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峨嵋武术是“峨嵋山、乐山大佛”——这一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峨嵋文化也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少林、武当、太极齐名,在武术大家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峨嵋武术文化在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滋润下而成长,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结晶。在中西文化相互冲撞与融合的今天,如何构建峨嵋武术文化,怎样看待峨嵋武术文化在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对峨嵋武术文化在发展道路上关于特色文化的构建、现今峨嵋武术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对策、语言的弊病、武术氛围的制造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传统武术是现代武术的摇篮和发展的基础。中国武术走向世界,走向奥运,举国上下正准备将2008年奥运会办成“人文奥运”之时,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文化,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特点、变异和更新问题,提出了武术文化创新的三条途径。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四个主要表现特征进行简要分析,研究并总结了中国传统“和”文化对武术的理论、道德、技能及未来发展道路的影响,以期为继承中国传统武术的特色,凸显武术的文化特征,把握武术发展方向提供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识,原生态文化是文明传承中不可剥离的载体。百年以来,因西方体育的传人与本土传统习惯及思维方式之间的冲突互动,以传统武术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整体受到了严峻的考验,由于民族文化生存空间愈来愈狭窄,我们不得不为传统武术的命运担忧。本丈从文化学的视角,对中华武术3大流派之一的峨嵋派武术进行了探讨,从原生态保护的视角探索其文化发展与技术传承,它的研究将推动峨嵋武术的可持续发展,为我们理解峨嵋武术文化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大武术观”涵盖内容广泛,文化内涵丰富,对于推动武术发展,促进武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国武术提供了一个多维度和多角度的窗口.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当代武术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从而对“大武术观”内涵的认知;“大武术观”对传统武术的影响和“大武术观”背景下传统武术传承方式、策略的建构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传统武术是我国勤劳智慧的古代人民在农耕文明下创造的文化瑰宝。峨嵋盘破门武术集儒道佛学、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兵学、关学、气功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具有传统思想性、实战技击性、强身健体性、怡情铸志性等文化特征,峨嵋盘破门武术文化也是峨嵋派武术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传统的、优秀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形式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武术发展分化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840年前,中国自我发展了“练为战”的军事武术和“艺、体、用”三合一的传统武术;1840年后,由于西方体育强势文化在中国的演进,中国武术开始分化。武术在其竞技功能、健身功能、经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完善了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商业武术。近期,“艺术武术”也初露端倪且发展势头强劲。武术发展过程的分化是自我调适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带来种种弊端,对传统武术的相对忽视就是其中较典型的现象之一。作为武术之源的传统武术问题,不容回避、不得回避。  相似文献   

8.
“韩流”久盛不衰说明了什么?是我国流行文化市场的空虚,还是体现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击?文章以中国传统武术为例,从韩文化跆拳道项目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冲击以及学校武术教育的角度,反思了传统武术的消退与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了对当前武术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和见解.  相似文献   

9.
传统武术的哲学审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彬  李艳翎 《体育学刊》2007,14(2):66-68
传统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物化载体,它是物化在武术活动中的民族文化思想与精神:而相比西方体育,中国传统武术有其另外一套话语系统、思想方式、行为方式。我们对当今武术问题的思索,应从“中国文化根系”中吸取武术文化的养料,并寻求传统武术在当代的文明功能。追求身心合一、内在体验的传统武术文化以其独特的文明功能,对于“二元论”思想导致的西方世界现代化困境具有文化补给作用。因为传统武术文化所蕴涵的天人合一观念正可避免西方文化主客二分和现代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病。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武术有别于其他武术,它是在文化理论指导下,发展出现的武术。它以道家文化为理论基础,是通过肢体来表达对道的理解和感悟,是通过武术这种方式,使生命能够更好存在。本文通过研究传统武术的发展历史,分析道家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结合十三势,提出传统武术的本源所在。对中国传统武术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峨眉武术养生文化是峨眉武术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养生文化的重要稀缺与特色资源,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峨眉武术养生文化滞后于社会发展。文章从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的起源入手,阐述了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的内容及内涵,同时对如何促进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的发展和推广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章文站在新时期峨眉地域文化大发展和峨眉武术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下对峨眉武术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并结合峨眉地域文化和峨眉地域武术文化的发展历程,从峨眉地域武术文化的可继承、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寻找峨眉武术文化的地域性特点,着重阐明了峨眉地域武术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儒释道文化特点、名山文化特点、武侠文化特点和养生文化特点等地域性特点,指出了在峨眉武术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下继承、传播和发展峨眉地域武术文化的途径和方法,希望借此推动峨眉地域武术文化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站少林望峨嵋——对峨嵋武术产业化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峨嵋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历史的洗礼,不断完善发展至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起着越来越明显。峨嵋武术的发展要与社会的进步紧密结合,武术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势所趋,也是必由之路。本文通过横向比较少林武术产业化历程,借鉴吸收少林武术产业化发展的有利经验,站在少林武术发展的角度,通过采用文献资料、走访调研、类比分析、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峨嵋武术产业化的必然性进行分析,结合峨嵋武术自身实际,对峨嵋武术产业化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了文献资源、实地考察、对比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传播学角度研究峨嵋武术的意义,论述了峨嵋武术文化传播过程各个基本要素,包括峨嵋武术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主体要素、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要素和传播效果,从而切实推进峨嵋武术的现代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对峨眉地域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进行了分析。峨眉地域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与文化内涵,为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与视野提供了基础和可能。峨眉武术技术传承的特殊性与身体技术的文化传承方式,彰显了非物质文化要素的特点。峨眉地域武术的发展更多是一种文化层面的保护与发展,因此,在文化语境中去推动峨眉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到利益与实效有机结合,是今后峨眉地域武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6.
浅淡武侠小说和武侠电影对峨眉山武术的误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峨眉山武术源远流长,巴蜀武术以峨眉山命名曰:峨眉派。文章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走访,对历史上峨眉山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峨眉山历代佛、道中的习武人士的记载,电影《火烧红莲寺》的原型是否存在等问题进行考证,说明武侠小说及武侠电影中描述的峨眉山武术由女子所创,峨眉山曾经有大量的武僧和峨眉剑仙派武术集团存在的说法是对峨眉山武术的误读。  相似文献   

17.
峨眉武术的特点及发展前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峨眉武术的历史、内涵的界定、峨眉武术的自然环境和川人身体条件特点、自身技术特点、峨眉武术的发扬光大等几个方面对峨嵋武术的特点及前景加以阐述。认为峨眉武术是一派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内外兼修、健身与养生俱佳、表演与技击并重的功夫,发展潜力雄厚、前景美好。以期为峨眉武术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挖掘、整理、保护和弘扬,早日赶超少林、武当走向世界,恩泽大众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辩证唯物方法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峨眉武术文化的历代生存形态及现代流变的调查入手,对峨眉武术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满足巴蜀人生存需要,受佛教、道家影响,以及服从战争需要的军事技能等是峨眉武术文化生存形态多样性的基础,其现代流变主要体现在提高人类精神的体育竞赛、艺术表现、武术教育文化等方面。因此,峨眉武术文化具有宗教性、竞技性、地域性、健身娱乐性和丰富的巴蜀文化内涵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