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月15日下午,人民日报社召开改革社内报刊管理体制和组建报刊管理部工作会议。根据编委会的决定,报刊管理部组建工作开始有计划地进行。据悉,新组建的报刊管理部为正局级内设机构,负责对人民日报社所属报刊实行统一管理。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所属报刊改革发展规划的调研和实施;指  相似文献   

2.
关键词:转企改制预期:分类改革将有实质性进展2009年,是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根据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积极开展报刊改革调研和有关文件起草工作,同时大力推动中央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试点工作,优化报刊资源结构,培育市场主体,推进报刊业集团化、集约化发展,为全面启动报刊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今年伊始,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以下简称非时政类报刊改革)进程提速。年初,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杂文报、现代护理报、糖烟酒周刊杂志等5报3刊列入河北省第一批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单位名单,6月又陆续有报刊被列入到第二批名单。 从近年来的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非时政类报刊改革终于走到实际操盘。结合工作实践和政策精神,我想就非时政类报刊改革谈谈我的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4.
新闻出版总署提出,2012年要积极稳妥地推进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加快转变出版发展方式。报刊改革分为不同性质的两类:一类是时政类报刊,将实施采访编辑和发行经营分开,经营部分组建报业集团、报刊集团;另一类是非  相似文献   

5.
报刊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在此,笔者仅就报刊社经济管理体制的有关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从宏观来讲,报刊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是根本性质的改革,而是在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的条件下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所谓报刊经济管理体制,其基本含义是指报刊事业单位经营机构的设置,经营范围的限定,运转机制的建立和管理权限的划分以及分配方式等方面的制度。我国报刊经济管理体制存在于全社会的经济体制之中,全社会的经济体制决定着报刊经济管理体制。在多年  相似文献   

6.
报刊失控是苏联公开性改革失控的一个重要方面,报刊在改革初期发生了积极变化,后期则走向了失控。报刊失控主要表现在:苏共报刊管理权的丧失,新闻自由发展过度,反对党派成为办报的主导;这对苏共政权造成了重大影响:苏共深陷舆论危机,继而引发政权危机。苏共报刊失控及其影响给我们提供了以下思考:第一,新闻改革要适合本国国情;第二,新闻自由要兼顾社会责任;第三,改革离不开报刊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2012,(3):48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日前表示,2012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将深入进行,在推进报刊改革的同时,还将推动出版传媒企业的集团化建设和上市融资。柳斌杰介绍,报刊改革分为不同性质的两类。一类是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截至目前已有1600多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登记或转制为企业;剩下的一批今年上半年将启动改革,力争在十八大以前完成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任  相似文献   

8.
朱立芳 《今传媒》2014,(1):13-14
报刊失控是苏联公开性改革失控的一个重要方面,报刊在改革初期发生了积极变化,后期则走向了失控。报刊失控主要表现在:苏共报刊管理权的丧失,新闻自由发展过度,反对党派成为办报的主导;这对苏共政权造成了重大影响:苏共深陷舆论危机,继而引发政权危机。苏共报刊失控及其影响给我们提供了以下思考:第一,新闻改革要适合本国国情;第二,新闻自由要兼顾社会责任;第三,改革离不开报刊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利研工作的需要,近年来外围原版报刊和港、澳、台报刊在我国报刊行业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是因为外国原版报刊和港台报刊信息来源快,信息量大,既报道了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学术见解,还可以从中直接了解国外对我国开放、改革的反映,进口报刊往往起着国内报刊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因此,国家每年都要拨出大量外汇,进口实用价值高的报刊。以我省为例,1983年进口外国原版报刊6241份,约值人民币125.5万元,到1986年进口外国报刊达8712份,约值人民币308.9万元,份数增长39.59%,报刊订费增长246%。  相似文献   

10.
石峰 《传媒》2005,(11):4-11
2004年初,在天津召开了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随后在云南召开了全国报刊审读工作会议,这两次会议对于把握报刊出版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使命和责任,分析报刊出版业改革、发展与管理态势,总结和交流管理经验,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思路、振奋精神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一年来,在各地报刊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国报刊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报刊出版态势平稳,报刊业改革不断深化,报刊出版业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1.
2011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化菲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和目标任务以及实施办法等多方面,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体制改革作出了部署.这对期刊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目前,第一批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已进入尾声.但期刊改革远没有完成.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推动期刊的改革发展,就必须进一步认识期刊改革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蒋苒 《编辑之友》1997,(5):24-25
中国报刊界的改革经历了加大开本、扩展版面,装帧商业化等形式改革,和报刊功能与报导领域的重大改变之后,日益步入商业运作的轨道,发展成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中,报刊借鉴其它媒体功能,改造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报与刊的某种功能趋势,自觉追求媒体功能的整合性实践,推动了报刊界改革潮流的上升趋势。在这样一种上升趋势中,也出现不同报刊栏目主旨大量雷同的泛化倾向。市场经济改革深化,新的理性观念的生成,将使栏目主旨的多元化发展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3.
业界关注     
石宗源署长接受英国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谈:中国报刊业改革的新举措下一步中国报刊业的改革将重点抓好如下工作:在认真总结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报刊改革试点的范围。打破行业和地区壁垒,继续推动报刊跨行业、跨地区、跨媒体发展。继续大力推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深入研究中国报刊市场总量和布局,做出科学规划。建立健全报刊业进入和退出机制,增强报刊业的活力。进一步规范报刊发行秩序,制止报刊发行中的恶性竞争。积极引导从业人员加强自律。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积极开放报刊分销市场,鼓励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14.
传媒资讯     
《现代视听》2013,(6):1-2
我国确定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三个名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建国近日在新闻出版工作座谈会上表示,要继续推进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尽快提出确定"三个名单":提出和确定第三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名单并组织实施;提出和确定时政类和一般时政类报刊的具体名单,确保报刊出版事业单位改革与整个事业单位改革同步;明确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认定标准并制定分期分批名单。蒋建国还提出,不仅要着力推动具备条件的中央部门单位组建专业性报刊  相似文献   

15.
正确把握报刊业改革的方向、重点和步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时政类非公益性报刊转企改制大体分“三步走“。第一个阶段,主要是推进中央企业所办报刊转企改制。第二个阶段,主要对象是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所办的报刊。第三个阶段,主要是党政机关所办的报刊的改革。公益性报刊出版单位的改革也要加紧进行,重点是推进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教育报刊面临着新媒体、新业态等诸多挑战,需要教育报刊及时做出改革和调整。本文对传统教育报刊与美国的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共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挖掘了皮克斯动画成功的深层次原因,以期提供给教育报刊营销以启示。  相似文献   

17.
非时政类非公益性报刊转企改制大体分“三步走”。第一个阶段,主要是推进中央企业所办报刊转企改制。第二个阶段,主要对象是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所办的报刊。第三个阶段,主要是党政机关所办的报刊的改革。公益性报刊出版单位的改革也要加紧进行,重点是推进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8.
《今传媒》1999,(1)
在全国人民隆重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的时候,我们迎来了本世纪的最后一年———1999年。今年,我国的改革开放大业将深入发展,报刊业的改革也必将向更深层次推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本刊从这一期起,开设“报刊改革”专栏,发表报刊界同仁对报纸、期刊如何深化改革的体会、认识和意见、建议,见仁见智,集思广益,以期对报刊的改革有所启示和帮助;同时发表一些全国各地有关报刊改革的经验、动态和信息,互相交流、借鉴和促进。希望报刊社的社长、总编和同仁们以及广大读者积极支持,惠赐佳作,共同办好这个专栏  相似文献   

19.
传媒观察     
《军事记者》2013,(8):62-62
广西首家报刊集团揭牌成立 广西首家报刊集团——广西师范大学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日前在桂林挂牌成立。作为全国3个高校改革试点杂志社之一和广西推进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广西师范大学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将有利于整合广西期刊资源,促进广西期刊业进一步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20.
卢剑锋 《传媒》2011,(11):7-1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一次吹响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进军号角。其中,积极稳妥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是今后一个时期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事实上,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已然成为年度行业的热门词汇。那么,当前改革的态势如何?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改革要达到怎样的目标?目前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的进展状况如何?改制后的报刊企业未来将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