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二重极限与累次极限,一致收敛与累次极限的关系,把一致收敛的概念推广到弱一致收敛。进而给出累次极限可交换的一个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2.
在累次极限与二重极限定义的基础上讨论了累次极限与二重极限的关系,从理论上指出累次极限不能看作二重极限特例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函数极限是高等数学与数学分析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微分法的基础.二元函数极限的讨论相对于一元函数极限要复杂得多.一般与二元函数相关的极限有二重极限,两种顺序的累次极限和方向极限,并且二重极限的定义在不同教材中还有不同形式的定义.二元函数极限的定义、存在性和相互关系的分析与讨论,对于理解、掌握、应用极限解决问题和构建多元函数微积分理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多元函数的重极限与累次极限是两个本质上不同,却又紧密关联的概念,不易掌握。本文论述了这两种概念的区别及联系,并从七个方面讨论了求解重极限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重极限与累次极限的关系及重极限与累次极限存在且相等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函数极限定义中的“0<|x-x_0|<δ”条件,重极限与累次极限的关系。得到了某些结果。  相似文献   

7.
路华 《考试周刊》2011,(19):68-68
极限概念是高等数学的最基本概念之一。一方面,高等数学的其他基本概念无非是这样或那样的极限,都需要用极限概念来表达。另一方面,高等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微分运算与积分运算的引进和讨论都要借助极限这个工具。用数学作为描述自然现象的工具,极限刻画了变量的趋势。本文从一道思考题谈起,再谈二重极限和累次极限的定义,最后谈谈二者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关于二元函数分析性质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二元函数的重极限与累次极限、可微性与偏导数的存在性及函数的连续性、重积分与累次积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比二元函数重极限与一元函数极限的定义,区分判断重极限不存在常用的特殊路径法与求累次极限法,加深读者对二元函数极限的理解,同时给出了判断累次极限相等的新的判定定理.  相似文献   

10.
指出一致收敛比较原则的充要性,并指出重极限,柯西准则,一致连续均可归约到一致收敛,从而用比较原则判定之。  相似文献   

11.
以极限为工具,研究了函数列的极限函数可微性问题,改进了通常的导函数列是一致收敛的较强条件,得到了一个极限函数可微性的一个充分条件,并扩大了其应用范围.yh  相似文献   

12.
引入了含参量非正常积分局部一致收敛的定义,利用此定义证明了局部一致收敛与含参量非正常积分连续的等价性.最后讨论了含参量非正常积分一致收敛、局部一致收敛与收敛的关系,它们依次蕴含但其逆均不成立.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含参量反常积分局部一致收敛的定义,证明了局部一致收敛与含参量反常积分连续的等价性,最后讨论了含参量反常积分几种收敛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求方程近似解的Newton迭代法构造的序列是单侧逼近精确解的,这给误差分析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提出了构造Newton迭代双侧逼近序列一般方法,精确解介于两个序列之间,这样可通过两个近似解来估计逼近精确解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函数列的极限函数的可微性问题,通过引入广义一致收敛的概念,改进通常的导函数列是一致收敛的较强条件,得到了一个极限运算与求导运算可以交换的一个充分条件,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对独立同分布的正的均方可积的随机序列,证明了一类部分和乘积在适合的正则化因子下的某种重对数律,进一步丰富了概率极限理论  相似文献   

17.
对压缩映像原理进行探讨,发现压缩映像原理在研究递推形式序列的极限时是一个很有力的工具.因此,利用压缩的数列一定收敛,并且它的极限值是一个压缩映射的不动点,给出利用压缩映像原理求递推形式序列极限的求法.  相似文献   

18.
正项级数审敛法到函数级数一致收敛审敛法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正项级数审敛法推广到函数级数一致收敛审敛上去,得到了函数级数一致收敛的D’Alembert判别法、Cauchy判别法、Raabe判别法和它们的极限形式,以及推广的Weierstrass判别法,并揭示了这些判别法的实质是比较两个函数级数通项一致收敛于零的速度的快慢.  相似文献   

19.
对大学新生开展关于极限的无穷观、极限印象和极限概念三方面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无限的理解是潜无限的,他们对极限的认识强烈依赖渐近线印象,往往会被表面非本质的特征所迷惑,无法正确认识极限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既是极限发展的历史缩影,也是学生认知方面的局限所在.因此,必须从培养正确的无限观及构建标准印象入手,改进教学.同时,以历史为指导,让学生经历“胚胎式”发展过程,促进学生对极限的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