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杨波  曹喆 《神州学人》2011,(11):17-18
9月4日傍晚,记者乘机抵达上海,常熟市科技局的工作人员接站,将我们送往第六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春晖杯”创业大赛)评审会驻地--江苏省常熟市。虽然天色已晚,但记者一路上仍然感叹位于“全国百强县”前列的常熟市的繁华。驱车一个半小时便到达了评审会驻地,办完入住手续,记者马不停啼地赶往会议室参加第六届“春晖杯”创业大赛评审预备会。  相似文献   

2.
曹喆  王芳 《神州学人》2009,(6):10-11
由教育部、科技部共同主办的第四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春晖杯”创业大赛)于2009年4月25日在江苏扬州正式启动,扬州市委书记季建业、杨州市委组织部部长蔡爱华、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出国留学工作处处长徐培祥、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段俊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安玉祥等通过鼠标,为大赛启动点击开通。  相似文献   

3.
徐妍  王芳 《神州学人》2010,(6):14-15
由教育部、科技部共同主办的第五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春晖杯”创业大赛)于2010年4月25日在江苏扬州正式启动,教育部、科技部和扬州市等有关方面领导出席,并共同启动报名系统。同时,大赛组委会与扬州市广陵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春晖杯”创业大赛第二届项目视频洽谈活动。  相似文献   

4.
《神州学人》2009,(6):12-13
2009年3月25日,澳大利亚新州中国学联对第三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春晖杯”创业大赛)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3位入围专家学者进行了网络视频采访,来自组卡斯尔大学的金声教授、谢汉教授和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王博博士分别就自己的科研经历、创新成果以及创新动力等方面与学联的学子们进行了交谈。  相似文献   

5.
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组委会办公室,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主办的2006年“‘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大赛于2006年7月17日正式  相似文献   

6.
为发挥留学人员在自主创新战略中生力军的作用,进一步激发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热情,发掘自主创新的能力,遴选出一批具有高科技含量、有市场前景、适于创业的优秀项目,引导、培育留学人才顺利走上回国创业的成功道路,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科技部火炬中心共同发起举办、本刊编辑部及部分留学人员创业园参与协办的2006年“‘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业大赛)日前拉开帷幕。创业大赛将依托教育部“春晖计划”和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在外留学人员社团组织和国内留学人员创业园,借助广州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等平台,会同优秀…  相似文献   

7.
《神州学人》2010,(8):42-43
自2006年首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春晖杯”大赛)举办至今,共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留学人员的724个项目入围。“春晖杯”大赛在海内外留学人员和投资方、创业园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不仅吸引着国内各地留创园,通过“春晖杯”大赛识得“千里马”,而且助力海内外学人“梦想照进现实”,成功实现创业梦想。  相似文献   

8.
《神州学人》2010,(9):44-45
2006年首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春晖杯”大赛)举力歪今,共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留学人员的724个项目入围。“春晖杯”大赛在海内外留学人员和投资方、创业园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不仅吸引着国内各地留创园.通过“春晖杯”大赛识得“千里马”.而且助力海内外学人“梦想照进现实”,成功实现创业梦想。  相似文献   

9.
《神州学人》2010,(7):46-47
自2006年首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春晖杯”大赛)举办至今.共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留学人员的724个项目入围。“春晖杯”大赛在海内外留学人员和投资方、创业园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不仅吸引着国内各地留创园.通过“春晖杯”大赛识得“千里马”.而且助力海内外学人“梦想照进现实”,成功实现创业梦想。  相似文献   

10.
徐妍 《神州学人》2009,(7):38-39
由教育部、科技部主办的第四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春晖杯”创业大赛)自报名以来,已有近百人通过网上报名参赛。为进一步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留学人员报名参与,教育部国际司、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和神州学人编辑部于6月21日在北京举行在线直播访谈活动。  相似文献   

11.
第一、二届“春晖杯”初结硕果 迄今为止,“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两届。很多获奖项目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结出了累累硕果。仅以2006年首届“春晖杯“创业大赛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7年底,在137名获奖者中.已有53人的项目开始在国内启动或快速发展。其中有33个项目在留学人员创业园正式注册创办公司,其余20个项目与国内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  相似文献   

12.
《神州学人》2013,(11):40-41
“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春晖杯”创业大赛)是由教育部、科技部联合举办,旨在鼓励海外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的项目展示、竞赛及推广平台。自2006年以来已成功举办7届,选出了1184个创新创业项目,其中300多个已在国内各地孵化,  相似文献   

13.
2011年4月12日,由教育部、科技部共同主办的第六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春晖杯"创业大赛)在北京理工大学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第六届"春晖杯"创业大赛于2011年4月12日-7月15日报名。自此,第六届"春晖杯"创业大赛拉开帷幕。"春晖杯"创业大赛已成功地连续举办了5届,共遴选出918个留学人员的创业项目,"春晖杯"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扩大,大赛的品牌效应越来越明显,已经形成了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项目的汇聚、对接和孵化平台。本文是参加了第五届"春晖杯"创业大赛的留学瑞士的中国学人对"春晖杯"的一些感悟。  相似文献   

14.
2007年6月29日,第二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及"春晖杯"创业大赛项目对接活动在大连正式举行,80名左右"春晖杯"创业大赛参赛者共携带99个项目参加了"项目对接"。2006年,首届"春晖杯"创业大赛共受理了201个参赛项目,其中163个项目入围。入围者中有27人获一等奖,61人获二等奖,49人获优秀奖,另有26个驻外使(领)馆教育  相似文献   

15.
《神州学人》2006,(10):6-6
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组委会办公室.戚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主办的2006年“‘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于2006年7月17日正式启动,10月将在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大赛评审基地)评审,12月底将在广州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创业大赛颁奖基地)上颁奖。大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发挥留学人员在自主创新战略中生力军的作用,进一步激发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热情,发掘.遴选一批具有高科技含量、有市场前景.适于创业的优秀项目,引导、培育留学人才顺利走上回国创业的成功道路,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铺路导航。 为此,《神州学人》特开辟“‘春晖杯’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专栏,陆续介绍大赛情况与相关信息,以帮助更多的海内外留学人员参与大赛,或选择回国创业目的地。  相似文献   

16.
《神州学人》2006,(9):43-43
为发挥留学人员在自主创新战略中生力军的作用,进一步激发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热情,发掘自主创新的能力,遴选出一批具有高科技含量、有市场前景、适于创业的优秀项目,引导、培育留学人才顺利走上回国创业的成功道路,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科技部火炬中心共同发起举办、本刊编辑部及部分留学人员创业园参与协办的2006年“‘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业大赛)日前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7.
《神州学人》2008,(4):19-19
3月9日下午,教育部“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说明会在柏林中国驻德国使馆教育处召开,70多名留学人员参加了说明会。  相似文献   

18.
曹喆 《神州学人》2011,(2):7-10
不知不觉间,"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已跨过五载。作为云集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留学人才的高端盛会,"春晖杯"的品牌效应逐年显著,已经成为海归心中的"创业港"、海归眼里的"相亲会"、海归手里的"金名片"。"春晖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在谋求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神州学人》2009,(11):41-43
第四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经过评审和公示,最终确定193名留学人员的200个参赛项目入围。200g年12月下旬。大赛入围者将回国汇聚广州 ,参加以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为对接平台的“春晖杯”项目洽谈会。届时,入围者将与投资机构、留学人员创业园、企业及行业协会等进行交流、洽谈。  相似文献   

20.
当自主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当邓中翰、李彦宏、吴鹰、施正荣等一大批"海归"企业家活跃在中国的多个领域,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已成为一种趋势。2006年7月17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科技部火炬中心共同发起举办首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从此,"春晖杯"三个字就与"海归"创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