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正方形     
《教师博览》2006,(6):29-29
老师举起一张纸,问学生上面一共有多少正方形。他们说出了正确答案“6个”。老师再一次举起这张纸,问学生上面共有多少正方形。“8个”,他们答道。这回他们又答对了。那么这张纸上到底有多少正方形?6个还是8个?(答案见下期)数正方形  相似文献   

2.
在一些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一种“大合唱”,有的老师似乎也很喜欢这种“大合唱”。即是:教师发问后,要求学生齐答;教师一次又一次地问,学生一声又一声地答。整个教室里老是回响着“对不对?”  相似文献   

3.
“学者先要会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此二语道出了“做学问”与“学发问”之间的关系——只有学会发问才能做好学问,才能称得上有学问!我们很多的语文教师,已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且试图从教学上加以改进,以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于是,在语文课堂上,时常出现这样的情景:老师的问题层出不穷,一环套一环,一问追一问,老师总是装着一脑袋问题走进课堂,由主导的“灌输”演变为主导的“发问”;学生从主体的“被灌”演变为主体的“答问”。  相似文献   

4.
课堂小品     
咬手一节理论课上,老师问:’非洲人酌皮映像什么颜色?。一位同学马上答遵:’像巧壳力。。老师又问:。现在非洲人为什么流行吃白巧克力?。同学们异0同声地@答:’固为他们怕咬手。。聪0})酌学生物理课上,老师正在讲振动和共鸣.为让学生理解,老师提问道:。如果赣鞠鱼塘扔一块石头,会发生什/厶现象?’学生异0同声地@笞:’罚款s元』。补课老师:。从今天起,赣给你补课,以后不誊再把时-。]都放在扑克牌上了。”学生:”是。”老师:”十加三等于多少?”学生:”老(I”抽象画向美术教师交作业。j.一位学生只交了一张白纸。老师问:“画呢?”学生答:“这…  相似文献   

5.
两个木头疙瘩清末,兴起新学,不但教授语文,也讲算术和其他课程。有个教师问学生:“一加一是多少?”学生答:“三。”老师生气地说:“你真是个木头疙瘩!比如说吧:你和我是几个?”学生答;“两个木头疙瘩。”两个木头疙瘩...  相似文献   

6.
先声夺人。我在讲《一次大型的泥石流》时,首先就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目前世界上百米赛跑的冠军成绩是多少吗?”学生一听这个,马上就来了兴趣,同时心里又在犯嘀咕,这跟泥石流有什么关系呢?紧接着,我趁热打铁,问:“你们知道泥石流的最大流速是多少吗?”最后再把这两种速度作比较,学生对泥石流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范剑鸣 《江西教育》2004,(15):88-88
一天,初三政治复习课上讲到了“民族自尊心”,我自然而然地发问:”你们学过鲁迅的《藤野先生》吗?”学生的回答却出乎意料——“不知道!”“初三不是有这篇课文吗?”我问。“老师不上。”学生说。  相似文献   

8.
上课开始了。教师出示了一块方形蛋糕,用小刀平均切成两块,问:“取出其中之一块,是这块蛋糕的多少?”学生答:1/2块。教师又出示长方形纸片,对角折成两个三角形,问:“其中之一是长方形的多少?”学生答:1/2。接着又出示长方形纸片,用粉笔划成三等分,问:“取其二份,是长方形的多少?”学生答:2/3。又拿出圆纸片,分为四等分,问:“取其中一份是圆的多少?”学生答:1/4。“分成六份取一份呢?”  相似文献   

9.
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的思维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习。新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但数学问题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很抽象,很难理解。刚开始,我请学生看图提一个问题,有不少学生不问自答,如:图上有4棵树,树上有9只鸟。怎样才能让学生体验什么是问题呢?我采用“走出去”的方法,即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观察、提问。到校园里走一圈,让学生认真观察校园里有什么,有多少。回到教室后,我先问:“学校里有几个滑梯?”学生齐声回答有7个。我接着问:“你能向同学或老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有了现实体验…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的传统教法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这样时间一长,学生听着、答着犯困,便或玩、或打盹,或者思想开小差,于是大家在教改中大声疾呼: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地位,改变被告诉、被灌输、被训练的地位。怎样改变 ?我们想出的一招就是:“换个思路备课”。比如教《太阳》这篇课文,老师备课不是像以往那样备自己讲的内容,也不是备自己“问”哪几个问题,而是想,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通读懂,还要提出自己乐于解决的问题。于是教师在备课时备了这样一个自学提纲在课堂上出示:   1自读课…  相似文献   

11.
轻松一刻     
做好事老师问两位学生:“你们今天有没有日行一善啊?”两个学生齐声答道:“有啊!”老师问:“做了什么事?”学生:“我们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老师:“噢,很好,但是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为什么要两个人呢?”学生:“因为那位老太太本来不想过马路的。”  相似文献   

12.
小学三年级自然课: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过程: “水,我们天天喝,天天用,可一些性质仍没注意到。不信,请看实验。”富有教学经验的罗老师用装满红色水连着玻璃管的烧瓶做实验。“把烧瓶放在热水里会出现什么现象?”老师问。“烧瓶会变热。”“里面的水也会变热。”学生答。“那我们试一试。”老师说。一试,试出了“怪”。学生们兴奋地嚷:“水会顺着玻璃管往上跑!”“这说明了什么?”老师问。“水增加了。”学生答。“是不是你们加进了水?”“没有啊。”“那水怎么往上升了?”学生们张着嘴答不出。“给你们5分钟,小组讨论一下。” 5分钟以后,老师问:“明白了  相似文献   

13.
某市某学科优质课竞赛在一所小学举行,课堂精彩不断,师生配合默契,学生热情回答问题,教师声情并茂,很多学生语惊四座,师生和谐令人信服。这堂课赢得了许多评委的赞叹!听课之余,我想到了调查一下学生的情况。问:小朋友,你们都是一个班的同学吗?答:是,我们都是一个班的。问:你们班一共有多少人?答:我们班有54人。不是,是60人。问:那个说“我们生活在阳光下,我们生活在花园里”的男孩叫什么名字?是哪个班的?答: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他好像是三班的,我是一班的。问:那你和他不是一个班的?答:是啊,我们六个班一个班选10名最好的。老师才不会让那些笨…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堂小学三年级的自然课。上课的罗老师是学校的副校长。“水,我们天天喝,天天用,可一些性质仍没注意到。不信,请看实验。”罗老师用装满红色水连着玻璃管的烧瓶做实验。“把烧瓶放在热水里会出现什么现象?”老师问。“烧瓶会变热。”“里面的水也会变热。”学生答。“那我们试一试。”老师说。一试,试出了“怪事”。学生们兴奋地嚷:“水会顺着玻璃管往上跑!”“这说明了什么?”老师问。“水增加了。”学生答。“是不是你们加进了水?”“没有啊。”“那水怎么往上升了?”学生们张着嘴答不出。“给你们5分钟,小组讨论一下。”5分钟以后,…  相似文献   

15.
现在有人说高中学生是最苦的一个群体。记者在海口市部分中学采访,也听到老师们谈到学生课业负担重。一位高一年级班主任说,有个星期一的早上他问班上学生“今天要交多少作业?”学生答:“九种。”除去周六补习一天功课外,还剩一天两个晚上,要完成如此多作业,这位老师说.我真的不忍心再给他们留作业了。  相似文献   

16.
一次,笔者在听低年级的数学课时,出现了这样一个片段课上,投影片出示了一道图文式应用题,大意是车上原有42人,到车站后下车14人,又上车25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汇报交流时,学生的算式大致有以下三种①42-14 25=53;②42 25-14=53;③25-14=11,42 11=53.第二个算式一出现,教室里立刻小手林立“.老师,第二个算式错了!”看得出,他们对这种算法很有意见.教师问“为什么?能说说吗?”“乘汽车应该先下后上“!”老师教育过我们,乘车时必须遵守规则!”  相似文献   

17.
听课札记     
曾令锡 《教育文汇》2003,(11):36-37
发问的价值含量与科学性[教例1] 讲读《天上的街市》。板书题目后,示幻灯街市图景。师问:“同学们,这是哪儿的街市?”[评] 明摆着呢,有什么值得问的?这样的发问是没有价值之问。[教例2] 讲读《春》。开讲第一自然段。师问:“同学们,春天是怎么来的?”[评1] 简直吓人一跳。分明是一个艰深的天文学问题,让学生怎么作答?倘照课文答成“春天是在盼望中  相似文献   

18.
幽默与漫画     
什么是赤壁之战?学生“:老师,什么是赤壁之战?”老师“:赤臂嘛,就是光着膀子,赤壁之战,自然就是光着膀子打仗了。”日行一善老师问两位学生“:你们今天有没有日行一善啊?”两位学生齐声答到“:有啊!”老师问“:做了什么事?”学生“:我们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老师“:嗯,很好,但是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为什么要两个人呢?”学生:“因为那位老太太本来不想过马路的。”点名有一个刚毕业的师范老师到一所小学教一年级的新生,她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作业簿上。之后她收回作业簿再一个一个叫名字发回去,借此认识学生,可是有一本,…  相似文献   

19.
引疑七法     
目前有些教师放手让学生发问、学生答问,看起来“问题”满天飞,热热闹闹,实际上流于形式。不是“问题”肤浅没有质量,就是该发问的地方不发问,不该问的地方纠缠不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将发问答问的过程分解成引疑(引导学生质疑,即“发现问题”)——述疑(引导学  相似文献   

20.
李老师,你发表在《教师之友》上的《应该怎样“承认现实”——答何杰老师》,我已经看了。我认为,重要的不是我们有多少“一致”或“不一致”,而是我们在对话在交流。商榷的目的不一定是要谁说服谁,而是双方在思想碰撞中获得更多的思想,是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