱2 仪器特点及用途( 1 )特点 :本教具可根据已知的线圈长L、测得的电流强度I和磁场力F =mg,实现研究磁感应强度定义式B =FIL,改变了教材通过推理得出结论的抽象作法 ,使学生更易于接受 ,理解更加深刻。( 2 )用途 :本教具通过改变线圈长度和线圈中的电流强度可得出 :在磁场中某处 ,FIL跟IL无关 ,是一个恒量。在磁场中不同的地方 ,比值可取不同的值 ,但仍然跟乘积IL无关。这个比值越大的地方 ,磁场对垂直放入的同一通电导线的作用力越大 ,表示那里的磁…  相似文献   

8.
现行高中物理课本,在研究自感现象时,安排了两个演示实验.即通电时的自感现象,和断电时的自感现象,见图1和图2.这两个实验在说明当导体(线圈)中电流通、断电时,导体(线圈)本身产生感生电  相似文献   

9.
1 实验设计( 1)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 磁场对通电线圈作用的实验改进①蹄形磁铁 ;②漆包线制成的线圈 ;③铜板可避免被磁铁吸引 ;④电源 ;⑤开关 ;⑥导线 (把漆包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直导线上 ,两根直导线可用空的圆珠笔芯穿起来 ,注意两头不要碰到 ) ;⑦空的圆珠笔芯 ;⑧木板( 2 )线圈的两侧分别涂上不同颜色 ,便于观察区别。2 操作步骤及现象( 1)按图 1组装好实验装置 ,把线圈竖直放置。( 2 )合上开关 ,由于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 ,从而使线圈转动。( 3)把蹄形磁铁的N、S极交换一下 ,通电后发现线圈的转动方向与 ( 2 )相反。( 4…  相似文献   

10.
检修遥控器时,如没有相对应的实物(比如电视机、VCD等)测试,多数是用收音机来判断好坏。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有时会引起误判。现只用两只元件即可自己动手做一个遥控器检测仪,不管是什么型号的遥控器都可检测其好坏,效果很好。如图1所示:图1  图中D是一个红外接收管, 是一只0~2 0 0 μA的电流表。使用时,将D置于背光方向,将修好的遥控器对准D(越近越好) ,按动任一按键,如果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遥控器已修好,如果指针不动,说明遥控器仍有故障。另外,该测试仪还有一个用途,即当用电器出现不能遥控故障时,可用它来判断是遥控器本身故障…  相似文献   

11.
用瑞利干涉仪测量空气在不同压强下的折射率要注意除回程误差,本文提出几种消除回程误差的方法。 原理如图1,A为光源,L_1、L_2为凸透镜。T_1、T_2是长度相同(L=10cm)的两根玻璃管。C、D为性质相同的两玻璃块,称为补偿器调节转盘(未画出)可使D偏转一定角度,E为视场屏幕。  相似文献   

12.
边玩边学     
《阅读》2005,(12)
词汇联想题如例所示,请你联想出与图有关的单词(至少两个),再用它们造个句子。注意,不要写出图中物品的名称。例:read/study/school Every dayIread booksatschool.趣味拼图下面方框内有几个不规则的图形。你能不能两两相加,说说形成了哪些图形吗?2.①A E=a square②G B=a circle③J I=a triangle④L H=arectangle⑤F C=a star⑥K D=a diamond⑦M N=an oval本期“边玩边学”答案边玩边学  相似文献   

13.
1教具装置图(见图1)如图1所示,俯视反光镜,可以看到月球模型的样子,转动连接板,可以看到月球模型白色的一面发生连续的圆缺变化;转动指示盘,使中间的指针指向月球模型方向,指针所指底板上相应的日期刻度即为当天月龄,时间刻度即为当天月球上中天时刻,两侧指针所指时间刻度即为当天月升、  相似文献   

14.
高中物理实验是教材中的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是恒定电流一章中的实验问题在历年高考中更是受到命题者青睐.就恒定电流实验而言有“测量金属的电阻率”“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练习用多用电表”“伏安法测电阻”这几个实验.就实验原理、实验过程而言学生已较熟悉.但经过多年的高考情况统计,学生正确理解和全面落实《考试说明》中对实验能力“三会一理解”的要求仍有差距.考试的得分率是比较低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固然随着考试形势的发展,要求学生能力的实验题增强给学生造成一定的难度是其一,但我认为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教学中缺乏必要的归纳、总结,而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造成的.比如,1997年高考题:“某电压表的内阻在20~50千欧之间,现要测量其内阻,实验室提供下列可选用的器材①待测电压表(量程3V)②电流表A_1(量程200μA).③电流表A_2(量程5μA)④电流表A_3(量程0.6A)⑤滑动变阻器(最大值IKΩ)③电源ε(电动势4V)电健K,求(a)所提供的电流表中应选用哪个仪表(b)为了尽量减少误差,要求测多组数据.试在方框中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如图1)”.此题不是书中原题,它要求学生应用学过的实验方法,实验原理来解决问题,但经过对学生试卷的分析看出学生对选材与选  相似文献   

15.
一、仪器装置图及设计原理本装置如图1所示,利用通电线圈6一边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与弹簧8的拉力产生一对力矩平衡原理,将安培力进行放大,并将弹簧微小的直线伸长量通过圆轮(在力显示板2背面)转换为指针的角度变化量,将力再次加以放大显示在刻度板上。图1 1.底座 2.力显示板 3.角度显示板4.磁体 5.平衡指针 6.线圈 7.平衡板8.弹簧 9.形支架 10.开关 11.接线柱图2二、特点和用途1、特点:本教具具有结构明了,操作简便,灵活可变,现象明显,直观可靠,可见度大,准确度高,重复性好,一器多用等特点。能很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具有较…  相似文献   

16.
1 对电流表内阻测量方法的一点改进。物理新教材(必修加选修)中,《把电流表改装为伏特表》的实验要测量电流表的内阻rg,课本第260页采用的是图1a的电路来测定电流表内阻。用这种电路测量的内阻往往误差较大,因为在接入R′后,总电阻减小,干路中的电流总要有所增大。要使测量误差较小,实验中要求R比R′大很多,而在实验室又很难找到阻值很大的电位器。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笔者在辅导学生实验时,改进为图1b的电路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17.
全电路欧姆定律实验中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时,众所周知对器材的要求是:1.电压表内阻应尽可能高。2.电流表内阻应尽可能低。3.电源的电动势在实验过程中要尽量稳定。为了达到以上要求,常见方法是:(1)电流表"外接"或"内接"实验结果是不一样的,适当选择线路可减小误差。这一方面已有很多论述。(2)为了使电源电动势稳定,最好的办法是实验中选用尽量小的电流(电流愈大极化作用愈剧烈,电动势也就不稳定)。但又必须有适合电流表较准确读数的电流值(一般要求在量程内约三分之二左右)。但是实际上电流表量程和内阻很难兼顾。如J0401-0403演示电表…  相似文献   

18.
DNA分子的复制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密码子是信使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在这部分知识中,涉及到一些有关碱基计算的问题,在做这些题时,学生极易出错.本文把有关碱基计算的问题归纳成几种类型,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碱基计算的规律和方法.1.某DNA分子,已知任何一个碱基的含量,可求出其它殖基的含量.例:已知某DNA分子,其中 A二 a%,则 G、T、C分别等于多少?解:根据 T=A,得 T=a%则△十T=Za%∴ C+G=1-2a%∵C=G=1/2-a%2.求碱基比例.DNA双链的组成,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就有:A+G/T+C=A+C/T+G=1,而A+T/G+C不一定等于1,可得这样一条原则:在DNA双链中,等于1的碱基比C+T/G+A=1,在两互补链中互为倒数;在双链中不等于1的碱基比A+T/G+C≠1,在两互补链中比值相同.例:某生物的一条DNA分子中基因Y的一条链上C+T/G+A=0.4,基因R的一条链上A+T/G+C=0.8,那么它们互补链上相应的碱基比分别是:A、0.8 0.8B、2.5 1.25 C、0.4 1.25 D、2.5 0.8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中安排了铜-锌-稀硫酸原电池的实验。主要方法是将实验室的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导线中间接入一个电流表),平行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观察现象。按书上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电流表指针偏转明显,铜片表面有气泡,锌片表面依然有大量气泡。  相似文献   

20.
1 背景分析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自然科学课本 (试用 )》的第三册《第四章电磁铁》这一节中有一段关于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影响因素的概念性知识 ,这一内容理论性强但没有演示实验 ,因此在实际上课时一般实验室采用了原中小学通用教材《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 (试用本 )物理第二册》中《第十章电磁现象—电磁铁》一书中的一个演示实验。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1 蓄电池 ;2 滑线变阻器 ;3 螺线管 ;4 演示电流表 ;5 电键 (开关 ) ;6 弹簧 ;7 钩码按图 1所示给螺线管通电 ,铁块受到螺线管的吸引使弹簧伸长 ,调节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