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邓冲  王宁 《视听纵横》2005,(6):47-48
近年来,新闻舆论监督所发挥的作用令人瞩目。从广州孙志刚案的查处,到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的调查.再到北京“圆明园防渗工程”的听证.无不显示出媒体作为公众舆论的巨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李刚事件的发生已时过境迁,当我们再将视线投注到事件发生那一刻,发现其实那不过是一起普通的车祸,只因当事人那句"我爸是李刚"触痛了民众那根官民对立的敏感神经。显然,从孙玉刚案、杭州飙车案、邓玉娇案、周老虎事件一直到李刚事件,网民们可谓百战百胜。  相似文献   

3.
陕西的“黄碟事件”虽不如甘肃的荆爱国案骇人听闻,但陕西频发的警察丑闻,已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陕西公安干警的整体形象。一年后,本刊记再赴延安,对陕西黄碟事件进行再调查,探究“执法经济”的存在背景。  相似文献   

4.
网络危机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b2.0平台的出现,使得网络媒体信息发布功能大大增强,信息传播的渠道正在由传统的单向传播向多向传播转变,信息舆论的发布开始从机构向人个过渡,网络舆论开始显示巨大的威力。互联网引发的舆论事件越来越多,愈演愈烈。从“刘涌案”、“孙志刚案”等个案,到“松花江水污染”以及“三鹿奶粉事件”等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无一不是在网上集中爆发,造成强大的舆论声势,  相似文献   

5.
孙鹏 《记者摇篮》2010,(7):44-44
“近年来,网络舆论监督显示了巨大的能量,在“周久耕案”、公务员“出国考察门”事件、“局长日记”事件中,可以看到网络已经成为反腐败的重要渠道;在胡斌飙车案、许霆案、习水“嫖宿幼女案”等案件中,也可以看到网络民意对司法裁判产生的巨大影响;在孙志刚事件、“躲猫猫”事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网络对行政执法的有力监督。  相似文献   

6.
(一) 近年来,网络民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从“彭水诗案”、“西丰事件”、“华南虎照”事件,到“瓮安事件”,还有拉萨打砸抢事件被西方媒体歪曲报道、奥运圣火在境外传递被藏独分子抢夺,等等,中国网民集中、强烈、突出地表达了对这些事件的爱憎。网民们密集的评说、议论,被认为是“网络民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谭珂 《新闻窗》2009,(5):93-94
2009年上半年,网络热点事件层出不穷,从“央视大火”到“躲猫猫”,从“杭州七十码”到“邓玉娇案”,这些网络热点事件的背后,闪耀着公共领域思想的光芒。作为一种新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网络正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新闻业的传播生态,并反哺于我们的现实社会。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急剧转型、矛盾凸显的背景下,随着以互联网、手机为主的新媒体的普及应用,我国舆情危机事件呈多发态势.一项研究指出,我国平均每五天就发生一起影响较大的舆情危机事件.“瓮安事件”“石首事件”“毒疫苗事件”“邓玉娇案”“赵作海案”“李刚门”“郭美美事件”等等,都是经新媒体推动而产生重大影响的案例.  相似文献   

9.
"网络暴力"现象的战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梅 《今传媒》2009,(12):118-119
近几年,“网络暴力”事件频繁进入人们的视野,从2006年的“铜须门”事件、“虐猫”事件,2007年的“姜岩死亡博客”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再到2008年的“很黄很暴力”事件等等,  相似文献   

10.
从某教授状告博客网一案的尘埃落定到博客写手状告网民的“博客告博客”案和某公司状告前员工博客案,再到前一阶段国内媒体关于“博客实名制”的争论,博客给人的印象总是纠纷不断、各执一词的乱象。然而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这些纷争的缘起,其实都是博客写作“公”与“私”的纠缠不清,而这种纠缠不清恰恰是博客特有的属性。  相似文献   

11.
“人肉搜索”是网络时代的新玩意儿,近年来因其强大的网络威力与社会影响力而备受关注。从2006年的卖身救母事件、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功夫少女色情照片事件,到2007年的钱军打人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流氓外教案事件、华南虎事件、“很黄很暴力”的张殊凡事件,从2008年的网络暴力第一案“死亡博客”事件、天价理发事件、“70后炫富女”兰董姐姐事件、“辽宁女”轻蔑灾民事件、林嘉祥猥亵女童事件、天价烟局长事件,到新近的公安局政委女儿冒名上大学事件、富家子弟飙车撞死平民大学生事件等,这些频频自网络空间延伸到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空间的“人肉搜索”事件,先后制造出一连串的媒体事件并转化为社会事件。“人肉搜索”一方面因其带来的可以揭开权力信息黑箱的传播功能,受到网民与社会的认可与赞扬;另一方面因其带来的网络暴力与社会暴力,受到网民与社会的反对与贬斥,以至于开始有地方政府开始立法明确规定“人肉搜索”违法。悖论中生存的“人肉搜索”,正在受到传播伦理的高度审视。  相似文献   

12.
对报纸的迫害,在清末,出名的有“《苏报》案”和清末报厄,辛亥革命以后,又有袁世凯大量摧残反对帝制的报纸的1913年的“癸丑报灾”。其他似或不甚著称。其实在“五四”运动发生的1919年,革命群众运动的兴起和各种思潮以及政治势力的相激相荡,在报界的风云变幻、就极不平静。从五月到年底这短短的八个月中,全国所发生的报纸事件就不下十数起,其中对未正式登记申请出版的报刊被取缔还不算。我根据手头材料,整理了十个新闻事件,所谓“十案”。取其成数而已,事实上还不止“十案”。  相似文献   

13.
高威 《网络传播》2004,(5):18-20
2003年,中国互联网界相继聚焦到几件大事:孙志刚案、刘涌案,然后就是“宝马撞人案”。这几个事件可以说一浪接一浪,在互联网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澜,继而影响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关于“宝马撞人”案件的言论,在网站的论坛上点击率超过了关于“非典”的话题。“宝马撞人案”这一舆论风波让人们开始注意到互联网的影响力,开始反思网络舆论在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系列官员因三鹿事件落马.使得重大公共事件问责制已经从“个案”渐成“惯例”;从对被问责官员的具体分析,也能看出官员责任追究开始制度化、日常化  相似文献   

15.
伍蔚然 《新闻世界》2013,(7):180-181
【摘要】近年来发生的“药家鑫”案、“七十码飙车”案、“郭美美”事件等均引发了舆论狂潮,并影响了实际问题的解决进程。网络舆论无疑已经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重视和熟悉网络舆论的形成规律和发展演变。本文以“表哥”杨达才事件为例,分析网络舆论的演变情况,并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的引导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哈尔滨天价医疗费案到深圳医务人员戴着头盔上班,到北京一男子拒绝签字致产妇死亡的医疗纠纷案,再到西安8名新生儿死亡案,近些年来发生的多起轰动全国的医疗事件触目惊心.据中国医师协会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七成半的医师认为自已的合法权益没得到保护,有六成多医师认为执业环境较差或极为恶劣.  相似文献   

17.
傅萌 《视听界》2010,(1):96-98
作为一种民意表达的渠道,网络舆论逐步显示出在信息传播、舆论监督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成为引领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从几年前的“周老虎”事件,到后来的“躲猫猫”、“俯卧撑”、“70码”、“楼脆脆”、“钓鱼案”等等,网络媒体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力,已超越了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18.
熟悉美国政治的人大约都不会忘记,20年前,美国总统尼克松由于“水门事件”的曝光而引咎辞职。里根总统由于涉嫌“伊朗门事件”,信誉也遭受了严重损失。现任年轻总统克林顿,在执政不满一年之际,正雄姿英发,准备再展宏图之时,却陷入了一场纠缠不清的“白水门事件”,重蹈前人覆辙。目前,“白水门”一案已愈演愈烈,在美国朝野掀起了轩然大波,本文将此案已经调查确证的初始原委及最引人瞩目的几个焦点问题编译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人民网“强国论坛”,同广大网民在线交流。9月4日人民网推出“什锦八宝fans圈”,意在为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粉丝”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这些事件表明互联网正成为领导人了解社情民意的天地,官员上网关注舆情蔚然成风。网络舆情曾风起云涌,从“厦门PX”事件到“华南虎”事件,再到“三鹿毒奶粉”事件,网络的舆论风潮常常将政府和党政官员置于被动的境地。这些事件表明网络舆情复杂,新媒体时代的舆情管理创新势在越行。  相似文献   

20.
郭致杰 《青年记者》2016,(20):88-89
2016年3月,山东警方破获涉案金额5.7亿元的“非法疫苗案”.在微信舆论场上,这次“问题疫苗”事件被一些自媒体“妖魔化”后成病毒式传播.菲理智的传播带来了消极影响:一时间,拒绝国产疫苗、回避接种疫苗、到香港接种疫苗等言论甚嚣尘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