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氏一家言》为容美土司田氏作家群的大型诗文集,它的出现在少数民族文学史上是一枝独秀,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然而对其研究却很不够。文章从其对巴文化的继承角度,从容美土司与巴人及巴文化——文化传承之基础、《田氏一家言》对巴文化的隐性继承特征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对《田氏一家言》的民族文化特性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黄思源 《海外英语》2013,(19):133-134
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1961)是二十世纪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冰山原则"这一风格著称。"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是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名篇,它以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海明威独特的写作风格。此文目的在于对比评价三版译文——翟象俊版译文,笔者老师张祥麟教授的译文和《杀手——海明威短篇小说(评注本)》(以下简称《杀》)中的译文——是否较好地体现原文的"冰山原则"这一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3.
崔卫国同志在《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上撰写了《民族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的一文(以下称《崔文》)。该文对民族关系为何是一种社会关系这一问题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然而,再三拜读,又觉得有几个问题值得商榷,以下笔者拟就这几个问题谈点  相似文献   

4.
清人沈德潜编选的《唐诗别裁集》是一部经典的唐诗选本,它取材全面,选目精当,较为完整地反映出唐代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同时还对评选作品进行评注,对初学者具有珍贵的参考价值.钱起为“大历十才子”之冠,是“十才子”中才能较为全面的诗人.《唐诗别裁集》共选录其诗歌30首,代表了钱起诗歌的整体成就,反映出沈德潜对钱起诗歌的认可与推崇,这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5.
元代,是国内各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时代。民族文化之间的大撞击、大交融,在文学上必然出现新的文学样式。散曲,这一新兴的诗歌和乐曲,就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汲取“里巷之曲”和“胡夷之曲”的养分,破土而出,在元代发展为成熟的文学样式,正式登上文学的殿堂。它与稍后兴起的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元曲,在文学史上异彩夺目。就散曲创作而言,兄弟民族作家也不乏其人。据隋树森先生《金元散曲》辑录,有姓名可考的作家共212人,其中少数民族作家22人,占总数的百分之十。另外,《录鬼簿》及《录鬼簿续编》还载有十余位少数民族散曲家姓名(惜其作品今已无存)。可见,元散曲的形成、发展,兄弟民族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习》今年第四期,刊登了《杜牧〈阿房宫赋〉评注》。我认为“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的评注欠妥。该文对此句的评注是:“言应以己之心,度千万人之心,有‘人同此心,之义。”(该刊第19页)这样评述,就完全将原意弄反了。一个人的心(秦始皇的心)和千万人的心(全国人民的心)迥然不同。秦始皇豪华奢侈,恣意追求个人享乐,拼命地搜刮民脂民膏,根本不顾全国人民的死活。而全国人民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诗歌,是民族文化的瑰宝。鉴赏它是一种艺术享受。从1998年起,诗歌鉴赏成为高考的重要考题;2002年诗歌鉴赏由一卷移至二卷,这样,完全意义上的诗歌鉴赏出现了。如何鉴赏,据考纲要求,总的来说是披文入情,知人论世,感知妙语,但这些方法目标太大,操作性不强。笔者认为快速准确恰当鉴赏一首诗,必须把握好切入点,而且只有寻找到小而精的切入点,才能快捷掌握诗歌的主旨,把握诗歌的情感,才能准确鉴赏评价一首诗。1、从题目切入(题目是作品的眼,它往往是作品的灵魂,或是作品的线索,它暗示作品的主旨和情感,体现作品构思)。如杜甫的《倦夜》:竹…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新课标精神昭示着我们语文教学要立足于文学欣赏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笔者就拿现当代诗歌鉴赏为例来浅谈几点认识。一、了解创作背景,正确把握诗的内涵诗歌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因此为更好的解读作品,我认为首先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入手(背景包括写作的年代、时间、地点、对象、作者的艺术倾向等)。这是赏析诗歌的基础,而且分析起来,既准确又有深度。可以准确的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诗歌的主题思想。例如:郑愁予的《雨说》…  相似文献   

9.
本单元突破口 本单元六首古代优秀诗歌作品,分为四课,代表了我国诗歌艺术发展早期四个重要阶段:《诗经》(伐檀、硕鼠)——《楚辞》(涉江)——《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五言古诗(归田园居、饮酒)。学习古代诗歌的艺术特点,领会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內容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古代诗歌在语言形式上的不同体制及其节奏韵律等诵读知识是本单元的主要教学要求。 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是教学本单元的突破口。 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是最为悠久、丰富而辉煌的,运用多种艺术样式和手法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  相似文献   

10.
一个民族的文学,一般都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人民口头创作的民间文学;一是作家创作的书面文学。我国各兄弟民族的文学,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文学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在许多民族地区和兄弟民族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间文学,其中不少优秀的作品已早有国际声誉。为我国多民族的文学增添了光辉。被誉为我国三大英雄史诗的《格萨尔王传》(藏族)、《江格尔》(蒙古族)和《玛纳斯》(柯尔克孜族),在国内外都有广泛影响,它们不仅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也是世界文学中的珍品。海南是多民族省份,同样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学,它所展示的情景,也是使人深感自豪和欢喜的。海南的民族文学,是宝岛的文化遗产和历史的  相似文献   

11.
任伟 《家教指南》2016,(4):74-79
敦煌文献P.2569背面《儿郎伟》之前的文书,黄征先生视其为两首诗歌作品,拟名为《银歌》、《金歌》,并未进行释读;张锡厚先生主编的《全敦煌诗》(第12卷)首次释录了该作品,题名为《儿郎伟》驱傩词,但仍有未尽之处。结合图版再次释读,确认该作品是两首与驱傩有关的诗歌,并从几个方面厘定为可能反映敦煌西汉金山国时期宫廷驱傩活动的儿郎伟作品。  相似文献   

12.
冯涛  胡家英 《海外英语》2011,(9):269-270
中美文学中的很多诗歌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从地域性这一特殊性质入手,笔者立足于中美文学的地域文化的传承,以中国第一部诗歌《诗经》和美国诗歌《海湾圣诗》等几部作品为典型,以期在诗歌的鉴赏基础上,掌握中美文学诗歌中所展现出来的地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两堂展示课某次展示课上,展现了两堂以小组活动为载体的语文课。案例一任务一:学校即将举办诗歌朗诵会,你们班选择的作品是戴望舒的《雨巷》,朗诵者将以《雨巷》的MV(音乐短片)作背景,请你依据文本的意境与制作要求,撰写MV的拍摄脚本。要求:(1)依据"雨巷""姑娘""我"之间的关系进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中国文化宝典灿烂的一族中魂化蝶是经典的一例,而在其他形式的著作中,这方面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尤其是在诗歌作品中。如在梁朝武帝、简文帝父子的诗歌中,蝴蝶的意象曾多次显现。简文帝萧纲《咏蝶诗》中有"复此从凤蝶,双双花上飞。寄语相知者,同心终莫违"的句子,这首最早表现爱情的蝴蝶诗借蝶寄言,希望有情人永结同心,双宿双飞的情意。(图一)  相似文献   

15.
同屈原的《离骚》等作品相比,《天问》是充满理性的。《天问》的学性不强,但是它对后世学产生影响却并不小。受《天问》以问谋篇的形式的影响,后世产生了一批模拟《天问》的作品,并出现了“问对”这种新的体和“天问体”诗歌。同时,《天问》也对后世诗歌和个别言小说在内容上产生过影响,并刺激了后世诗人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6.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原是成“一家言”的作品,无论在史学、文学那方面,它都是一部价值很高的书。 在史学方面:它发展了编年体,也示范了写历史必要有倾向性。此书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72),(完全采用鲁国纪年,是我国断代史之祖)。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但它最后又附有鲁悼公四年(前463)事一条:写晋国韩魏两家灭智伯的事,当为后人所续记。它是以叙事方法为主。它写作原则之一是“两国之战必书”,这样就提供给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论述了贝锦三夫《武陵王》的艺术特色、思想意蕴。全文分五个部分:力透纸背的人性刻画、如歌的民俗风情画卷、气势磅礴的史诗作品、引人入胜的传奇笔法、民族文化的哲理思辨,通过多角度的分析解读,介绍了这一很多读者感到陌生的题材,让读者对武陵山区的民风民俗、田氏家族的文治武功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诗歌分为古体和近体两大类。从广义说,唐代以前的诗歌,包括《诗经》、楚辞、乐府和汉魏六朝的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古体所作的诗歌,都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按诗句的字数可分为下列几种: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如曹操《观沧海》);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如《古诗十九首》);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如曹丕《燕歌行》)。此外,还有字数多寡不一的杂言诗(如李白《蜀道难》)。三言、六言较少见。  相似文献   

19.
《少年作家》致同学们: 各位同学,《少年作家》自上期开栏,没想到很快就有加盟者寄来稿件,还有老师推荐"校园写手"的,这让我们很振奋,也增强了我们办好这个栏目的信心。在这里,重申一下本栏的要求-- 本栏每期隆重推出一位少年作家。凡在国内外报刊发表过作品的同学,均可加盟本栏。要求:同时寄来作品(三千字内,可多篇文章组成、个人生活照片、作者简介、读书与写作体会文章(千字以内)等四部分内容,由本刊邀请作家撰写评论文章一并发表。有的同学在来信中说:"在我们高中生中,有许多诗歌爱好者,有的同学写了不少诗作,而且还很'明代派'、很艨胧……"他们希望能发表一些诗歌作品,还说:"诗歌是我们的最爱……"那好,这一期我们就编发了山东金磊同学的一组诗作。你看,金磊还真就挺现代、挺前卫的呢。  相似文献   

20.
(一)诗歌难教,这是一线语文教师的共识。诗歌教学,难就难在“诗无达诂”,见仁见智;难就难在当讲者多,而课时却少;难就难在一旦真的讲透彻,诗意也荡然无存了。因此,如何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上解决诗歌教学这一难题,值得深思。我的想法是,把“写意”作为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写意”教法的创想,是由中国画的“写意”技法取得灵感。“写意,中国画中属于纵放一类的画法,与‘工笔’对称。要求通过简练的笔墨,写出物象的形神,来表达作品的意境,故名。”《(辞海·艺术分册》,(1980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把国画的写意技法迁移到诗歌教学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