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巫敏 《新闻窗》2007,(4):65-66
一、新闻报道没有细节就失去底蕴和内涵 一篇新闻报道,尤其是一篇具有一定深度的新闻报道,除了要把整个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告诉读者外,还要尽可能地把相关的资讯展示给读者。贵州日报老报人张善炬在《拜托,留住细节》一文中说的“胸中存大局,笔下有细节”,就是这个道理。但如何做到“笔下有细节”呢?笔者认为,这不是为了追求细节而去牵强附会地罗列一大堆材料,[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胡焱 《新闻世界》2011,(11):137-138
本文以都市报新闻报道的新闻细节为研究中心,以《合肥晚报》“热线新闻”版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得出《合肥晚报》“热线新闻”版的新闻报道中,新闻细节主要发挥佐证新闻真实度,增加新闻可读性,强化感染力,深化报道主题的作用。细节运用上有两大问题:其一,人为原因导致新闻细节流失;其二,凶杀、车祸事件新闻报道中细节运用方面没有把握合适的尺度。  相似文献   

3.
从事新闻报道的人,也许都曾遇到过这样的矛盾: 新闻报道要求具体、形象、生动。这三条都和新闻细节有联系。读了《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报道,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卖瓜果的小贩欢喜得跳起来,把筐子里的桃梨,一枚一枚地向空中抛掷,高呼‘不要钱的胜利果,请大家自由吃呀!”这个细节令人经久难忘。我们忘不了高士其改名字“去掉人旁不做官,去掉金旁不要钱”的细节。我们也忘不了李四光“每一步的跨度,总是○点八五米”的细节。这些细节都可说是新闻报道的传神之笔。作为一个新闻记者,是应该注重捕捉新闻细节的。可是,问题来了。新闻细节,尤其是有特点、有感染力的新闻细节并不是那么好捕捉的。在很多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记者并不在现场,找那些“目击者”进行间接采访  相似文献   

4.
龙宣萍 《新闻窗》2005,(5):13-13
读罢《拜托,留住细节》一文,很受启发。当过记者编辑的入都知道“细节”的重要性,只是把这个问题加以总结并上升到理论高度的文章还不多见。从善炬同志的这篇文章中,我们清晰地知道“细节”在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功能:“细节,除了形象概括的超级功能外,一定还具有长久的群体记忆功能和广泛的宽众传播功能。”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了这一点。比如上个世纪60年代穆青等同志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尽管那时我才上小学,但父亲在读这篇文章给我们姐妹听时,其中焦裕禄用椅子顶住疼痛的肝区坚持工作的“细节”至今未忘,仍深深地感动着我。  相似文献   

5.
《天天630》栏目的重要特色,就是"会讲故事"。这主要体现在其新闻报道中,把普通百姓作为新闻的主体,突出新闻事件中的细节,注重叙事方法和新闻结构。  相似文献   

6.
“魔鬼常常在细节中”,说明新闻报道在具备了客观真实的前提下,其中的细节既能说明大主题,又能加大信息密度,为新闻报道增添不少魅力。  相似文献   

7.
《襄樊日报》从今年2月1日开始,在一版开辟《记者走向(新闻报道)“空白村”》栏目,并通过这种方法把记者赶到基层去。 襄樊市是1983年开始实行以市带县管理新体制,所辖农村中有近3000个村,其中有一部分村根本没在襄樊日报上“露过脸”。该报结合中央有关搞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精神,组织记者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抓作风、改文风、树新风”的活动。开展《记者走向(新闻报道)“空白村”》报道是内容和形式的很好结合,目的就是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宣传力度,消灭新闻报道死角,锻炼一支过硬的新闻队伍,写出一批反映基层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好新闻。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吴金峰、邓志强报道:武警阿克苏地区支队在新闻报道工作中,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做法,发动广大官兵结合工作写报道,被总队表彰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为了搞好新闻报道工作,自2002年年初以来,支队党委就把新闻报道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长期坚持下来,针对支队新闻报道工作实际出了“四招”:一是举办了新闻报道员培训班,邀请了《人民武警报》、《新疆日报》和《新疆经济报》的编辑记者来警营讲授新闻采写业务知识,并专门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现场采写和评点,促进了培训效果。二是从财力和物…  相似文献   

9.
论新闻细节     
细节,是新闻报道的血肉。所谓细节是指新闻报道中那些描写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中最有意义、最有特点、最细小的情节、动作或特征。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是“窥一斑而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不会捕捉细节,是记者无能的表现,是新闻作品苍白的根源。由此可见细节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  相似文献   

10.
记得我刚刚学写新闻报道时,有许多生动的材料,一到我的笔下,就显得干巴巴的。后来我除了在挖掘新闻题材上下功夫外,还注意捕捉与主题有关的细节和语言,这么一来,报社的编辑认为我的稿件有点味道了,因而稿件的采用率也提高了。一九八三年元月,《工人日报》刊登了我采写的一篇通讯,题为“烈士母亲的儿女”。这篇通讯的开头,就是我通过亲  相似文献   

11.
拜读贵刊2005年第9期夏雨禾先生的《透过“疫苗事件”看新闻报道的风险性》一文后,笔者觉得该文有夸大“疫苗事件”报道风险性之嫌。所谓“报道的风险性”,属于报道真实性的范畴。就“疫苗”报道个案而言,报道的风险性就是整个事件报道过程中,把疫苗作为“假疫苗”、“问题疫苗”、“夺命疫苗”报道而可能产生的不良传播效果。考察整个“疫苗事件”的报道过程,把新闻报道的风险性归结为新闻时效性俘虏客观性;媒介公正立场的缺失;(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急功近利、妄加猜测、不负责任报道行为;解决问题缺乏科学.对新闻事实过早的“盖棺定论”而使新闻报道缺乏深度等原因,都有失公允和简单,值得深入探讨。从新闻采访写作规律和认知规律看,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不仅涉及新闻事实与新闻真实的关系,还关系到如何把握新闻报道的过程和新闻的社会传播效果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宋朝大文学家王安石的《咏石榴》中。有一名句曰:“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说的是典型的、有特征的细节的作用。大自然景色是如此,新闻报道也是如此。抓住、抓准了典型的细节特征,报道也就有了感染力。 我曾采写过一篇3千字的通讯《三天三夜》,刊登在《辽宁日报》上.并被当时县城的几所中学编为语言课外教材。这篇通讯写的是,解放军某部通讯兵郭培新同志,驾驶着摩托车,在突然面临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3.
新闻报道用事实“说话”,是由新闻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也是新闻的最大特点和优势。李瑞环同志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这篇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用事实说话这是我们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在当前,这个基本原则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提醒我们必须加深对新闻报道特殊规律的认识,要重视按客观规律办事。党的新闻事业,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党的整个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社会主义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的重要职能就是要全面、准确地宣传党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中准确而生动的细节,会增强新闻报道的宣传效果;细节不准确,会使读者“由此及彼”,怀疑其他事实的真实性。为此,新闻报道人员应当注意报道中每一个细节的真实、准确。我认为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不要自相矛盾新闻报道中的自相矛盾,是指同一事实,或者同一画面,在表述时,前后不一致,或者这篇报道与那篇报道,这个报纸与那个报纸不一致,或者新闻照片画面与说明不一致,也即通常所说的“一事二说”。比如,有一篇反映某位“民族英雄”“鲜为人知的故事”的报道,文章前面说他在黄海海战中,“与全舰250余人全部壮烈牺牲”,…  相似文献   

15.
段勃 《新闻爱好者》2006,(12):61-62
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者情节,在新闻作品中表现为细致描写的地方。细节首先要“细”,如古人云,“无论记事纂言,其中皆须有表微意在”,它是起“表微”作用的;其次,细节的第二个特点是“节”,指那种筋骨节要的地方,即是指最重要、最能体现人物精神面貌或者事件本质的那一段情和景①。在新闻作品中,细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新闻人物的刻画还是新闻事实的展开,典型环境的描绘都离不开细节,细节就是新闻作品的点睛之笔。在电视调查性报道中,细节起着更重要的作用,这是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文本特点决定的。电视调查性报道是电视新闻工作者运…  相似文献   

16.
李德丽 《新闻窗》2009,(2):78-78
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胡锦涛在视察《人民日报》时指出:“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进行深入研究,拿出切实措施,取得新的成效。”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增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而要使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强,新闻工作者必须练好四项基本功,也就是吃透“上头”、“下头”、“群众心头”和“外头”(省外和国外)。  相似文献   

17.
美国新闻学家麦尔文·曼切尔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指出:“记者的第一个写作信条是要表现,不要叙述。平铺直叙,会使读者或听众处于消极的地位,而表现,就会使之身临其境。”他还引用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的创作体会:“我不去陈述,不去解释,我只是去表现,让我的主人公们替我说话。”这种让主人公自己去表现的手法,用在新闻写作上,就叫“新闻故事化”。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美国记者富兰克林说:“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实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  相似文献   

18.
西方新闻报道中客观形式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是十分重视“客观性”的。但他们的阶级立场和世界观决定了他们的新闻报道并不能真正地客观。而且在阶级社会中看待社会、政治、经济现象也不可能有超越阶级的客观。然而他们在新闻采写中尽量注意保持新闻的客观形式,却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西方新闻机构的采编规程和新闻院校的教科书都强调,新闻报道必须客观。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1980年出版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说:新闻报道应当“求得平衡、公正和客观”。1908年,学院院长威廉斯博士制订的《记者守则》强调,新闻必须“坚持超然地位”;“正确与公…  相似文献   

19.
邓佑标 《军事记者》2006,(11):18-18
“细微之处见精神”,细节就是精彩的源泉,就是深度的门槛,就是文章的魅力。人物通讯里总会有一些精彩的故事,它往往是突显文章主题的亮点,或给人以警醒,或表现人物个性,将最能体现文章主题的一个典型画面绘声绘色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些故事就是一条路,作者就是领路的“导游”,读者能走多远、能看到多少好风景、能领略到多少风景背后的“风景”,就在于“导游”能否抓住精彩的细节了。《解放军报》第一季度刊登的比较成功的人物通讯共有5篇:《血性丁晓兵》(1月3日一版)、《目击吴孟超的第1861台手术》(1月12日一版)、《不息的钟声……》(1月1…  相似文献   

20.
徐迅 《视听纵横》2010,(1):43-44
民生新闻中的“民生”一词早在《左传》里就出现过。现代《辞海》对“民生”做了解释,就是“人民的生计”。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市民阶层意识到,要争取自身的话语权。这样一来,“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也就变得势在必行。于是,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新的新闻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