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特的作品。作者通过女主人公成长的故事反映了女性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摆脱男性的歧视和压迫,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个人的女性主义观点。在女性译者祝庆英和男性译者曾凡海、吴江皓的两种译本中,通过比较他们对男女形象的不同译法,可以揭示出女性译者在翻译时所表现的女性意识和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2.
李佩甫的长篇小说<城的灯>具有明显的男性化女性叙事的特点,男性作者塑造了一个具有中国传统道德品质的女性形象,并将其"圣母"化来作为弥合城乡差距、解救乡村困境的工具.这种"女性叙事"反映了当代男性作者及其代表的社会主流话语所持有的女性观念依然打上了深刻的男权烙印和男性中心意识.这种女性观念是男性对女性自以为是的"圣母"想象,是女性叙事的谬误.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比男性译者和女性译者对同一著作中的翻译,分析女性译者在译著中女性意识的体现以及对女性主义的追求,同时也从女性译者译著中对女性真实的个性和心理特征的细腻刻画来体会她们对于女性意识的诠释。  相似文献   

4.
《儒林外史》在刻画男性士子的同时,还塑造了不少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作者通过对女性的描写,深刻反映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将聘娘作为封建女性的代表,通过聘娘的妓女形象、聘娘的太太梦、聘娘的女性解放意识三个方面对聘娘进行分析,以期能够解读聘娘的真实形象,揭露封建科举制度下女性的生活现状及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给当代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5.
《三国演义》是一部既斗智斗勇又充满阳刚的文学作品,主要描绘的是男性之间相互斗争的故事.但在作品中也穿插了少许的女性,从作品对女性的描绘中,同样也可以窥见女性的光辉形象和女性的人性之美.作者在女性形象的隐匿与建构中,实现了人性的回归,体现了女性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贾平凹可以看作是男性写作的代表,而陈染则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的一面旗帜。他们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出现,反映了男性本位主义立场与女性主义立场的矛盾。在通过对这两位作家部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和比较,探讨这种矛盾出现的根源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乔治·桑早期妇女小说是作者自身体验的写照,表达了对父权制社会中女性不幸命运的同情以及对作为压迫者的卑劣男性的谴责,并把获得美好爱情的希望寄托于理想男性。乔治·桑没有提出解决妇女问题的有效办法,却传递出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8.
在一些女作家的小说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她们笔下的男性呈现两极分化,或者是男性英雄,或者是软弱无能,或者是花花公子.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极端的形象,是因为反映了女性对男性的渴望和幻想,也折射出女性骨子里还没有摆脱传统意识播撒在她们心中对男性的依赖意识.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在小说集《传奇》中,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参与了人物性格的塑造.经过比较,大体上可以将其中的女性形象分为三类:无母爱的扭曲者形象、有自我意识的反抗者形象和无自我意识的顺从者形象.在她们身上,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排斥、男尊女卑观念的遗害、女性心理的某些隐秘东西以及作者自觉的女性意识和对男权社会的反叛.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沙博理和登特杨(男性译者)所译《水浒传》为对照本,结合译者赛珍珠(女性译者)的双语文化背景及女性身份两大要素,探讨不同性别的译者传译《水浒传》女性形象时的翻译策略与立场差异:沙博理和登特杨译本奉行与原作一致的男性主导、女性从属立场;赛译本却从女性角度出发,引导目标读者重新评价被封建意识形态烙上负面印记的女性人物,修正了《水浒传》原著中被歪曲的女性人物形象,构建了积极反叛的女性形象,使译本更加符合西方意识形态下人们的文化认同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女性主义翻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翻译研究领域,将性别纳入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主张消除性别歧视,实现原文/译文,作者/译者的平等地位,并倡导发挥译者主体性,让“女性”得以被看见和听见.女性感情通常比男性更为丰富细腻,在语言表达上也比男性更为生动贴切,语气内涵传达更具感染力.在翻译实践中,女性性别认同也可以通过译者主体性并采取女性主义翻译策略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2.
《69 Sixtynine))日本作家村上龙创作的一部风格独特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几个性格各异的男性。但与几个男性主要人物相比,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个性却更加鲜明。这反映了作者村上龙对女性持有的一贯态度和对女性艺术形象的塑造特点。村上龙的大部分作品,对女性的认识主要来自年幼时的生活经历,并且他所描写的女性形象的特色都可以从《69 Sixtynine))中找到根源。  相似文献   

13.
哈代小说中女性形象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可归纳为三类:1、花容月貌、风致韵绝的女性,在男性社会里,属于男性的客体,显示了作者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2、把爱情视为唯一的女性,同样透露出哈代对女性的歧视;3、永远是脆弱的女性,以依靠男性为主,缺少独立的人格。这一切表明哈代是以男性意识去规范和塑造女性的  相似文献   

14.
从唐传奇中几起美丽、地位显赫的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探讨了唐代士人对女性、对爱情、对仕途的心态。唐传奇中的女性是美丽的,但多数是作为男性的观赏对象而存在;唐传奇中叛逆女性命运多是悲惨的,而作者却通过一定的叙事模式使男主人公摆脱了责任;唐传奇中女性身份高贵者众多,这是唐代士子渴望与贵族女性成婚的生活追求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5.
盛可以短篇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男性形象,他们或是同性恋,或是胆小懦弱的伪君子,亦或是灵肉分离的享乐主义者,其大都是缺乏爱的能力的弱者.在对这些病态男的叙述中蕴含着鲜明的女性意识,这与作家早年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盛可以在塑造这些男性形象时,一方面以男性视角对男性进行自嘲自讽,颠覆瓦解男权文化;另一方面对男权文化的反抗因社会伦理道德的强大惯性必然会使女性陷入悲观与困惑之中.更为重要的是,盛可以对男女两性关系中女性个体经验的表达与现实境遇的书写寄托着作者深刻的人文关怀,其女性意识具有超越性,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芒.  相似文献   

16.
岳娟 《文教资料》2012,(23):15-16
张洁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坛上最引人注目、最富争议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创作以个人生命体验为基础,不同时期的创作轨迹就是她的生命轨迹。本文从女性文学视角来分析张洁对作品中男性形象从渴望到寻找到失望的情感的嬗变过程。这一方面标志着对男性神话的消解,另一方面体现了作者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7.
张磊 《河南电大》2009,(2):60-61
在一些女作家的小说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她们笔下的男性呈现两极分化,或者是男性英雄,或者是软弱无能.或者是花花公子。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极端的形象,是因为反映了女性对男性的渴望和幻想,也折射出女性骨子里还没有摆脱传统意识播撒在她们心中对男性的依赖意识。  相似文献   

18.
《奈何天》是李春平的一部反映官场生活的长篇小说,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矛盾混合型,这类女性形象是作为男性主人公的对照而存在的;第二类是“贤”妻良母型,这类女性形象是隐蔽在男性主人公背后的;第三类是单纯无知型,这类女性形象具有悲剧性成分。通过对这三类女性形象的分析可以看出,李春平的官场小说在展示男性主人公官场沉浮的同时,也试图揭示女性的生存处境与命运变迁。  相似文献   

19.
当代美国南北战争小说解构了传统战争小说中女性缺失或女性形象塑造的固化模式,女性在战争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被重新挖掘,并被赋予了面向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治愈性力量。近十年的内战小说中,女性形象更具颠覆性,拥有了改变旧有社会秩序、重构政治格局的力量。当代美国内战小说塑造出差异化、多样化的女性形象,创作主体有女性作家,也有男性作家,反映出在后现代女性观的深刻和广泛影响下,美国精英文化阶层对女性社会分工、社会角色嬗变的普遍接受和认同,并通过文学作品的创作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了新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人类的经验与男性经验是同义词,文学经验也是如此.在文学作品中男性创造出了女性世代奉为模范的范本.成廉·布莱克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最伟大的诗人,诗歌中创作了大量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可以分成四类:幻想中的完美女士及塑料玩偶;游荡在冰雪中的修女;假面世界:魔鬼与怪兽;灵与体的结合:双性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