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是图书馆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技术变革。文章探讨了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内涵与实践发展情况,研究其与智慧图书馆的关系,提出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是智慧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设智慧图书馆提供资源支撑、数据支撑和平台基础,并为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技术支撑、资源基础、空间建设趋势、核心动力、终极目标五个角度探讨智慧图书馆体系架构,提出了要从结合智慧图书馆建设目标制定战略规划、立足实际放眼未来建设高适配度智慧图书馆管理服务平台、根据智慧图书馆建设需求强化技术支撑、加强馆员队伍建设培养新型智慧馆员四个方面进行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探讨了智慧图书馆建设方面的问题,包括智慧图书馆概念辨析、智慧图书馆支撑技术、智慧图书馆组成要素、智慧图书馆实践、智慧图书馆建设的三大板块、十四五规划中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智慧图书馆相关思考七个方面,从理论到实践总结了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简述智慧图书馆内涵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国内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从前台智能技术驱动、后台智能技术支持、智能系统语料库、物理环境感知和虚拟空间拓展等方面介绍了智慧图书馆的智能技术,随着智能技术群的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将为智慧图书馆智能服务的实现提供精准、便捷、智能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剖析了智慧图书馆的概念以及智慧图书馆服务的特征,分析了技术驱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基本框架,最后从建立特色智慧馆藏体系、增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打造智慧型众创空间、构建交互式知识生态发展环境4个角度提出了完善技术驱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策略,以期为高校图书馆所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从数字图书馆到智慧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新方向,推进国内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剖析数字图书馆与智慧图书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为智慧图书馆建设提出发展要求,包括正视智能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保障持续变化的技术支撑;把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目标,稳步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强化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与智慧服务。智慧图书馆建设应始终围绕“需求牵引,技术驱动,服务主导,能力检验”这一基本原则,加快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智慧图书馆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高级形态,构建智慧图书馆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智慧图书馆基础理论构建和实践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文章回顾了国内图书馆界关于智慧图书馆及其评价的研究脉络,创新性地将“全评价”理论引入智慧图书馆建设评价中,并从6个方面对评价要素进行分析,最终构建了由3个评价维度、7个一级指标、34个二级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智慧图书馆是智能技术驱动下的一种新型图书馆模式。当前智慧图书馆的理论研究进入了纵深阶段。因此有必要对过去智慧图书馆的研究进行总结,思考智慧图书馆未来研究的方向。[方法/过程]总结近5年来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研究的主题内容,包括智慧图书馆的基本问题、技术应用、实践案例、智慧服务以及智慧图书馆馆员。[结果/结论]认为智慧图书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建设的重点应当从馆员、资源和读者3要素入手,建立图书馆馆藏、图书馆馆员、图书馆读者的多维交互模式,为读者提供智慧服务。未来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应以读者需求的精准识别为起点,重视读者体验,构建更加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馆。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到来创造了全新的社会生产生活模式,强大的互联网技术被应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图书馆同样不例外。在互联网+的技术支撑下,高校图书馆可以拥有无穷无尽的资源、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同时增加高校图书馆的人文智慧,极大增强图书馆的服务能力。而基于互联网+技术构建智慧图书馆,主要思路为软硬件设施建设、馆生互动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本文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图书馆模式构建方法,旨在为高校的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5.0”时代的到来,作为支撑智慧图书馆转型的数据,已呈现出风险的动态化、复杂化以及多元化特征,数据安全、用户隐私成为智慧图书馆数据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数据治理具有风险预测、追踪溯源、信息共享、价值保障等功能,能够推进图书馆风险治理模式向智慧化、高效化、可视化等方向转变,进而加强智慧图书馆数据治理的关联性、有效性,实现风险的事前预防、实时分析,从而对之进行有效规避。数据不仅为智慧图书馆提供发展的“价值”,也为其风险治理提供有效的“工具”。文章认为在技术、制度等因素支持下,图书馆传统思维也应发生转变,这样才能在“社会5.0”时代实现智慧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智慧图书馆的定义、设计以及实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智慧图书馆进行定义,分析北京邮电大学研制的感知的智慧图书馆示范系统的系统框架和关键技术,对系统实现的功能进行描述。旨在厘清智慧图书馆的概念,为未来开发和部署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图书馆提供一定的策略指导。  相似文献   

12.
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前智慧图书馆正处于初始阶段,其在智能技术支持下能够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地实现书书相联、书人相联、人人相联。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智慧图书馆的信息技术基础,而以人为本、绿色发展、方便读者则是智慧图书馆的灵魂与精髓;其内在特征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读者的信息需求。智慧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新模式,将使图书馆真正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结合我国智慧图书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分析我国智慧图书馆研究和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过程]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等对我国2010-2019年关于智慧图书馆的CSSCI期刊研究论文进行检索,对其主要研究主题进行总结分析,并通过网络探讨中国智慧图书馆的实践建设现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中国学者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智慧图书馆的概念与特征、智慧图书馆系统平台的开发、智慧图书馆的智慧管理和智慧图书馆的智慧服务等几个方面;中国各类型图书馆在积极探索智慧图书馆的智慧空间、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的应用实践,但公共图书馆的智慧化实践建设较高校图书馆相对滞后;目前我国智慧图书馆研究与应用实践的关注度逐渐增强、研究主题逐渐丰富、应用实践建设逐步展开,但智慧图书馆基础研究不足、对新技术在智慧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不深入、理论研究成果在智慧图书馆的应用实践不全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探讨智慧图书馆数据服务的特征、功能和实施方案,为新时代数据增值、图书馆功能定位及智慧社会的国家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和方案。[方法/过程]在对智慧图书馆数据服务的概念和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推出智慧图书馆数据服务的特征和功能,提出智慧图书馆开展数据服务的实施方案,并对当前智慧图书馆开展数据服务的困惑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结果/结论]智慧图书馆数据服务的实施方案包括:制定战略规划、打造智慧空间、架构智慧平台及培养智慧馆员。新时代,数据内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用户提供智慧化的数据服务是当前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也是智慧社会和数字中国创新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现有用户行为模型能甄别用户的差异,挖掘用户深层次需求,实现图书馆智慧化精准服务,将用户行为模型运用于"智慧门户"建设,可为"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实践案例和参考依据。[方法/过程] 在对现有的图书馆门户系统和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上,以重庆大学图书馆"智慧门户"建设为例,探索用户行为模型在图书馆"智慧门户"的架构方式。[结果/结论] 实践证明,基于用户行为模型的图书馆"智慧门户"可实现用户、资源、服务以数据为中介的交互,能更准确地预测用户行为和需求,让数据成为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决策依据,是图书馆实现"智慧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Traditional libraries around the world are integrating cutting-edge technologies, such as data min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voice-based search, to transform themselves into smart libraries. However, what elements make a library smart? How does one estimate the smartness of a library? To address these fundamental questions five elements and fifteen subelements that make a library smart were identified from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 fuzzy-based model for use computing a library's smartness index was developed around these elements/subelements. Ease of use of this model was demonstrated by applying it to measure the smartness of a large academic library in South Asia.  相似文献   

17.
指出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带来了一系列变革,总结当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研究现状,介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馆藏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和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系统框架与功能革新,探讨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探究构建智慧图书馆的主要策略,回答什么是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是什么样式,建设智慧图书馆的策略,解决智慧图书馆建设中一些模糊不清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以拓宽视野。[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调研与实地调研相结合,梳理和分析图书馆发展历程,指出智慧图书馆建设中出现的误区,提出建设策略。[结果/结论] 提出构建智慧图书馆五大策略,即整体的目标分析与设计;从数据到大数据;多元数据的融合;协调合作与分步落地;创新环境营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通过图书馆智慧空间建设:概念、演变、评价与设计等的探讨,憧憬图书馆智慧空间服务的美好未来。[方法/过程] 回顾图书馆空间服务的探索历程,对实体空间、主题空间、知识空间建设和服务中的智慧因素进行概念界定和具体分析,对其背后起到关键支撑作用的ABCDE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computing、大数据big,data和扩展现实extended,reality)5类技术进行介绍。[结果/结论] 通过案例分析,提出图书馆智慧空间建设的目标、愿景、需求、设计、实施和评估等诸多方面的考虑,展望未来图书馆智慧空间服务激动人心的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