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体育学研究生教育是我国体育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体育人才,是体育教育的关键.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方法,对当前体育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现状及教育改革对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综合运用各类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历程进行回顾,对教育工作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和实证描述,对存在问题及面临形势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对教育改革提出对策建议。其目的是为了推动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工作和学位工作迅速发展,在体育学教育领域内尽快地实现我们国家硕士生、博士生培养基本立足于国内的战略目标,使其更好地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完善体育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拓宽、改进福建、台湾高层次体育教育的办学思路,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促进民族繁荣,社会进步。以福建、台湾体育研究生教育为切入点,以当今两岸政治、经济、社会关系发展为背景,对两岸体育学硕士专业研究生交互培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闽台教育交流、研究生交互培养在现行政策、经济发展、教育背景以及闽台五缘关系上存在必要性和可行性,特别是闽台体育教育高层次人才交互培养可以开启教育交流之先河,为福建省及海西建设、教育合作交流可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对闽台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合作培养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了两地教育政策、文化背景与地域特点、两地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异同。结果表明:闽台两地在体育高层次人才交互培养上有其必要性与可行性。建议:符合条件的高校先行先试,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要进一步探索具体合作内容,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1979~2009年中国体育学研究生学位点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1979~2009年中国体育学研究生学位点的发展情况.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学位点经过10批审批,到目前硕士研究生招生院校有120所,学位点有257个;自1986年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招生以来,19所体育学博士生招生院校具有29个博士研究生学位点.2005年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使体育学形成了体育学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培养的综合格局,为我国体育学研究生的培养开辟了新的培养渠道,解决了我国体育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问题.然而,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还存在博士、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置不完善、4个二级学科间发展不平衡以及研究生培养单位地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改革和完善体育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在我国设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和现行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体育科学学位相比,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办法、教学内容、培养模式、质量标准等更突出职业要求:更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更强调面向体育行业,为体育系统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实践性体育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7.
周浩  刘顺 《体育科技》2022,(5):137-139
目前,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体育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当前体育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在学生层面、导师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对体育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学生端正自身态度、导师提升自身素质、学校细化培养工作、社会加深体育认知和国家完善培养制度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为体育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改革和完善体育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在我国设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和现行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体育科学学位相比,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办法、教学内容、培养模式、质量标准等更突出职业要求;更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更强调面向体育行业,为体育系统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实践性体育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9.
针对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而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以学术型为主的现实矛盾,在分析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的基础上,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等培养类型划分影响因素出发,结合一定的划分原则,把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划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并讨论了各自的内在特征,以期优化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类型,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改革和完善体育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我院从2005年起开始招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和现行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体育科学学位相比,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办法、教学内容、培养模式、质量标准等更突出职业要求;更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更强调面向体育行业,为体育系统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实践性体育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北京体育大学等12所有代表性的体育院校的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系)运动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近十多年的科研选题方向、所用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及科研完成的质量,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旨在为今后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校研究生体质目标管理设计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定高等学校研究生体育工作的成绩,最根本的是看研究生的体质是否增强,本文研究提出了增强研究生体质的有效途径和目标管理的初步模式,以便将普通高校的研究生体育工作向前推进一步。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虽然不容乐观,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迅速增长,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余暇时间的不断延长,对体育价值观念认识的不断提高,社会体育的参与程度和发展规模都在不断壮大。社会体育的快速发展将需要一大批拥有社会体育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的人才,这就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因此,本文从体育产业、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和体育康复保健四个角度来分析社会体育专业就业前景。  相似文献   

14.
高水平的篮球比赛极富趣味性和观赏性,但是如何来欣赏高水平的比赛,也是大有学问的,正如俗语说的那样: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本文针对培养和提高欣赏者的素养与欣赏篮球运动比赛的水平,促使篮球人口的整体素质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特提出此见解。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体育发达国家的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数量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体育发达国家的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具有数量、质量和文化方面的诸多特点和优势。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在营造体育氛围、打造体育文化、提升体育城市影响力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城市经常通过申办国际大型比赛兴建大型体育场馆,完善城市设施。体育城市培育连续性的具备品牌效应的体育赛事资源能提高大型体育场馆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社会体育发展的主要力量,提升自身的岗位素质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指导水平的保障。论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应有和实有的品质能力、技能能力、行为能力进行调查,研究认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应然”岗位素质均得到认可,而“实然”的岗位素质掌握程度不够理想,智能化设备使用能力成为短板,研究能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岗位上所应具备的岗位素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运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三峡大学2007-2009届245名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专业对口率与全国水平相似,加快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加强就业引导和指导是当前解决和改善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具有健全的人格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一,健康人格的培养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主体之一。竞技运动是一种具有规则性、竞争性或挑战性、娱乐性和不确定性的身体(身体性)活动。竞技运动的规则性可教导社会规范,发展人际关系;竞技运动的竞争性可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竞技运动的挑战性可培养和挖掘创造力;竞技运动的娱乐性可调节情感;竞技运动的不确定性可锻炼应变能力与适应能力。也就是说,竞技运动有利于培养和发展青少年的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也在不断增加,就业压力逐渐增大,体育学院毕业生就业更是堪忧。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我院足球专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为体育学院足球专项毕业生更好的就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择业是在理想与现实、社会需求与自身实力、追求个性与社会规范等各种矛盾中的艰难选择。在北京奥运会结束的时期,在"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社会转轨阶段,具备现代体育发展理念的高素质体育人才的培养和出现将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政府、学校、学生三方面必将形成合力,围绕新时期的体育发展目标,树立以提升"就业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观,不断夯实体育生的实力根基,不断适应时代要求。提升体育生的职业能力也将推动体育经济和产业以及促进我国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