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杰 《武当》2011,(2):47-48
经络是中医学的重要概念,而经络学说更是作为中医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指导着中医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作为祖先留下的实践精华,经络学说上的突破将促成整个科学体系的伟大突破。自经络学说悄然于中华大地出现起,它便一直指导着我国历代医疗卫生事业。从现存的《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  相似文献   

2.
陈氏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优秀拳种之一,是中华灿烂文化中的一支奇葩。陈氏太极拳是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学的经络学说等理论,以及导引、吐纳术,并综合百家拳术之长而创  相似文献   

3.
孙万智  路红琳 《精武》2009,(7):71-71
陈氏太极拳简介 陈氏太极拳是结合《易经》,根据阴阳五行变化理论、祖国中医学的经络学说等理论以及导引吐纳术,并综合百家拳术之长而创立的。陈氏太极拳以其博大精深的拳术理论、独特的拳术风格、高超的技击效果、显著的健身功能而在中华武林中独树一帜,并越来越多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认同与欢迎。  相似文献   

4.
循经修太极     
林泉宝 《精武》2003,(8):27-27
经络学说和阴阳、五行、脏腑、营卫、气血等理论共同组成了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从理论到实践,无不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灵枢》云:“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以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说明了经络学说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华气功门派众多,练功方法也各有千秋。“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是以我国中医传统的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既不同于一般少林的动功,也不同于一般禅林的静功,而是一派推崇动、静相交的内劲功法。  相似文献   

6.
传统武术与传统医学,数千年来同是在一个自成体系的文化区域内发展着,传统医学理论对传统武术理论和技术产生了重要影响。经络学说在武术中的运用,是传统医学理论对武术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文章对经络学说与点穴技术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科学的经络学说,或许正为武术的浪漫追求提供了一块坚实的土地或可以望及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脏腑互相关系的学说。经络学说不仅是针灸学说的理论核心.而且是推拿、气功等科学的理论基础。它的形成和发展与针灸、推拿、气功有着密切关系。它几千年来指导着针灸及其他各科的临床实践。所以《灵枢·经脉篇》曰: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相似文献   

8.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医学家根据在临床上观察到的一种人体特殊的生理现象——经络感传现象.经络中的“经”指的是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而“络”指的是络脉,是网络,经络系统的分支。气功锻炼和治病的关键是,要使“气”贯穿全身,意到气到才能有作用,然而“意”到“气”到是直接通过经络系统来完成.经络运行受阻,人体气血运行就不畅,气功锻炼本身就是通过练功疏通经络,所以经络学说也是气功锻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舒佑辉 《武当》2006,(4):11-12
人体经络学说,是中国特有的发明,也被公认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千百年来,经络学说早已渗透于古老的太极拳中。传统太极拳每一式的完成,都是意气循行于经络, 每一式都有特定的守窍(穴位),并与人的五脏六腑相通,故能起到气血通畅,阴阳和谐,祛病延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传统养生理论的观点,结合人体运动及针灸、气功修炼实践,对经络学说作了全面的剖析,提出:人体运动,经络通畅;经络既通,其形乃彰;经络失常,人体衰老;疏通经络,延年益寿等观点,为人们的运动健身和养生保健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综述法,从传统文化的视角,以少林养生功功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传统武术理论和功法原理,探讨并阐述了少林武术与禅武医养生之道的关系与发展,旨在进一步完善少林武术文化体系,让少林禅武医养生文化在中国武术的国际化道路上更加灿烂辉煌。  相似文献   

12.
论传统武术与中医文化的同源性、交融性、影响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从传统武术与中医文化的同源性、交融性、影响性三方面,论述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武术与中医文化有着共同的哲学方法论基础,并在同一文化区域内相互融合、渗透又共同丰富发展;武术的功力可以提高中医治疗的效果,中医理论主要来源于对千百年来实践的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它的理论体系对武术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从近十年来我国武术与中医学的关联研究现状入手,分析讨论武医结合对两者辨证发展的关系。统计结果显示:研究主体以武术学方向的作者为主;研究主题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主;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研究深度的文章太少;研究设计类型以第二手分析为主。认为,武医结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对武术训练体系的深入挖掘,有助于推动中医学注重养生保健、预防为先思想观念的普及,丰富了中医治疗的手段和方法。提出多学科合作研究将成为主流;应用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是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载体等未来武医结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与中华武术理论有密切关系的儒、道、佛以及传统中医理论的中国古代思想的理论,以次阐释了武术的基础理论思想,对中华武术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传统武术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是在中国古代哲学、古典美学、传统伦理学和医学等多种文化的熏陶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高校武术文化传播工作的效果影响着武术事业的发展。文章通过对武术文化内涵的分析,对武术教学过程中如何传授武术所拥有的文化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我国优秀文化的熏陶,以此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方法,对中华武术与人体养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华武术与气功、中医在同一文化领域内相互融合、渗透,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体养生体系,从而证明了中华武术在人体养生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调查访问法、文献资料法,对竞技武术套路中常见的损伤进行了研究,从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方面分析了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损伤的原因与规律,并从运动医学、运动训练学角度结合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实践,提出了预防伤病发生的措施与办法,旨在为武术教学、训练与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综述法,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对少林禅、武、医的关系与联系进行综合性研究,探讨了少林禅武医的起源与发展,论述了历代高僧的艰辛参禅习武行医经历和现代学者的研究现状,旨在完善少林传统武术文化体系,弘扬中国传统国粹,让少林禅武医文化在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道路上更加灿烂辉煌。  相似文献   

19.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它不仅仅凝结了中华民族人民的辛勤汗水,更是广大人民的智慧结晶.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文章从养生视角出发,从历史、宗教、中医理论角度来论述养生与传统武术的微妙关系,为传统武术和养生理论的发展谋求新的共同点.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国学视野下对中国武术的属性进行解析,研究得出:传统文化内涵是武术与国学的最大结合点;武术"武以成人"的教化目的与国学对君子人格的培养目标相一致;武术是一种对外推介的民族文化符号,与国学同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因此,武术具有国学属性,理应与国画、国剧、国医、国艺一样作为国学"术"的部分来认识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