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电视民生类节目受欢迎 电视民生类节目大多对贴近百姓生活的社会新闻与焦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度报道,并以鲜明的地方性和生动的可视性培植着观众对媒体的信任.电视民生类节目为何受到关注,取得成功呢?这要从2002年1月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节目开播说起.这档节目从播出第36周开始,名列南京地区电视节目排行榜第一名,创造了国内地方电视新闻收视奇迹.《南京零距离》取得成功之后,各电视台也随之争相效仿,民生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而后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民生类节目成为很多城市电视台的重点栏目之一,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上海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以海派文化为背景,服务都市居民、引导时尚潮流,其内容广泛、形态多样,充分显示出时代性、地域性、实用性、娱乐性等特质,某些栏目还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力.然而,风光背后,依旧危机四伏.本文将结合笔者对200位观众所作的<上海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收视调查>,对该类节目进行全面梳理,以期提高节目的传播质量.  相似文献   

3.
浅谈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引进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尚琳  赵辉 《今传媒》2012,(7):124-125
如今电视节目制作者一项必备的要素是弄清观众到底需要什么。只有真正吃透观众收视心理,节目才能一炮走红。从近五年电视观众市场变化看,观众收视喜好一是民生概念要求贴近,二是个性化需求越明显。各地生活频道的开播为生活服务类栏目提供了平台。目前我国已有30余家中心城市电视台开办了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活频道也成为越来越有影响力的频道。如何借鉴成功经验,在地面频道做好生活服务的内容,在引进基础上进行创新是生活类节目关键和重点。  相似文献   

4.
孟楠 《记者摇篮》2009,(10):59-59
当电视机中大量的民生类节目冲击人们的眼球时,百姓人家的身边事、烦心事、热点事在荧屏上“情景再现”,它们以叙事方式、鲜明节奏、明快画面等制作手段,赋予了民生类节目以人文时尚的色彩,占据了除新闻、娱乐节目以外的收视榜首。人们对民生类节目的需求愈大,鉴赏评判的水平亦愈来愈高。大众的接受习惯和审美需求,成为电视人的追求。而作为民生类电视节目元素之一的画面剪辑亦成为电视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洪威 《新闻传播》2008,(2):20-21
众所周知,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新闻节目是相当多都市类媒体提升收视率、争夺市场份额的强有力武器。以CSM媒介研究2007年10月30日城市电视节目收视率排行数据显示,在九大类节目收视率份额中,新闻类份额高达27%,仅次于电视剧类的34%,位列第二。而在新闻类节目方面,30座城市里有12座城市的12档民生新闻节目进入收视率前三名。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民生"类栏目都是各大媒体的收视"王牌"。实践证明,哪家媒体的新闻宣传对民生关切更到位,观众对哪家媒体的认知、喜爱和信任程度就会越高。"关注民生"既是新闻宣传"三贴近"的具体体现和落实,也是增强电视节目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途径。关注民情更要服务民生。地方电视台应发挥自身优势,增强服务意识。节目要从"关注你"到"帮助你",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帮助,排忧解难,这样的节目才能好看、好用,观众才离不开、抢不走。多采用平民化的视角和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相关信息,提供生活参考。如在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民生新闻被视为电视界冲出的一匹“黑马”,至2006年全国已有20多家省级电视机构开设了此类节目,并很快成为当地收视率和收视份额最高的电视节目之一。但是,民生新闻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节目内容肤浅、结构散乱;有些节目夹杂一些色情、暴力、低俗等负面话题;有些节目采用夸张的叙述方法和虚构的报道方式等等,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初,民生新闻勃然兴起。民生新闻以其以民为本的理念、口语化的叙事风格以及新闻特有的本土化等优势牢牢地抓住了观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收视神话。但就在民生新闻高歌猛进之时,其自身的局限性也显露出来,节目形式雷同,存在跟风、模仿现象;节目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缺乏对事件进行深入的挖掘和  相似文献   

9.
2002年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在全国开始出现,十年时间,民生新闻从迅速地聚集观众的注意力,形成收视高峰,并在人们的议论、肯定和批评中不断持续发展,至今依然位于各电视台收视榜首,创造了民生新闻独有的收视奇观.在电视竞争激烈,各种节目模式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面下,民生新闻在各地的电视节目收视中经十年而不衰,其中确实有着它必然的发展因素,值得我们关注并予以总结.这种因素在笔者看来,就是一种对新闻的回归与自我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类技术也在飞速地向前发展。而在我国电视节目中,服务于大众生活的生活服务类的节目最近几年大放异彩,电视节目市场的占有率也不断攀升。但是,由于生活中人们所遇到的问题往往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这类节目所播映制作的内容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节目的受众率。而本文便从内容选择和节目的展现方式上来探求此类节目求得更多观众喜爱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由于社会浮躁的影响或利益趋动等因素,再加上某些节目主持人综合素质跟不上,民生类电视节目的内容、质量与受众的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笔者以民生类电视节目重要性、节目主持人社会责任及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视频道制的实施,每个省、市都拥有多套电视节目,除了以新闻类节目主打的新闻频道外,随着“以人为本、民生关怀”理念的深人人心,开办民生类电视频道和栏目成为共识.一时间,民生类的电视栏目异军突起,关注生活点滴、关注家长里短、关注最基层的声音,在这其中,一种以评论为主的民生节目备受喜爱,它依靠个性的主持人、依靠犀利的语言风格、依靠切中实际的点评形式,良好的收视业绩,使媒体纷纷跟风效仿.打开电视,无论是省级卫视还是市级电视台,电视评论声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13.
电视节目包装对于节目形象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节目包装是电视节目发展的必然需要,是电视节目成熟稳定的标志。"同质化"的今天,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进行有创意的包装是赢得眼球经济的必要策略。科技与思维的完美融合,可以使节目包装提高栏目品味,增强栏目识别度,突出栏目风格。  相似文献   

14.
郭明杰 《新闻前哨》2013,(11):74-75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的新闻,受众多为普通百姓。为满足百姓收视需求,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侧重报道与百姓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选题。电视节目解说词需要充分考虑观众接受信息的习惯,语言简明通俗,明白晓畅,富有口语化,更多地采用与采访对象互动对话的形式,充分调动观众参与节目的热情和收看心理,呈现出平民风格。  相似文献   

15.
每一个电视节目都有它特定的收视群体,对于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来讲,它因其向广大观众传播知识、指导生活、陶冶情操、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特性,越来越受观众朋友的喜爱,在如今的电视荧屏上也已成为重要的节目类型之一。随着  相似文献   

16.
专家在情感类援助节目中的角色定位及其偏差情感类援助节目是继民生新闻之后兴起的又一民生类的电视节目,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节目增设心理学家、法律专家及媒体人等各领域的专家出谋划策,援助当事人化解家庭矛盾和情感,情感类援助节目中的专家从以往的谈话节目中只是作为点缀,而变为节目中的重要元素出现,专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陈赛 《新闻窗》2014,(1):90-90
近来,荧屏兴起一股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热,几乎每个电视台都有至少一档以生活服务为宗旨的电视栏目。这类节目的本质要求此类节目的主持人要更加地专业,同时也要起到引领观众的作用。我们常见这类节目的主持人能够亲自示范亲自展现某种技能;再如某些情感类节目主持人还充当着分析和提供建议的心灵导师的角色。因此,需要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人明确自己的职责,把自己肩负的任务做得深入,做得更专业。  相似文献   

18.
电视民生新闻将成历史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民生新闻成为电视新闻实践和研究最热闹的现象之一:此类节目经历了从推崇备至、收视高昂到深受诟病、收视下滑的变化;学界对其定义众说纷纭,有节目类型说、新闻体裁说、传播理念说、新闻范式说等等;对于它将何去何从同样说法不一.面对纷繁复杂的现象,从我国转型社会的特点和民生新闻的实践逻辑出发,或许有助于绕开概念的争论,抓住其本质,看清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刘毅 《新闻窗》2010,(1):104-105
进入21世纪以来,媒介市场化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媒体为了寻求更多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纷纷对各自的传播形态进行改革。在此形势下,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收视需求、实现媒体区域化传播,逐渐成为电视节目制作的方向。例如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方言电视节目的制作等,给地方台节目传播增添了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20.
胡焱 《记者摇篮》2012,(6):85-86
近年,各个电视台陆续推出了一大批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喜闻乐见的生活服务类的电视节目,深受观众欢迎。生活服务类节目成为一个电视台节目的重要构成,如何办好这类节目,也就自然成为业内人士和普通百姓共同关注的问题。一、选准定位是办好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