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进化论的基本观点为种群是生物生存和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单独的物种个体是不能够长期生存的,只有物种能够长期生存。单一的物种是不能够实现进化的,生物的进化在本质上是自然选择实现的。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生物学习,需要加强对生物进化理论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7,(7)
生物进化过程受到了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因此,深入研究遗传与环境在生物进化中的关系,可以更为有效地探明生物进化的内涵。本文主要分析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实际情况可知,生物进化在遗传这一内因催使下展开,而环境则是重要的外部因素,其对遗传物质的变异有一定的诱发因素,而生物在进化完成后,反而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反作用。本文就对这种遗传与环境在生物进化中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吴东东博士,长期从事分子进化和生物信息学研究,他利用比较基因组学和群体基因组学方法,探讨适应性进化机制,通过对这些分子适应性进化实例的阐述,总结出在基因组时代利用分子进化学方法研究适应性进化的研究思路、基本策略,在基因组时代背景下,基于这些大规模基因组数据,利用各种生物信息学和进化基因组学方法探讨物种适应性进化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4.
生物变异与进化是指生物体形态发生变化与自然选择发展的一个动态过程,其中生物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前提条件,而生物进化则是生物变异的必然结果,但生物发生变异与进化的根本却都是寄托于基因突变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基因突变既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又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对于生物形态变异与不断进化发展具有极大的驱动作用。对此本文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针对基因突变的性质及其对生物变异与进化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生物与生态构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状态。对不同物种的生物信息进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生物信息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由DNA、RNA和蛋白质分子构成,这些大分子中含括了物种进化和遗传的所有信息。其中DNA里的线粒体是生物系统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遗传物质之一,具有进化速率快,在遗传过程不发生基因重组、倒位、易变等突变,严格遵守母系遗传方式的特点。本文中对于30个哺乳动物的线粒体DNA进行研究,利用短记忆ARIMA模型做出详细阐述,概述了线粒体DNA携带mtDNA的一般属性。我们首先对于30个物种随机抽取5个物种的线粒体DNA(位置4,70个碱基)的碱基序列,对其进行时序化;然后利用ARIMA模型进行模型识别、参数估计、模型诊断(检验及优化)、进行预测(碱基位置71-75)。结果表明:在短记忆模型ARIMA(p,q)模型高度显著拟合下,其作为合适的时间序列模型能帮助我们挖掘DNA序列中的未知特性。  相似文献   

6.
王芳  杨乐  普布 《西藏科技》2023,(3):3-8+34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鸟类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和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鸟类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有多种分布类型,大致分为三种分布模式。人们基于环境气候、空间和生物作用及进化历史等角度提出了各种假说,用以解释鸟类物种多样性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模式。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模式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地区的物种或同一地区的不同类群可能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分布模式。研究不同地区的鸟类多样性垂直分布模式,特别是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和存在较多研究空白的地区能为海拔梯度模式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生态系统平衡提供理论和科学支撑。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与研究尺度有很大关联,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尺度下生物多样性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可能成为今后生物多样性重要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7.
复杂的进化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考查了年代跨度很大的生物进化现象,才写出了《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那么,正在发生的生物进化现象如何呢,这无疑也是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问题。美国遗传学家乔纳森·普里查德和他的同事们对人类基因进行研究后发现,在距今1.5万年至5000年的时间里,大约有700个人类基因组的基因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发生了改变,这一现象表明,人类仍在进化。这个人类基因研究项目研究了非洲、东亚和欧洲人的基因,他们发现,在人类基因中,呈现进化特征的基因分布在味觉、嗅觉、消化系统、骨骼构造、皮肤颜色和大脑功能等各个方面。每个改…  相似文献   

8.
农业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当前和未来产业发展、资源开发、战略性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生物安全等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高产品种的推广,化肥、农药的过度施用以及政策变革和经济建设等原因,农业生物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或丧失,对其保护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农业研究中的焦点。农业生物多样性的评价是有效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其资源,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等级多样性测度为基础,对农业等级多样性测度指标进行了研究;引入信息增益的概念,对农业生物多样性信息增益的测度指标进行了研究,并用农业等级多样性、信息增益及其他多样性指标分析评价了贵州省从江县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从江县旱地植物共有36科86种及变种。按用途分,主要有食用植物29种,占总物种数的33.7%;药用植物20种,占23.3%;饲料植物5种,占5.8%;其它5种,占5.8%。多样性指数分析的结果为:旱地物种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0.20,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4.35、Shannon-Wiener指数为2.27,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1。农业多样性分析结果为:旱地农业物种丰富度为0.13;农业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3.225和1.708。农业等级多样性指数与利用物种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并与农业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相符,但与信息增益的测度指标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9.
达尔文曾经称自己的进化学说为“渐变论”。因为一种生物进化到另一种生物要经过长期的历史过程。生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异,但也并非所有的变异都能生存下去,只有那些适应环境的变异,经过一代一代积累遗传下去,才能形成新的物种,促进生物的进化。然而,生物进化是渐变还是突变,这是自达尔文进化论诞生以来就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业生物多样性测度指标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丹  成升魁  何露  闵庆文  焦文珺 《资源科学》2010,32(6):1042-1049
农业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当前和未来产业发展、资源开发、战略性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生物安全等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高产品种的推广,化肥、农药的过度施用以及政策变革和经济建设等原因,农业生物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或丧失,对其保护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农业研究中的焦点。农业生物多样性的评价是有效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其资源,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等级多样性测度为基础,对农业等级多样性测度指标进行了研究;引入信息增益的概念,对农业生物多样性信息增益的测度指标进行了研究,并用农业等级多样性、信息增益及其他多样性指标分析评价了贵州省从江县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从江县旱地植物共有36科86种及变种。按用途分,主要有食用植物29种,占总物种数的33.7%;药用植物20种,占23.3%;饲料植物5种,占5.8%;其它5种,占5.8%。多样性指数分析的结果为:旱地物种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0.20,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4.35、Shannon-Wiener指数为2.27,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1。农业多样性分析结果为:旱地农业物种丰富度为0.13;农业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3.225和1.708。农业等级多样性指数与利用物种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并与农业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相符,但与信息增益的测度指标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1.
任何生物在诞生之后,都一直处于进化发展当中,其演进历程是从低级逐渐向高级发展。人类作为当今生物链的顶端群体,始终在探索和加强生物演变的研究。生物进化理论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使人们认识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发展。达尔文进化论深刻的印证了唯物主义的自然学科基础,对人类发展和生物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重点以生物进化理论作为基础,分析生物进化理论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金秋科苑》2010,(15):8-8
“澳大利亚深海研究”项目一直在利用最新技术的远程遥控相机对澳大利亚深海物种进行研究和拍摄,发现了大量怪异的深海物种。澳大利亚昆士兰脑神经科学研究所近日公布了这些怪异深海物种的图片。科学家认为,对这些深海怪异生物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人类神经细胞进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云南物种多样性研究现状和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是世界十大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东喜马拉雅地区的核心区域,生物种类及特有类群之多居全国之首.1980年以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激增造成的物种多样性损失,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美注,本文在探讨云南物种多样性特点的基础上,综述了云南物种多样性研究现状、保护和研究方法,分析了云南物种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及对策.在此基础上,提出云南物种多样性研究的思路,以便为保护利用该地区的自然资源提供最基本的知识支撑.  相似文献   

14.
所有生物,包括人类,都需要同样的基本资源赖以生存。通过对控制生物多样性自然过程的了解,可以最大程度地缓解人类利用这些资源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潜在矛盾和冲突。保护地球上某些物种可能不需占用农业生产用地,而保护另一些物种却需要某种形式的经济支持,以协调人类需要与物种保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陈浩义  王敏  王文彦 《情报科学》2012,(10):1566-1571
在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中,伴随着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知识的流动,知识在企业技术创新各环节的流动过程中处于不断的进化之中。本文以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的流动分析为切入点,借鉴生物进化理论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进化的要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进化机理和进化维度。  相似文献   

16.
生物标本是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素材,是不可再生的战略生物资源。中国科学院生物标本馆是中国生物标本资源保藏、研究和科学教育的中心,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生物标本能够提供物种、空间和时间3个维度的重要信息,有巨大潜力服务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挖掘、利用,可有效支撑生物多样性相关领域的研究,包括物种认知、生物多样性编目、濒危物种保护与管理、外来生物入侵防治、生物多样性监测,以及物种分布格局与生物多样性变化等。未来对标本资源的建设和管理需要致力于更加全面地收集和保藏,加强深层次信息的获取和数据整合平台的建设,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生物标本是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素材,是不可再生的战略生物资源。中国科学院生物标本馆是中国生物标本资源保藏、研究和科学教育的中心,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生物标本能够提供物种、空间和时间3个维度的重要信息,有巨大潜力服务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挖掘、利用,可有效支撑生物多样性相关领域的研究,包括物种认知、生物多样性编目、濒危物种保护与管理、外来生物入侵防治、生物多样性监测,以及物种分布格局与生物多样性变化等。未来对标本资源的建设和管理需要致力于更加全面地收集和保藏,加强深层次信息的获取和数据整合平台的建设,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内容广泛的概念,包括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物种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所有的生态系统和它们形成的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1 生物多样性价值及中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1.1 生物多样性价值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物经过几十亿年进化的结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的食物几乎完全取自生物资源。加纳人所需蛋白质的70%来源于野生鱼类、昆虫和蜗虫等;扎伊尔人所需动物蛋白质也有约75%来源于野生资源(McNeely等,1990);在博茨瓦  相似文献   

19.
生物多样性是有机界一个无所不包的术语,系指一个生态系统、一个区域乃至整个地球物种(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丰富的均匀的程度。它既包含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的含义,也反映一个区域的发展规划是否符合客观规律的重要樗。可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不同水平来研究和分析其基本特点,当然,不同水平研究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本文主要介绍其当前的基本情况、研究的战略思想、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以期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组织力量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20.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然而,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剧,作为人类生存最为重要的基础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在过去的2亿年中自然界每27年就有一种植物物种从地球上消失,每世纪有90多种脊椎动物灭绝。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物种灭绝的速度不断加快,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很多物种未被订名即已灭绝,大量的基因丧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面积锐减。无法再现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正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人类将面临着能否继续以其固有的方式生活的挑战。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保护和持续、合理地利用急待加强,刻不容缓。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