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吸血鬼蝙蝠不但有偷偷逼近猎物的技能,而且是非常优秀的“赛跑选手“,它们的奔跑能力令人惊讶.   长期以来,吸血蝙蝠一直都是科学家密切关注的物种之一.因为蝙蝠是惟一能在天上飞的哺乳动物.   ……  相似文献   

2.
包孕序抓住问题的。纲”与“目”,或以“纲”导“目”,前。包”后“孕”,或以“目”举“纲”,前“孕”后“包”。如教《蝙蝠和雷达》,可作如下设计: 1.飞机在夜间飞行,为什么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2.蝙蝠是怎么在夜间飞行的?用什么来探路的?为什么能用这些工具探路? 3.夜航的飞机能安全飞行是因为装上了什么?为什么说它相当于蝙蝠的嘴和耳朵?  相似文献   

3.
本刊2005年第四期的“脊椎动物中的特技飞行员”(以下简称“脊”文)一文中提到了蝙蝠,本文在此补充如下. 1 蝙蝠的种类 翼手目俗称蝙蝠,是唯一能够真正飞行的哺乳动物.分为大翼手亚目和小翼手亚目.RonaldM.Nowak认为,目前世界上大翼手亚目有1科42属166种,小翼手亚目有16科135属759种,共925种;但是RickAAdams认为,目前世界上有1,100多种蝙蝠.多数专家学者认为,目前全球已经命名的蝙蝠大约有1,000多种.至于我国的蝙蝠种类,按《中国哺乳动物种和亚种分类名录与分布大全》一书,再加新纪录马氏菊头蝠、小巨足蝠,我国有蝙蝠19科7属,共120多种,而不是81种.  相似文献   

4.
《蝙蝠和雷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蝙蝠夜间安全飞行的秘密。教学中 ,我是这样处理的 :一、过渡 ,小结三次“试验”的结果。师 :蝙蝠的嘴和耳朵怎么配合起来飞行的呢?请读第6自然段。二、演练 ,理解“蝙蝠”飞行的秘密。1 以演理解“超声波”。师 :蝙蝠的嘴在哪儿?(“蝙蝠”指出嘴)蝙蝠的嘴小小的 ,耳朵大大的 ,比头还大 ,还有两对非常大的翅膀。师 :你的嘴是干什么用的?“蝙蝠” :发出超声波。师 :(指当“超声波”的学生)你是从嘴里发出来的。师 :要记住 ,蝙蝠一发超声波时 ,你就出来了。“蝙蝠” :鼓起嘴巴发出声音。师 :(面向全…  相似文献   

5.
蚊蝇的天敌     
蝙蝠夏日的夜晚,蝙蝠飞东飞西,它们是在捕食蚊子.一只成年蝙蝠一个夜晚能捕食260只蚊子.  相似文献   

6.
短文1蝙蝠为什么能在夜间捕到食物蝙蝠既不是靠视力也不是靠嗅觉寻觅食物,而是靠声音来帮助辨别方向和寻觅食物的.蝙蝠的喉咙能发出很强的超声波,通过它的嘴巴和鼻孔向外发射出去,当遇到物体时,超声波便被反射回来,蝙蝠根据“听”到的回声,就能判断物体的大小和所处位置郾科学家把蝙蝠这种根据回声探测物体的方式叫做“回声定位”郾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本领很强,它能把昆虫反射回来的声信号与地表、树木等反射的声信号准确区分开来,辨别出是食物还是障碍物,另外蝙蝠回声定位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也特别强郾短文2仙人掌为什么多肉多刺仙人掌的祖籍…  相似文献   

7.
正1.蝙蝠数量占所有哺乳动物数量的五分之一,科学家们在六大洲发现,蝙蝠种类很多,从爱吃昆虫的大鼠耳蝠到果蝠。是时候让人们重新认识蝙蝠了,因为蝙蝠有一个成功的进化故事。2.蝙蝠是翼手目动物,翼手目是哺乳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动物的第二大类群,是唯一一类演化出真正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现生物种类共有19科185属961种,分布于全世界,在热带和亚热带蝙蝠最多。最早的蝙蝠  相似文献   

8.
听中年级《哺乳动物》一课,在学生最后认识其它哺乳动物时,教师问:“蝙蝠是不是哺乳动物?”先后三四个学生都回答:“蝙蝠是鸟。”这时老师没有继续追问这个问题,而是换了一个角度问:“你们想知道蝙蝠的一些知识吗?”学生在了解了蝙蝠的特征和许多有关知识后,再研究这个问题,同学们一致认为蝙蝠不是鸟而是哺乳动物。  相似文献   

9.
飞得太快     
蝙蝠是一种能够飞得很快的动物,有时还会突然急转弯。看到蝙蝠的人个的,生怕他会撞上自己。这一天,蝙蝠的朋友开生日晚会,还买了一个大蛋糕,蝙蝠听说了,也想去参加。但蝙蝠睡过了头,晚会是6点开始,而他却睡到了5点45分。从他家到朋友家足足有5公里。所以,蝙蝠飞得很快。飞着飞着,他撞上了一个毛茸茸的动物。一看,原来被撞的是鸟警官,蝙蝠正想逃走,可是鸟警官一把抓住他,说:“你为什么飞得这么快?”“我朋友开生日晚会,我想赶时间,所……所以……蝙蝠说。“你看,这条路上最高时速是80公里。”鸟警官拿出测速仪,说:“但是你的时速是150公里。…  相似文献   

10.
吸血鬼蝙蝠不但有偷偷逼近猎物的技能,而且是非常优秀的“赛跑选手”,它们的奔跑能力令人惊讶。长期以来,吸血蝙蝠一直都是科学家密切关注的物种之一。因为蝙蝠是惟一能在天上飞的哺乳动物。经过数千年的进化,蝙蝠几乎丧失了在地面上行走的能力。但吸血蝙蝠是个例外,它们通过牛、马或猪来完成它们在陆地上的移动。吸血蝙蝠会从地上跳到这些动物的背上,吸食它们的血液。其他种类的蝙蝠则只能拖着笨拙的身子在地面上爬行,但吸血蝙蝠却能在地面上跳“霹雳舞”,它不仅可以前行、斜行、倒退,还能跳跃。为了发现更多的秘密,美国的动物学家约翰·赫…  相似文献   

11.
一、巧用课题,引发探究,培养梳理文章联系的能力 1.知蝙蝠 师(出示蝙蝠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 生:认识。它是蝙蝠。(师相机板书“蝙蝠”,引导学生跟着书空。) 师:你知道哪些有关它的知识? 生:蝙蝠是哺乳动物。  相似文献   

12.
鉴于“引探教学法”以回答思考问题为主线,学生先学先讲,教师后讲后帮的特点,“引”要把握教学契机,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要有层次,循序渐进。如我教学《蝙蝠与雷达》一课:一、初学课文,整体感知为了使学生的“探”能顺利进行,我布置了初学思考题:1.搜集有关蝙蝠和雷达的材料。2.飞机为什么能在漆黑的夜间安全飞行?3.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哪些实验?结果如何呢?3.蝙蝠是怎样用耳朵和嘴巴配合飞行的?4.雷达是怎样探路的?学生依照这些思考题学习课文,就可以做到探时有目的、有方向,也弥补了课前只学字词、肤浅读通课文的缺憾。…  相似文献   

13.
鸟妈妈的话 一老一少两个人在岸边散步,爷爷对孙子说:“记住,蝙蝠是益兽,千万不要伤害他。” 一大一小两尾鱼在水里游泳,妈妈对女儿说:“记住,蝙蝠是坏东西,千万要提防着他。” 一只小鸟听到了他们的话,就过去问他的妈妈,为什么人说蝙蝠好,而鱼却骂蝙蝠坏呢?他的妈妈告诉他:“人所说的蝙蝠是一种食虫蝠,以吞食蚊子等昆虫为生,  相似文献   

14.
偶然之中发现超声波 1793年夏天的一个晴朗的夜晚,喧闹的城市渐渐平静下来.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匆匆吃完饭,便走出街口,把笼子里的蝙蝠放了出去.当他看到放出去的几只蝙蝠轻盈敏捷地来回飞翔时,不由得惊叫起来.因为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 斯帕拉捷很奇怪:不用眼睛,蝙蝠凭什么来辨别前方的物体,捕捉灵活的飞蛾呢?于是,他把蝙蝠的鼻子堵住.结果,蝙蝠在空中还是飞得那么敏捷、轻松. 最后,斯帕拉捷堵住蝙蝠的耳朵,把它们放到夜空中.这次,蝙蝠可没有了先前的神气.它们像无头苍蝇一样在空中东碰西撞,很快就跌落在地.  相似文献   

15.
茫茫黑夜 ,几百只雄蛙在密林中的水塘里举行震耳欲聋的“求婚”大合唱 ,突然 ,几只蝙蝠悄悄地飞临池塘 ,蛙群似乎感到了合唱暴露目标 ,便立即停止了歌声。蝙蝠在树上倒挂几分钟就飞走了。当合唱再次开始的时候 ,蝙蝠飞回来快速俯冲掠过水面 ,一只蝙蝠凶猛地向水面溅落 ,而当它再次飞起来的时候 ,嘴里衔着一只不幸的泥塘蛙 ,雄蛙的“求婚”歌声招来的不是“情人” ,却是“仇敌”。这是在巴拿马巴罗·科罗拉多岛上的史密生研究院观察站被观察到的一个“镜头”。1 蝙蝠听觉的新发现众所周知 ,蝙蝠是靠声纳捕食和定位的 ,它所发出的声音是高频…  相似文献   

16.
《蝙蝠和雷达》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介绍科学家通过对蝙蝠飞行情况的研究 ,找出蝙蝠能顺利飞行的原因 ,并从中受到启发 ,给飞机装上雷达 ,保证飞机夜间安全飞行。教学难点是理解蝙蝠夜间安全飞行的秘密。我们通过活动化教学 ,化无形为有形 ,较好地突破了难点。一、读书师 :蝙蝠的嘴和耳朵怎么配合起来飞行的呢 ?请读读课文第 6自然段。二、演练 ,理解“蝙蝠”飞行的秘密1 .以角色表演激趣。师 :读了第 6自然段 ,我们把蝙蝠飞行的过程表演出来 ,好不好 ?生 :好。师 :谁当蝙蝠 ?谁当超声波 ?生 :我来 ,我来…… (争着举手 )2…  相似文献   

17.
蝙蝠是一种很神奇的动物,在我国民间,因为“蝠”与“福”同音,蝙蝠的形象经常作为吉祥和睦的象征,贴在大门和窗棂上。而在西方,蝙蝠却被认为是非常邪恶的动物,常常和吸血鬼一起出没。  相似文献   

18.
很少有人喜欢蝙蝠,这确实是很不幸的,因为蝙蝠干的好事要比干的坏事多得多.它们吃掉大量昆虫,对农作物和人都有好处. 棕蝙蝠是美国最常见的一种,它们每小时吃掉的蚊子多达600只.小小的伏翼蝙蝠体重差不多和一枚小小的硬币一样重,在一个晚上捕食的过程中,就能吞食3000只昆虫.  相似文献   

19.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首先从漆黑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激起探索欲望,接着描述蝙蝠的飞行居然靠的是耳朵和嘴巴的配合,最后说明了科学家模仿蝙蝠制造了雷达,从而使飞机不再受黑夜的制约.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生态学家不断地在一些风力发电厂附近发现惨死的蝙蝠。最典型的是2003年8月中旬到10月的蝙蝠迁徙期间,至少有400只蝙蝠,死于佛罗里达州“登山家风力发电中心”的44座涡轮下。显然,蝙蝠是因为撞上风力涡轮而死亡。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蝙蝠死在这特定的地点?生态学家对收集到的400只死亡的蝙蝠进行了研究。一些科学家认为,迁徙中的蝙蝠在碰撞到发电机叶片的时候,可能并没有使用它们的回声定位功能;一些科学家猜测,风力涡轮可能会发出高频的声音,干扰蝙蝠准确地判断,而吸引它们迅速地飞向那里;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蝙蝠可能是被涡轮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