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全宋词·张先词>中<沁园春·寄都城赵阅道>诗题中之"都城"是"成都"之错讹与颠倒.  相似文献   

2.
如何达到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目的,是<易·师>与孙武著<孙子兵法>所要揭示的问题所在.<易·师>与孙武的军事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易·师>确立了中国传统军事思想的基本框架,孙武则为这个框架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从"历法体例特征"、"因果关系特征"、"引用艺术特征"三方面,论证<诗经·豳风·七月>一诗中以夏历记月为时间信息符号指事的诗句为上古(周以前)的农事谚语,确立<七月>为"上古农谚范本"的论点,试图在理论上走出<中国文学史>"上古歌谣少实例"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先秦时代的<秦风·蒹葭>与<九歌·湘夫人>是汉民族文学里影响深远的爱情诗.两诗在艺术表层形式、文化形态及最终指向等方面存在着异构同质的内在联系,展示了人类对生命自由之理想状态的渴望与追求.  相似文献   

5.
房日晰、房向莉<读<全宋诗>札记>一文,据清初人所编<宋百家诗存>为<全宋诗>补遗的17首诗,符合<全宋诗·凡例十一>的规定,不为误辑.<全宋诗>的补订须更多人参与,多听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6.
蒋丽萍、程俊英的长篇小说<女生·妇人>脱胎于庐隐的<海滨故人>,但又不同于该小说.<女生·妇人>忠实了<海滨故人>的基本精神,做到人物、情节与环境、时代背景的真实性的统一,但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却强于<海滨故人>,具有很强的解读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善经<四声指归>、<梁书·钟嵘传>、<南史>、<钟嵘传>和<丘迟传>所录钟嵘<诗品>资料与宋元以后刊行的<诗品>相比,有其无可比拟的文献价值,尤其是<梁书·钟嵘传>所录为完整的一篇<诗品序>,研究价值尤高.然而在实际的<诗品>研究中,往往存在用后来版本的文字判定隋、唐初人所录为讹误的颠倒是非的情况.这应引起人们对隋、唐初人所录<诗品>资料的足够重视,希望能够在更加接近<诗品>原来文献面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这一中国古代诗歌批评名著的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8.
传世的苏轼"诗文",颇杂赝作.<蔡使君传>最早见于<东坡外集>,李寅生先生已证其非出东坡手;然<蔡使君传>并非节自<梁书>卷十的<蔡道恭传>,而是原原本本地抄自<南史·蔡道恭传>.  相似文献   

9.
<扬之水>在<诗经>中有三首.分别是<王风·扬之水>、<郑风·扬之水>和<唐风·扬之水>.<孔子诗论>第十七简"<扬之水>其爱妇悡"句中的<扬之水>应是总括这三首<扬之水>,而非其中的某一首.  相似文献   

10.
张仲举<毛泽东诗词全集译注>一书中收入毛泽东<四言诗·手中有粮>,并认定是1974年10月创作的.其实早在1971年5月,已有人在传这首诗.这首诗应写于1970年8月5日至10月5日或略前,但绝不是1974年10月.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我国对外交流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大陆中文歌曲被译成英文歌曲。但是,这些英译歌曲散见于各种新媒体上,也少见国内对相关的文献音像资料进收集整理。依托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小组成员采用文献阅读法,利用课余时间对全球化背景下2019年3-8月间大陆中文歌曲及其英译版歌曲进行搜集、整理和分类,搭建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传播,并对影响其传播的因素进行探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流行歌曲中的辞格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大量流行歌曲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归纳,认为歌词创作常用的修辞格主要有反复、对偶、顶真、排比、借代、比喻等,并探讨了这些修辞格之所以受青睐的部分原委.  相似文献   

13.
陈翠娜是活跃在民国时期的一位闺秀曲家,《全清散曲》共收录她的散曲21套,质、量并重,全方位记载了她的人生历程,除了抒写了她个人的闺阁情趣、病中心态,还呈现了她所处的特殊地域文化、个人的情感经历以及同时代其她女性的命运,内容丰富,从中不难窥见民国知识女性的创作风貌。  相似文献   

14.
劳动号子分为:船渔号子、农事号子、工程号子和搬运号子。船渔号子的典型代表有:川江号子和运河号子;农事号子以仁寿抬工号子、湖南山区打山号子和湖北土家族穿号子的比较著名;工程号子则以长白山森林号子、我国南方石工号子为代表;搬运号子有装卸号、推车号与挑抬号的分类。劳动号子具有文化历史、保存劳动民众原生态的古老唱法、对世界歌曲及地方戏剧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等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梁子湖东岸部分乡镇的民歌进行实地调查,比较详实地记录了梁子湖民歌现状以及有关民间歌手的情况。对梁子湖民歌目前濒临消失的境况从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议,旨在做好梁子湖民歌的抢救与传承工作。  相似文献   

16.
1938年春,刘兆吉参加了西南联大旅行团,从长沙步行到昆明。在3500里行程中,他沿途收集民歌,集成《西南采风录》,是为西南联大较早的文献之一,被誉为“现代三百篇”,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它开创了我国以个人力量采风并将所得歌谣编辑成书的先例,保存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西南社会的历史面貌和风土人情,具有社会学、民俗学和语言、文学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民歌在基础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歌是了解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生活、风俗的途径;民歌还表达着两种情感:痛苦和快乐。简练、纯朴、富有生活情趣的民间歌曲是引导儿童进入音乐世界的最好材料,是培养儿童热爱音乐、继承民族传统的必由之路。把民歌运用到学校音乐教育中,是科达依音乐教育体系重要的特点,也是我国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可借鉴之路。只有坚持不懈地去收集分析民歌并分类,把民歌有选择地科学地有系统地编写运用到各个不同年龄段的学校音乐教材中,中国的国民音乐教育才会不断发展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中原古代民歌,随着客家先民从中原一带迁徙到赣、闽、粤三省交汇地区,又与当地土著音乐结合,逐步产生了独特的客家采茶歌。明代后期,采茶歌又与杂剧及地方音乐文化相融合,最后形成了今天的客家采茶戏。  相似文献   

19.
陈翠娜是活跃在民国时期的一位闺秀曲家,《全清散曲》共收录她的套曲21首,质、量并重,不仅抒写了她个人的生平遭际和她周围女性的命运,也记录了时代潮的涌动和抗日的烽烟,内容丰富,艺术精致,体现了民国知识女性的创作风貌。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1933年由陶行知主编、陆静山编的《晓庄歌曲集》中各曲调的分析研究,试图考证陶行知几首填词歌曲的曲调来源及特点,顺带勘正其中的记谱错误,再洞悉其它创作歌曲的艺术风格和功用意义,力求分析词、曲的创作手法和词曲结合之技巧。再结合他人关于陶行知的研究成果,通过作品的分析论证以便管窥陶行知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