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语文学科教学应提倡“立足能力本位为中心,抓好重、难两个基本点”,其作用在于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和中职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本文在强调“立足能力中心,抓好重、难两个基本点”的重要性的同时,更着力于教学实践的思考,在实践与思考中深化对中职语文教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对公开课的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对公开课的评价,应该围绕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来进行。“一个中心”就是以目标达成度(即预期教学目标完成的程度)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以教学方法和教学基本功这两个基本点展开评价。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在培养学生做事本领和做人本领两个方面开展教学),搞好高等职业教育。突破“三个中心”(教师、教室、教材),走出“三段制”(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抓好“三实”(实验、实习、实训与技术服务)教学,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个中心”以人为中心即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两条主线”以教师育人和学生成人为主线,“三个基本点”以系领导班子建设,教师,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学生自我管理队伍的建设为基本点,简称“一二三工程”。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要实现一个中心(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两个基本点(指导观察,指导练笔)。“两个基本点”是服务于“一个中心”的.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如果不认真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不认真指导学生练笔,学生的作文成绩也就难以提高,就会出现“学生读书上十年,写起文章不成篇”的状况。几年来,我们围绕“一个中心”,在落实“两个基本点”上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干什么?叶圣陶先生说得非常明白: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本领。语文教学必须狠抓“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语言教学,“两个基本点”就是语文能力和人文修养。通过语言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根本,是重点。  相似文献   

7.
液体压力、压强规律两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的含义已发生了根本变化,“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课本知识。学生学课本知识以应付考试了。当前的教育应该是教师教给学生学的能力,以及学生学会怎样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在这一点上,传统教学在多媒体教学面前就显得相形见绌了。在现代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过程中,多媒体辅助中学物理教学,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化静态为动态、化不可操作为可操作,对化解知识难点,提高综合能力,推进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开放——自主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值得思考。1、“开放━━自主的教学模式”不仅是对教育对象的开放,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教育资源、学习方法、教学过程的开放,重在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提高实际能力。因此,必须树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思想,转变传统教与学的观念。传统的教学工作是以教师为中心,即以“教师教”为中心,而现代开放━━自主教学是“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学生学”及“怎样学”成为教学工作中的重点。这时,教学中的主体,已不再是老师而是学生,老师则应…  相似文献   

9.
一、改变教师作为“制度课程”的“代理人”形象。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 以赫尔巴特主义为代表的传统教学理论,把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心,教师似乎具有自主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是执行“制度课程”的“代理人”,他们对学生行使着权威却并没有创造出“自我”,“权威”也就沦为空虚的外壳。主体性作文教学模式则认为,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主观能动性。.教师和学生不只是既定课程计划的实施者,而且是课程开发者和教学设计者;课程也不再只是一些教学情境之外的强制执行的书面文件,而是师生在课堂情境中共同创造的一系列“事件”——课程和教学成为教师和学生追求主体性、获得解放和自由的过程。因此,在作文的全程里学生始终是主体,他们自然应该最有主人的归宿感。  相似文献   

10.
目前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举措。在体育素质教育中 ,笔者认为应把握的基本点是 :尊重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 ,科学地引导学生 ,使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健身方法。要正确把握这一基本点 ,并且把它贯穿到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 ,体育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 ,让学生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完成“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不应该过多束缚学生 ,应该让学生按照自己对技术的理解去活动 ,并在活动中提高自己。以篮球教学为例 ,教师把各种运球方法传授给学生…  相似文献   

11.
依据“我们应该把知识与能力看作个人构建自己的产物,教师的作用将不再是讲授“事实”,而是帮助学生在特定的领域中建构自己的经验”,提出了以能力,经验为核心的教学质量层次观,从过程与功能两个方面确定了地理实践教学的质量标准的类型。  相似文献   

12.
范玉梅 《宁夏教育》2006,(10):34-34
课程改革以来,我从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入手,经过实际操作、课堂实施,努力使学生能够既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又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通过总结反思有了不少收获与体会,可概括为“:两改”“、三贴近”“、四结合”。一“、两改”就是改理念、改教法新课改强调课堂师生互动,不再是强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计划,还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以及过程本身的价值,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不再是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只注重学习结果,单纯重视语言知识,而是既重过程也重结果,还要重…  相似文献   

13.
刘广茫 《山东教育》2002,(16):29-29
当前,创新教育已成为深化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在小学各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教师做些什么呢?笔者认为:创新教育下的小学教师要做到“四要”。一要树立“课堂是属于学生的”的观念。凡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替代;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些体验成功的喜悦。克服“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重知识轻能力、重教法轻学法、重传授轻启发”的传统教学观,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为学服…  相似文献   

14.
卢彪 《高教论坛》2005,3(4):21-24
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这门课教学的一条主线。科学精神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错综复杂的结构。但在教学过程中如能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创新精神教育为中心,理性精神和求实精神教育为基本点,就能使这门课成为真正的“概论”和“引路人”。  相似文献   

15.
短语是英语学习中的重点。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往往会发现由于短语的多变性、灵活性 ,使我们的学生倍感苦恼 ,同时也使其成为我们教学的难点。俗话说 ,“万变不离其中” ,在教学过程中 ,只要我们掌握“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就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将常见的短语举一反三。所谓“一个中心”即在教学中 ,向学生指出短语内在的中心词的含义如“eatup”中的“eat”是“吃”的意思 ,“fallinlove”个的“fall”是“坠落”的意思 ,“believein”中的“believe”是“相信”的意思等。所谓“两个基本点”一是指与中心词相连的介词或名词 ,另外是指在句…  相似文献   

16.
"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双边活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晓燕  万敏 《教育与职业》2006,(36):128-129
外语教学必须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双边活动,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原则的两个方面。教师不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本领,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地理教学是一个封闭式的教学系统: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学模式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满堂灌”,学生“满脑记”;教学信息主要从教师单向流向学生;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输给学生;教学内容局限于教科书;教学场所囿于校园和教室。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新潜能。因此,地理教学应扬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开放性的教学系统,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性教学过程,真正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一、开放教学形式,激发探究欲望地理教学应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上,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如何使他们不再成为被动接受的群体,是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一切环节都是围绕学生学习进行的,教师只是创造学习条件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例如“世界气候类型”一课,可将其设计为学生自学,并向教师提问题的形式。学生课前预习或课堂中前半节自学,自学过程中设计两三个问题向老师或别的同学发问。其中有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我国长江流域地区与中东地区纬度相当,为什么产生两种干湿状况完全不同的气候类型。笔者认为问题并不难,就交给学生回答。一个学生回答说:“中东地区由于连年战争,...  相似文献   

18.
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其所著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证明:知识的获得与智力的发展,从教学意义上看,应以学会学习为保证。因此,学会学习和教会学生学习是当今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当前的教育教学重教轻学,重知识积累、轻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教学上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教师机械呆板地教,学生被动地学,不会学习。因此,改进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教学活动中的两个环节教与学,其主体对象分为教师和学生。在以前的传统教学中,往往都是以教为主,教师成为双边活动中的主导者,学生大多是被动地学习和接受,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因此,如何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成为双边活动中的主体,这是当前教学活动中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为使这种转变过程成为可能,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人才选拔制度的负面影响,教学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考学生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以“应试”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保姆式”和“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在基础教育领域占有较大的市场,“一刀切”、“齐步走”的育人目标更是严重制约养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所有这一切都与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学生自主发展的本义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