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化环境和更客观地评价企业信息化水平,原有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模型也应该随之变化。简要介绍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模型研究新进展,指出现有模型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基于信息化应用水平、信息化基础设施、员工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化安全四个领域的AISS评价模型。在构建模型基础上,调研并获得上海市20家制造企业信息化基础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评价,为政府选择信息化标杆企业和实施信息化建设企业提供一个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双一流”建设视阈,高校文献资源保障水平的评价关乎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通过分析高校一流学科文献资源保障工作的参与主体与具体保障过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为提升高校文献资源保障水平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从一流学科的文献资源建设情况、文献资源利用情况和用户满意度3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层次结构模型,运用AHP-CRITIC模型对评价指标进行组合赋权,最后以湖北省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构建了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共同构成的“双一流”高校文献资源保障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实证分析当前我国高校文献资源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企业信息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内外理论界针对企业信息化问题研究较多,从这些研究文献表面看,似乎是鱼目混珠;但是,对这些文献进行总结和归纳后,发现这些文献主要从以下角度展开对企业信息化问题研究:单独从SDN或MC角度;从定性角度研究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发展对策、战略等问题;从管理与信息系统角度研究企业信息化问题;从技术角度研究企业信息化问题;从企业信息化应用角度研究;从模型设计角度研究企业信息化问题。从上述六个方面对当前国内外研究企业信息化问题的文献分别进行了回顾,从而为研究企业信息化问题学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赵筱媛  靖继鹏 《情报学报》2005,24(4):467-472
目前,我国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出现盲目求新、求全的现象严重,导致信息技术装备能力的闲置和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远没有发挥信息化投资的效率。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构建了科学、可行的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模型,并就研究结果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构建了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融合决策专家个人权重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研究了TOPSIS方法在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水平评价方面的应用,为多个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水平高低的综合排序提供了方法。最后以五所高校图书馆为例进行了实例研究,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用于多个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水平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针对现有研究对企业技术竞争力评价过程中专利指标设置单一、综合对比能力差、部分指标难以量化的问题,从技术规模、技术质量、技术价值3个角度构建企业技术竞争力评价体系,以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战略决策。[方法/过程] 从专利中抽取11个反映企业技术竞争力的指标,并结合组合赋权法建立企业技术竞争力的评价模型,以LTE-Advanced技术专利申请量前20的企业为例,对模型进行初步应用。[结果/结论] 将评价结果和以往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本文的综合评价模型可以更好地揭示该技术领域企业的竞争地位,为企业的技术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梳理国内企业竞争情报评价的相关文献发现,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竞争情报质量评价、情报软件和系统评价、竞争情报人员能力评价以及竞争情报工作绩效评价等几个方面,缺少针对企业竞争情报成果的评价。基于国内外竞争情报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从分析企业竞争情报成果的类型及特点入手,引入模糊集合理论,从内容性、可用性、应用效果、用户满意度4个方面构建包含11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结合专家调查法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对企业竞争情报成果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并通过实验证明该评价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以专利指标评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可行性,指出专利指标能可靠、全面地评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并基于现有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的现状,从自主创新过程角度,构建了由创新方向、创新效率和创新效果三个一级指标、专利趋势和专利效率等12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专利指标体系,对利用专利指标评价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是一个多指标综合评估的过程,日前公布的“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中共有20项指标列入统计范围,能否将这些指标科学准确地进行综合,是信息化评价的关键。现将我国的信息化水平划分为五类,并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的模式识别模型,将各地区有关信息化水平指标输入网络模型,得到各地区信息化水平综合指数的输出,定量分析结果和定性分析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信息化技术变革所根据的多项准则,采用德尔斐法对企业信息化指标进行了筛选、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可以全面客观动态地反映出企业信息化的真正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以2008年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中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Altavista获取其中100家企业门户网站的链接指标,对网站链接指标数据与信息化排名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时,网站链接指标与信息化排名显著相关;通过搜索引擎获取其中10家上市企业的绩效指标数据,对网站链接指标数据和绩效指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企业绩效指标与其门户网站的链接总数和外部链接数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综合集成研讨厅的企业信息化复杂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明  张屹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22):44-47
信息化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一股重要力量,对企业尤其重要。企业是一个复杂巨系统,企业信息化以企业为对象,具有内在的系统复杂性,已属于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范畴。综合集成研讨厅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利工具,为此构建企业信息化复杂系统研讨厅,并给出企业信息化复杂系统研讨厅的运作;以期解决企业信息化这一复杂系统的实施遇到的问题,为推进企业信息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信息素质教育与企业信息化进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信息素质与企业信息化进程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即员工的信息素质决定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在此理念基础上,构建员工信息素质与企业信息化发展阶段的匹配模型,找出每个信息化阶段的主导素质。最后,从企业以及社会的角度给出提高员工信息素质教育,保证企业信息化顺利进行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4.
贾红  张婷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6):82-85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转移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基础,并逐渐成为当前知识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依据Nonaka提出的SECI螺旋模型,重点研究企业环境中知识转移模式,分析企业知识转移效果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 最后论述影响企业知识转移效果的四个要素,对企业采用哪些知识转移模式和如何评价知识转移效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信息经济测度与信息化测度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当前社会信息化测度的两大主流体系的分析,指出长期以来存在于信息经济测度与信息化测度之间的理论“断裂”,并从测度现象的“同源性”、经济对社会的“嵌入”以及经济的社会形态三个方面,为信息经济测度与信息化测度建立起深层次的关联。以此为依据,提出社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必须构建在信息化概念的“整体性”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信息技术在航天企业档案管理中的特点着手,分析信息化给企业档案管理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知识转移是企业信息化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信息化案例是知识转移中企业信息化知识的一种重要载体。本文在介绍本体的含义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企业信息化知识的本体模型,设计了一个企业信息化案例库的管理系统,分析了企业信息化案例库中初始案例和日常案例的收集方式。对于日常案例的收集,作者建议采用Web2.0的技术,吸收尽可能多的用户参与,采用粗库和正库两个案例库的结构,对用户上传到粗库中的案例进行评价和选择,转为正库,并将正库和粗库中的增加和更新信息及时通知给相关用户。作者对企业信息化案例库管理系统进行了实现,在实验室范围内进行了试运行。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传统产业信息化水平测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君  杜伟 《情报学报》2003,22(2):222-228
本文探讨了我国传统产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方法和指标体系 ,并运用该指标体系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典型的传统行业———机械工业所属的 6个分行业进行了产业信息化水平的实证分析、测量 ,并把所得结果同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研究结果对分析我国传统产业信息化进程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测度方法对其他产业信息化水平的研究分析工作也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倪明  张屹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4):73-148
信息差距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信息化水平整体提高,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选取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评价企业视角下地区信息化经济效率。建立企业视角下地区信息化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测算结果比较江西省与东部地区的信息差距。在此基础上,分析效率导致的信息差距的形成原因及流程,据此提出缩小信息差距的对策,为地区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