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国是亚洲最早发现艾滋病病例的国家,也曾是亚洲艾滋病感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自1984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例至2000年底,泰国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累计达98.4万人,因感染艾滋病而死亡的人数已达28.9万人。仅2001年就有2.9万人感染了艾滋病。艾滋病现在已经成为导致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物教学》2006,(6):33-33
自1981年世界上第一例病毒感染者在美国发现以来,“艾滋病”已成为让全人类闻之色变的词汇。仅仅25午时间,艾滋病已蔓延全球,夺去了2 000多万人的生命。截至2005年底的统计数据,全球共有4 000多万人感染艾滋病。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的性教育已成为全社会所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由于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当前,低龄化性行为的发生率呈增长趋势,艾滋病在我国离青少年也并不遥远。学校对在校初中生适时适度适量地进行科学的性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一、性病与艾滋病威胁着青少年自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期。2000年全年有30个省报告检出HIV/AIDS共5210例(AIDS计233例),报告者中20—29岁年龄组感染人数占51.9%。艾滋病病毒除了血液传播以外,其次为性传播,而且比…  相似文献   

4.
为期6天的第十三届国际艾滋病大会7月14日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落下帷幕。会议的主题是“打破沉默”。全世界1981年首次发现艾滋病人以来死于该病的人数已达1880万。发展中国家是艾滋病的重灾区,全世界艾滋病感染人数约3400万,其中2500万在非洲。占世界人口 10%的非洲,艾滋病人和病毒携带者却占全球的70%以上。非洲每年死于艾滋病的人数比死于战乱和自然灾害的人数多10倍,艾滋病已经成为头号杀手。受其影响,非洲国家的人均寿命将大幅度下降。到201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均寿命可能降至30~40岁左…  相似文献   

5.
有“世纪瘟疫”之称的艾滋病,自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首先被发现后,已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其中自然也包括中国在内。艾滋病的流行,不仅是个卫生问题,更是个社会问题,将直接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国家兴衰与民族兴亡!1985年中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迄今艾滋病在中国  相似文献   

6.
2002年7月2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表了《2002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1年,全球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已逾4000万。亚洲的疫情变化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总的感染人数已达660万,仅次于非洲,居全球艾滋病排行的第二位。由于亚洲人口占世界一半以上,因此,未来10年内,亚洲很可能取代非洲成为AIDS最大的受害者。  相似文献   

7.
1“青少年——迎战艾滋病的生力军”是1998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据报导,自1982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迄今已有210个国家和地区发现艾滋病疫情。截至1998年底,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毒感染者累计已达3340万,平均每天新增感染者16万人,发展速度令人吃惊。非洲、拉美、亚洲的蔓延速度也很快。亚洲朋年代才出现这类病例,可是到1992年,病人就达4万例。到目前为止.艾滋病在全球的流行速度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联合国宣布,到2000年全球的艾滋病患者将达到1200万到1800万。自艾滋病流行以来,全世界已有1390万人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仅1998…  相似文献   

8.
《辅导员》2008,(11)
12月1日自1981年12月1日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现至今,20多年间,艾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为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团结一致共同对抗艾滋病,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每年  相似文献   

9.
我国1985年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人,短短几年已进入艾滋病快速增长期,2003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近84万人,其中艾滋病患者约8万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分布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青壮年为主,大多在农村。从艾滋病传播和流行的规律看,中国艾滋病疫情已经处在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大面积扩散的临界点,防治形势非常严峻。已报告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绝大多数为农民,艾滋病患者中,15岁到29岁的约占60%,农村年轻人正成为艾滋病最大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0.
范雪梅 《生物学教学》2002,27(11):29-30
艾滋病被称为“二十世纪瘟疫”。自从 1981年在美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以来 ,全球已有 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或流行艾滋病。据有关组织统计 ,世界每天有 15 0 0 0例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有 80 0 0人因艾滋病而死亡。据统计 ,我国到 2 0 0 0年底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人数已超过 6 0万。艾滋病已经遍及全国 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鉴于这种情况 ,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艾滋病 ,做好预防措施。要做好这项工作 ,就要首先知道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情况。为此本人对我校初二年级学生做了一次以“你对艾滋病了解多少”为…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AIDS)已在全球广泛蔓延,其传播速度十分传人,我国已发现不少病例。目前无彻底治愈艾滋病的特效药物和适合预防的疫苗。本文针对艾滋病的危害及传播途径,提出预防艾滋病的主要措施,以提高公民的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症 (AcquiredIm munodeficiencySyndrome ,缩写为AIDS) ,是人类免疫缺陷病病毒 (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缩写为HIV)感染人体免疫系统引起的。自美国 1981年发现并报道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以来 ,至 1999年 12月 ,全世界HIV感染者已达5 310万人 ,并且 ,现在它正以每天 1.6万名感染者的速度蔓延。HIV感染者短则 6月 ,长的达 10年以上发展成为AIDS病人。艾滋病的死亡率很高。自 1981年以来 ,关于AIDS的记载表明 ,60 %的病人在…  相似文献   

13.
吴浩 《中学生物学》2001,17(3):28-28
艾滋病自1981年被人类发现,它犹如瘟疫一般在全球肆虐,已夺去一千多万人的生命,至今人类尚无对付艾滋病的药物,惟一的办法只有预防.为了提高人们的警觉,自1988年起每年的12月1日被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并且每年都会有一个主题,它们分别是:  相似文献   

14.
《成长》2006,(11):10-11
自1981年美国公布世界首个艾滋病例以来,艾滋病就成了威胁人类生存的“世纪杀手”,在全世界艾滋病死亡人数已达2500万的今天,艾滋病向一般人群扩散的态势仍在继续,我们青年人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4年7月公布的数字显示:目前,全世界每天有大约6000名青年人感染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将成为“青年人疾病”,在15至24岁的青年人中广泛传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前几天,美国炸出冷门,前世界冠军,美国的跳水“王子”洛加尼斯,也成了“艾滋病’病毒的携带者。并且在汉城奥运会前就已发现。听到这一消息的人们,无不为美国这个标榜最“美”,最“好”的国度而感到羞愧:怎么尽出这种人?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对人类带来极大的威胁。目前在我国流行趋势倍增。艾滋病可防而不可治,发病原因主要为性生活紊乱和血液传播。大学生中已发现艾滋病例,对大学生进行性科学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自1985年我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患者长期处于社会排斥与社会隔离之中,他们饱受歧视与压抑,成为丧失部分权利和地位的"身份受损"群体——污名群体.本研究对北京市某高校部分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认为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成长阶段以及影响性知识、艾滋病知识获取的主客观因素显著干预高校学生对于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并指出艾滋病的"内部可控性"和"消极符号化含义"对延续艾滋病患者群体污名化处境具有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7月6日发表的报告指出,全球艾滋病感染者已达3800万。目前,治疗艾滋病没有特效药,全世界已有200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在非洲地区,有的国家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已达35%以上。亚洲的感染者已达740万,并以每年约100万的速度增长。艾滋病成为了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确认的艾滋病感染者约84万人。艾滋病对青少年影响非常严重,我国艾滋病感染者中20岁至39岁的感染者占82%。温总理发表文章,号召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坚决遏制艾滋病在我国流行和蔓延。艾滋病通过性行为、以静脉注射吸毒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在目前尚未研制出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物及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的情况下,积极开展以预防艾滋病为主的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AIDS)自1981年在美国首次发现以来,在全球已呈蔓延趋势.目前,艾滋病在我国呈快速传播的趋势,已经处在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大面积扩散的临界点.因此,及早对公众尤其是在校学生进行防艾知识宣传,以预防为主,在学生中形成健康、积极的防艾态度,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与误解,带动身边的人积极防艾,进而形成全社会正确对待艾滋病、积极防治艾滋病的氛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